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阿出版交流合作的基礎愈發穩固,交流合作已從單純的圖書翻譯出版走上翻譯出版、互派團組參展、建立海外分支機構、數字出版等全方位、立體化的融合發展道路,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未來,中阿出版交流合作應在“多管齊下,推進中阿出版高質量發展”,“以重大項目為契機,深化中阿出版務實合作”,“以人為本,擘畫中阿出版新藍圖”等方面推動出版交流和合作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出版業在文明交流互鑒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 鍵? 詞】“一帶一路”倡議;中阿出版合作;人文交流;文明交流互鑒
【作者單位】楊雪,五洲傳播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9.26【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24.002
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友好交往歷久彌堅,2000多年前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把中阿雙方人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致辭中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各阿拉伯國家都表達了極大的熱情和合作愿望。截至2023年11月,我國已與22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實現了“全覆蓋”。
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發表主旨講話指出,“中阿文明相互欣賞,書寫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樹立新時代文明交流互鑒的典范”[1]。雙方將攜手同行,不斷開創中阿人文交流新篇章,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2024年恰逢中阿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也是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10周年。近十年來,雙方共建“一帶一路”在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各領域結出了累累碩果,出版業作為中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點領域,交流合作日益頻繁,成果接連涌現,為建設“一帶一路”貢獻了重要力量。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阿出版交流合作基礎愈發穩固
出版作為人文交流的具體形式,是連接文化交流、文明交流互鑒的紐帶,承擔著“展示國家形象,深化價值認同”的重任。步入新時代,中阿政府間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讓中阿出版交流合作煥發出新的生機。
2016年1月,中國政府發布《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闡述了發展中阿關系的指導原則,自此,人文交流在中阿關系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1]。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時宣布實施增進友好“百千萬”工程,包括落實“絲路書香”設想,開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譯工作等[2]。2018年,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新時代中阿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講話,強調以“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帶動中阿關系發展,中阿全方位合作進入新階段[3]。同時,在會上中阿雙方共同簽署了《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2022年12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沙特利雅得召開,發布了《首屆中阿峰會利雅得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國家全面合作規劃綱要》《深化面向和平與發展的中阿戰略伙伴關系文件》,并在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中明確了“同阿方共同實施百部典籍互譯工程”的清晰任務。這些外交成果和綱領性文件為新時期中阿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推進了中阿文明對話共同行動。中阿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各領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注入新的發展動能,為構建寬領域、多層次的中阿出版交流合作新格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夯實了中阿出版界交流合作、文明交流互鑒的基礎。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阿出版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相知無遠近,絲路有書香。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阿出版界匯聚合作共識、凝聚發展力量,不斷探索創新多元化合作,中阿出版交流合作已經從單純的圖書翻譯出版走上集翻譯出版、互派團組參展、建立海外分支機構、數字出版等于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融合發展道路,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為“一帶一路”出版合作交流譜寫了華彩篇章。
1.重大項目為出版交流合作提供強支撐
我國于2003年正式提出并實施出版走出去戰略。隨后相繼啟動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絲路書香工程”等激勵扶持出版業走出去的資助工程,以及“中外圖書互譯計劃”“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等互譯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重大項目不斷完善申報、評選、實施、評價等機制流程。隨著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深入發展和中國出版走出去項目推進,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出版領域的合作內容不斷增加,合作形式和合作維度不斷升級,中國出版物在阿拉伯地區的閱讀量和影響力逐步提升。
