孫穎妮
近日,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國有資產條例》(下稱《條例》)。
2023年12月25日,在《條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趙志東表示,海南將推動國有資本向自貿港重點產業領域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自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敲定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藍圖,近三年來,從中央到各部委、再到海南省政府,推出系列優惠政策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核心的180多項政策文件相繼落地生效。
當前,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與挑戰?海南的“政策洼地”效應如何?
不久前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專家和業內人士均表示,海南的系列政策都是自上而下給到的,當前的海南還需要根據自身發展訴求和優勢特點,自下而上地大力探索、爭取相關政策的推出。
此外,新加坡絕不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對標的唯一目標,海南自貿港應根據自身特色去對標不同的國家和城市進行建設。
“海南自貿港不開放是最大的風險。”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等專家表示,海南要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標準,需要更大力度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
“我們與海南干部調研了很多中國領先的自貿區,幾乎每一個自貿區都對海南表達了兩個字——羨慕,但我認為他們還吃掉了兩個字——嫉妒,因為他們爭取了很久的政策最后給到了海南,自己卻沒有拿到?!比A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表示,這就說明海南的很多政策都是自上而下給到的,政策如何接得住,落到實處,同時,海南也需要在實踐探索中自下而上根據自身發展訴求和優勢特點去爭取新的制度開放。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執行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投融資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經偉也表示,在執行力方面,與國內其他自貿區設立和改革不同,海南新一輪改革是“自上而下”推動,海南干部往往是在“我還沒有想好或充分論證好下一步要做什么情況下,接受中央定的新任務”。
對此,陳波認為,當前的海南需要自下而上的大力探索、爭取相關政策的推出,而不只是等中央自上而下的政策開放。
“海南基于自身優勢特點有很多文章可做?!标惒ń榻B,例如,基于旅游、熱帶農業這些聽起來比較傳統的產業基礎,可以去發展其他很多產業。例如,做好了旅游產業就可以發展相關的康養產業,有了康養就需要醫療,有了醫療就需要生物醫藥,這些是一環扣一環的產業鏈關系。但是如果沒有旅游產業的發展,后面產業的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是說海南如果不是基于這些基礎產業和自身特點去發展其他產業,中央的各類政策還暫時沒有發揮出好的效果,就會出現“接不住”政策的情況。
紐約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主席威廉·普爾普拉(William Purpura)也在論壇上表示,由于是建設初期,海南自貿港建設一方面要學習世界各地的做法、經驗,另一方面,海南也要好好發揮自身的獨特資產和優勢,這樣對資本的吸引力也很大。例如,可以利用好海南的旅游業做文章,發展AI+旅游產業,這對外資有很強的吸引力。
提到海南自貿港建設,很多人會想到對標新加坡。在陳波看來,新加坡只是海南對標的目標之一,絕對不是唯一,甚至可能不是最合適的對標目標。海南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去對標不同的目標。當前海南有四個支柱型產業,分別是旅游、現代服務業、高科技產業和現代農業。對于現代農業來說,海南對標的目標應該是愛爾蘭的香農;對于旅游、康養、文娛等產業,海南對標的目標應該是馬來西亞。
對于自貿港建設來說,海南首先要做的是貿易方面的進一步開放和發展,這一方面對標新加坡時也要有針對性。陳波表示,海南自貿港在2025年底預期就要進行全島封關,那時至少從貨物貿易的角度海南應該是一個標準的自貿港形態了,但大家的期許不要定得太高。現代自貿港要做貨物貿易大規模運輸、流轉、倉儲以及各種服務,需要港口接近大陸。離島建不了國際貿易中心,也基本建不成國際航運中心。所以,海南自貿港貿易的發展要著重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模式上,一個是在創新上。
