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其概念具有抽象性。在小學階段,學生很難僅憑書本弄清數學概念的明確定義。特別是在“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這一內容在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構建中占據了關鍵地位,還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等能力的提升具有深遠影響。本文以“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為例,探討“空間與圖形”概念教學模式,以期為數學教育者提供有益的教學策略和啟示。
一、立足生活,建立表象
數學概念往往抽象且難以理解,尤其是“空間與圖形”的概念。因此,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體的生活實例相結合是十分必要的。以“角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教師從生活常見的平面圖形入手,引導學生關注其中角的個數,從而引出課題:角的認識。這些各種各樣的圖形都包含著平面圖形中的角,引發學生的疑問:為什么這些圖形都被稱為“角”?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和思考角的特征。同時,從校園生活入手,讓學生從窗戶、課桌、書本等熟悉的事物中找出存在的角,讓他們初步認識角,建立關于角的直觀表象。
二、觀察體驗,建構概念
建立了“空間與圖形”的直觀表象后,應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的共同特征,從而形成概念。以觀察角為例,雖然學生能直觀地看到角是由一個尖尖的點和兩條邊組成的,但對概念的準確描述還有待加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角的特征并幫助總結。提醒學生在觀察初期要細心仔細,先獨立觀察和思考,再進行合作交流。要確保給予他們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同時也要保證充分的討論時間,以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討論得出圖形的特征,從而真正理解圖形的概念。
三、巧設練習,鞏固提升
練習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通過解題過程中的思考與探索,學生的解題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也將得到提升。在“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中,我讓學生判斷以下圖形是否為角,并要求學生在判斷之后進行詳細的講解。我總共設計了六個圖形,其中包括銳角、直角和鈍角等圖片,也設計了不是角的圖形。通過讓學生觀察和辨析這些圖形,幫助他們初步感受角是有不同的類型和特征的。接著我旋轉這些角,學生發現角的特征并未改變,從而得出結論:角的位置并不會影響其本質特征。不是角的原因包括:兩條線段沒有公共的頂點和邊不直。由此總結出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直邊。這些辨析題的設計都圍繞角的特征展開,有效地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本課程設計了繪畫環節。學生通過動手繪畫,可以感受角的特征。在學生們完成作品后,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作品展示。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展示時應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首先,展示學生普遍存在的易錯點,如畫的角的兩邊沒有共同頂點,這個易錯點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師需要及時指出并詳細解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然后,展示學生需要注意的點,例如角的兩條邊沒有畫直,這是角的重要特征之一。通過對這些錯誤作品的展示,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加強他們的理解。最后,在展示了一些錯誤的作品后,如果發現有畫得好的作品,也應進行展示。通過對比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補救,加深對角的理解。
四、多元創意,精彩活動
學生明確理解概念后,便可在此基礎上開展創意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拓寬視野,豐富學習內容,同時感受“空間與圖形”的魅力。
在“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中,我設計了兩個小游戲:比眼力和比手巧。在比眼力游戲中,讓學生觀察長方形中被剪下的角。這有助于學生對直角這類特殊的角形成記憶,同時讓學生觀察不同類型的角,發現角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和兩條邊的長度無關,為之后的學習做鋪墊。在比手巧游戲中,學生可以通過吸管、鉛筆等實物創造一個角,感受角是真實存在的,角能變大也能變小,和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讓學生在實操中又一次感受角的性質。
五、深化概念,回歸生活
概念教學不僅是傳授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建立概念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概念有實際存在的意義。以“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為例,通過引導學生創造角,我發現學生創造出了各種大小不一的角,這一現象促使我聯想到了角的角度問題。
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的設計都與角度密不可分,如建筑物的傾斜角度、起重機的操作角度、手扶梯的傾斜角度等。經過深思熟慮,我選擇了滑梯作為學習素材。首先,滑梯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對滑梯有了親身體驗。滑梯的角度很重要,既要安全又要好玩。因此,我分別選取了坡度在20度、45度、85度的滑梯,讓學生們判斷哪一個角度的滑梯更適合玩耍。大部分學生選擇了45度角的滑梯,因為這個角度的滑梯既能保證安全,又能帶來樂趣。最后,我讓學生們分享今天的感受。許多學生感嘆道:原來我們可以用角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呀!
六、結束語
概念教學重在讓學生參與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運用。這類概念教學可以按照“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模式開展。首先,以生活為出發點,展示大量與圖形概念相關的實例,幫助學生建立關于圖形的直觀印象。接著,通過觀察和體驗,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核心特征,并構建出圖形的概念。隨后,設計一些基礎練習,如辨析題,幫助學生鞏固對圖形特征的理解。然后,安排一些創意活動,如游戲,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最后,對所學的概念進行總結,并將這些數學概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按照這種模式進行概念教學,基本能達到“空間與圖形”概念課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