于2014年啟動的“絲路書香工程”是新聞出版業唯一進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舉措的重大項目,旨在加快中國優秀圖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推廣和傳播,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截至2023年,累計資助輸出到阿拉伯國家的阿文版圖書翻譯出版項目共有596個,占總項目數量的18.2%,排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種的前列。就圖書題材而言,既有《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等宣介中國力量、闡釋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的主題圖書,也有《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中國歷史十五講》等體現中國價值、蘊含中國智慧、凸顯中國精神的社科類圖書,還有《額爾古納河右岸》《生命冊》等展示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想內涵與時代風采的優秀文學作品,更有《消失的狼群》等觸及少年兒童心靈的優秀兒童讀物。
為促進中阿文明交流互鑒,2008年,中阿合作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確定啟動“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作為中阿實施的第一個系統性互譯項目,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阿雙方完成了《大國的責任》《解密》《懸詩》《達爾維什詩選》等50部圖書的翻譯出版工作。中阿雙方政府、文化界及出版界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是中阿文化交流的標志性成果,對中阿雙方人民加深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展示和傳播中阿文明之美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重大項目的順利開展和實施,為促進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作出了重要貢獻。
2.多元化合作模式為出版交流合作增添新動力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出版界越來越重視與阿拉伯國家的交流合作,傳統的翻譯出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雙方合作需求,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國內出版機構著眼于本土化建設,在阿拉伯國家設立海外分支機構,以點帶面,進一步輻射周邊國家。比如:五洲傳播出版社與阿聯酋和弦出版社合作成立阿聯酋編輯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與約旦阿克拉姆出版社合資成立約旦分社,接力出版社和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公司合資成立埃及分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與黎巴嫩數字未來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中黎第一家合資文化公司——時代未來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出版界已在該領域形成集策劃、編輯、翻譯、發行、推廣宣傳于一體的本土化圖書出版產業鏈,并通過這個產業鏈加深同阿拉伯國家的合作層次,實現圖書策劃、發行銷售渠道主流化、本地化,讓更多的中國優秀圖書以更便捷的方式與本地讀者見面。
五洲傳播出版社阿聯酋編輯部業務輻射整個海灣地區,自2017年成立至今已在該地區深耕多年,主要著眼于中國主題圖書、中文教材教輔、童書繪本及文創產品的開發、制作、出版和發行。目前,該編輯部已經出版發行圖書70余種,包括《三國演義》、《牡丹亭》、《家春秋》、“中國經典名著故事系列”、“邁向基礎漢語教材”,以及童書“非常小子馬鳴加”系列、“四翼奇探故事”系列等,這些圖書連續多年亮相各大阿拉伯國際書展,并通過當地主流銷售渠道與廣大當地讀者見面,受到了熱烈歡迎,逐漸形成自有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該編輯部出版的《這不是童詩》《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故事合輯》阿文版被阿曼教育部采購,并分發到阿曼200多所中小學校。
3.國際書展為出版交流合作創造大舞臺
在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阿雙方互派團組參加對方國家的國際書展,充分利用國際書展平臺,開展圖書展覽、版權貿易、新書推薦、作家交流、學術研討等書展活動,為深化民心相通作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是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英國倫敦書展齊名的世界三大書展之一,在世界出版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沙特、阿聯酋、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先后于2013年、2015年、2018年和2023年作為主賓國亮相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2011年,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加第43屆埃及開羅國際書展。2017年,中國首次擔任主賓國參加第27屆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書展,派出了由200多名作家、學者和出版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舉辦了50多場出版文化交流活動。該次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是中國在阿拉伯國家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出版交流活動,對推動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新聞出版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中國作為第23屆阿爾及爾國際書展主賓國,給阿爾及利亞民眾帶來了一場充滿魅力的文化盛宴。縱觀歷史,中阿雙方開啟了多次互為國際書展主賓國的活動,足以顯示中阿政府對利用書展契機促進彼此文化出版交流合作的重視。