模式方面著重發展的是離岸貿易,這一點對標新加坡肯定沒錯,但是對標新加坡不是對標它的過去而是對標它升級之后的模式。新加坡能夠成為一個國際航運中心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現在的遠洋貨輪技術不需要在任何一個地方中轉一下,可以直接到達任何一個目標市場,且由于中轉成本很高,不太可能在離島進行中轉。
當前的新加坡已經實現自我升級,提供的是交易、交割、金融、法律、商務等系列服務,通過新加坡的這些服務可以形成離岸貿易中心。“現在的海南就有這方面的潛力,可能成為一個區域的離岸貿易中心。”
陳波介紹,離岸貿易中心最關鍵的就是服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當前,海南更多需要做的不是貨物貿易而是服務貿易,這對金融、法律、數據等各方面的綜合要求很高,這方面海南要向新加坡大力學習。
由于海南發展的規模、承載的歷史使命比較綜合,因此不同產業要對標的目標也要多元化。“根據海南和中國自身發展戰略,我們希望海南能做到中國的新加坡、中國的馬來西亞、中國的愛爾蘭香農等,如果能做到這些,海南終將會成為世界的海南?!标惒ㄕf。
“海南自貿港不開放是最大的風險?!辈苓h征表示,自貿港與過去開放的標準不一樣,自貿港是全球最高開放標準,是與世界聯通的一個橋梁,海南自貿港這個時候不能再拘泥于國內討論,而是全球討論,眼光要走向世界。
陳波表示,海南在投資市場開放方面需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封關以后,就應該是徹底開放了。自貿區和自貿港很大的區別就在于自貿區有復制推廣的任務,自貿區的政策做法未來是要復制推廣到全國的,但是自貿港沒有,自貿港就是要對標國際最高的開放標準和規則。
陳波認為,海南的進一步開放體現在諸多方面。例如,當前負面清單的開放只是有了負面清單的文本,下一步還需要案例。負面清單要實現準入前國民待遇,如果只講準入不講準贏,國民待遇就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因此實現從負面清單中的準入到負面清單后的準贏也十分重要。此外,負面清單還缺乏服務業方面開放的具體內容,缺乏數字經貿合作方面的具體條例,這些都需要海南突破創新。
“海南自貿港要十分清醒認識到資本自由化的重要性。”威廉·普爾普拉表示,資本肯定是到最受歡迎、待遇最好的地方,只有更加開放自由的資本流動才能吸引更多外資,這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成功的關鍵之一。
高水平的開放需要制度創新的保障。曹遠征表示,海南自貿港是最高的開放標準,也是創新的制度安排,要有創新的態度才能有創新的制度,本著改革開放的精神實施制度創新是海南自貿港的根本。
提到海南自貿港監管制度,威廉·普爾普拉表示,監管制度應該讓市場順暢運行,就像高速公路一樣,要有限速,但是限速時交通不能斷。監管對于資本的限制也一樣,既不能讓它開到兩百公里飛起來,也不能讓資本降到只有十公里的爬行速度。海南自貿港的監管制度要想方設法把資本照顧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資本良好運行起來?!氨热绲习莞劭谑鞘澜缰淖杂少Q易港,自由化政策所創造的良好的投資和貿易環境,讓迪拜成為投資者的天堂。在這個過程中迪拜也傾聽了大家的心聲?!?/p>
除了制度創新,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中不可或缺的“軟基礎設施”,是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核心要件。
陳波表示,世界銀行推出了新的營商環境考核指標體系,從原來的60多項考核指標擴展到了1000多項,其中包含了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就是希望通過復雜的指標體系考核,讓各國政府意識到自身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海南可以用這1000多項考核指標對應檢驗一下自身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想方設法進行改進。只有從企業出發,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各種便利化服務,而且服務要保證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海南自貿港才會真正對企業有吸引力。
威廉·普爾普拉表示,海南自貿港想吸引更多的國外公司和國際人才,必須思考將給他們提供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如何讓他們愿意長期留下來。
進一步改革開放、加大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探索最適合自身的產業結構……海南自貿港建設任重道遠,需要突破的難題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