此外,近些年五洲傳播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等國內出版企業積極參加沙特利雅得國際書展、科威特國際書展、卡塔爾多哈國際書展、約旦安曼國際書展等眾多阿拉伯國家書展,積極推動中阿出版交流合作,踐行中阿文明對話與交流互鑒。2023年,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帶領中國展團參加沙特利雅得國際書展。展會期間,中國展團舉辦中阿出版合作交流論壇,簽署中沙互譯出版備忘錄,開展實地考察調研,完成版權貿易交流等工作,進一步推進中阿文化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
4.數字平臺為出版交流合作拓展新視野
在當今數字出版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阿拉伯國家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出版的新路徑,2021年阿聯酋阿布扎比書展“聚焦版權”項目(Spotlight on Rights)新設立電子書及有聲書領域,用于支持阿語圖書內容的數字轉化,確保向全球讀者傳播[4]。沙特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推出《數字經濟政策》,旨在讓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全球發達經濟體水平。在此背景下,沙特主要出版商在電子書業務板塊不斷發力,推動沙特電子出版提質升級[5]。與此同時,中國的出版機構也在積極地尋求數字出版方面的全新可能。
五洲傳播出版社多年來以深耕阿語地區為重要發展方向,看準阿語地區數字出版巨大潛力,于2015年打造that's books阿語數字閱讀平臺,目前該平臺已成為阿拉伯地區內容最豐富、最新穎的數字閱讀平臺,在當地常年位居數字閱讀平臺排行榜前列。截至2023年,該平臺的下載量超過640萬,用戶遍布175個國家及地區,被阿拉伯地區主流媒體譽為“送給阿拉伯讀者的中國禮物”。此外,該平臺還與華為公司跨界合作,成為埃及、沙特、阿聯酋等7個國家所銷售華為手機的預裝軟件,拓展了平臺的輻射面,推動了平臺的海外落地與持續發展。
依托that's books阿語平臺,五洲傳播出版社自2018年起舉辦that's阿拉伯網絡小說創作和翻譯大賽,該賽事成為目前阿拉伯地區唯一的網絡文學比賽,也是阿拉伯地區覆蓋最廣、參加人數最多的文學大賽,開創了阿拉伯地區網絡文學的新紀元。以2023年第六屆that's阿拉伯網絡小說創作大賽為例,該賽事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的3192篇投稿,輻射2475萬人,獲得29.4萬網絡投票,實現了在阿拉伯國家的全覆蓋。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阿出版業交流合作的未來展望
隨著中阿交往不斷深化,中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新時代中阿關系的重要內涵,沙特“2030愿景”、埃及“2030愿景”等阿拉伯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紛紛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2022年12月首屆中阿峰會召開,將中阿政府和民間加強友好交往與合作的愿景推向新高度。當前許多阿拉伯國家奉行“向東看”政策,阿拉伯民間也掀起了“中國熱”“中文熱”,中阿人文交流的需求旺盛且迫切。出版是雙方間建立情感認同、價值溝通、文明互鑒等人文交流的重要陣地和有力抓手,中國出版界應該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推動中阿出版交流合作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1.多管齊下,推進中阿出版高質量發展
中國是阿拉伯國家可信賴的伙伴,2023年雙方積極落實首屆中阿峰會成果,在元首外交引領下推動共建中阿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雙方人民也對彼此產生更加強烈的認知需求。從何種角度切入、以何種方式亮出“中國”這張名片,打造符合我國國情且在當地深入人心的“中國”形象,成為每一個出版人的使命。
在內容上,應注重將“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善用外腦、外嘴、外筆提升說服力。傳播內容注意結合阿拉伯文化特點,響應阿拉伯人民的興趣和需求,把中國故事講好講生動,把理念闡述清楚,激發阿拉伯人民內心共鳴,強調共同訴求,回應阿拉伯人民的期望。這意味著我們所講的故事不僅要“有理有據”,還要“有情有感”,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人物、事件,向阿拉伯讀者傳遞真摯、豐富、立體的內容,從而深刻觸動他們的內心世界,培養阿拉伯人民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增強他們與中華民族的情感聯系和價值認同。
在途徑上,一方面,鼓勵阿拉伯國家的出版界和文化機構參與出版交流合作,組織中阿出版界的交流研討會、出版商的互訪交流等,以增進相互了解和深化合作。通過這些交流,中阿雙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出版市場、文化需求和發展機遇,進而尋找更多合作機會和合作項目,進一步促進中阿雙方文化資源互通有無。另一方面,善用傳統出版、數字出版、新媒體及社交媒體等傳播手段進行立體傳播,注重傳播效果,各出版社自身應有意識地收集線上線下的圖書傳播反饋,及時調整傳播策略。
在激勵方式上,打造中國自有品牌的海外圖書、翻譯等領域獎項。目前,阿布扎比國際書展、利雅得國際書展等阿拉伯國家書展紛紛設立涵蓋圖書種類、翻譯、數字出版、文化人物等種類繁多的出版獎項,用于獎勵海內外出版機構、出版人、作家、翻譯家在圖書出版細分領域內所作出的貢獻。我國應依托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設立分門別類的圖書出版獎項,吸引更多海外漢學家、翻譯家、學者、出版行業的領軍人物加入雙方的文化交流中,推動展示中國當代精神風貌的精品圖書阿文版譯介出版,做好新時代中國形象塑造與國際傳播。
2.以重大項目為契機,深化中阿出版務實合作
中阿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中阿雙方出版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的重要動力。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在中國圖書走出去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中阿雙方版權貿易合作成績斐然,但是總體來看,合作明顯呈現單項輸出的狀態,阿拉伯國家出版界和讀者的參與廣泛度、認同感有待進一步提升,持續深入的雙向交流日益迫切,提高阿拉伯國家相關機構合作的積極性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2019年,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提出重要倡議,相關部門發起“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重點推薦亞洲47個國家的經典著作互譯,促進雙方文明交流互鑒。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也門、約旦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簽訂經典著作互譯出版備忘錄。我們應以這些重大項目為新起點,深化出版領域的務實合作。
一是建立切實有效的執行機制,完善專家委員會工作制度,在協議框架下構建作品遴選、審讀、出版、監督全流程保障系統,確保高質量完成互譯出版工作。二是協調統籌資源,整合中阿出版業長期交往所積累的內容、資源、人脈優勢,充分開發利用我國精品圖書內容資源,調動國內外一流出版機構、翻譯家、漢學家,讓中華文化在阿語地區落地生根。三是以此為基點,推動中國與更多阿拉伯國家互譯項目的簽署實行,將中阿百部典籍互譯工程打造成人文交流典范工程,通過出版文化交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四是充分利用書展機會,開展人員交往、人文合作交流活動,推動版權貿易和文化互融互通發展,建立文明對話交流長效機制,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推動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美美與共、和合共生。
3.以人為本,擘畫中阿出版新藍圖
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通過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對話,可以有效消除人們心中的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我們在積極拓展國際友好關系的同時,應重視在出版領域的國際合作,將中華文化的精髓與世界共享。
培養對阿國際化出版人才。中阿出版合作交流的發展面臨專業人才緊缺的挑戰。當前,熟悉阿拉伯出版市場的專門人才尤為稀缺,特別是在實施針對阿拉伯市場的本土化運營和推廣策略方面,迫切需要加大對相關人才的儲備和培養。面對日益增加的中阿出版合作,需要培養一批熟悉當地語言、文化,同時具有國際視野和開拓創新意識的版權貿易與國際營銷人才,使其成為中阿文化交流的橋梁,進而提升我國圖書在國際市場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擴大朋友圈,積極拓展人際人脈。出版業包羅萬象,出版的本質是人力資源管理,或者說是人類智識的管理,因此,出版業天然是中外人際人脈聯結的產業。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作為中國出版業面向海外的最高獎項,對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過去的十年中,該獎項集中表彰了“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的96位獲獎者[6],其中有13位來自埃及、黎巴嫩、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的獲獎者,他們憑借對中國的熱愛,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我們要努力發掘、培養一批精通中華文化且在各自國家有一定影響力的知華友華外籍專家,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各國有志于傳播中外文化的專業人士之間的聯結與互動,不斷擴大國際出版文化的“朋友圈”。
抓住阿拉伯青年群體進行精準傳播。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群體作為未來社會和文化發展的主力軍,在促進中阿人文交流中起著關鍵作用,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將直接影響中阿文化交流的質量和深度。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主動設置當下年輕人感興趣的主題,運用社交媒體等多種方式進行立體傳播,讓“Z世代”的阿拉伯青年們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華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歷史交往中推動了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中阿出版交流合作根植于中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深厚沃土,隨著新時代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提質增效的深入落實,以出版業為紐帶,提高合作層次、豐富合作維度、拓展合作廣度,實現中阿文化領域互通互融成為出版人新的使命,相信未來中阿出版交流與合作將在守正創新、兼容并蓄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弘揚中阿友好精神 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N]. 光明日報,2022-12-10.
[2]習近平在阿盟總部演講: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EB/OL]. (2016-01-22)[2023-12-16].
http://www.scio.gov.cn/gxzt/whzt/ydyl/gcyl_25539/202
209/t20220921_411030.html.
[3]習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 (2018-07-10)[2023-
12-1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7/10/
c_1123104379.htm.
[4]甄云霞. 新時期加強和改進“一帶一路”國際出版交流合作的意義和路徑[J]. 出版科學,2021(5):5-13.
[5]楊雪. 沙特阿拉伯出版業發展報告[M]//魏玉山. “一帶一路”國際出版合作發展報告(第四卷),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22.
[6]李紅文. 讓“一帶一路”成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之路[N]. 國際出版周報,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