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為中心,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和實踐,深入體驗數學的奧秘和樂趣。本文圍繞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展開論述,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一、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激發學習興趣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探究方向和方法,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大膽地發現問題并展開探究與實踐,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案,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探究性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從問題出發,引發深度思考,讓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實踐中獲取知識。探究性學習以實踐為基礎,強調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學生不斷嘗試和探索,逐漸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學習者,需要自主分析和思考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并運用批判性思維深入分析問題,評估不同觀點和證據的有效性,進而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促進知識內化吸收 探究性學習強調實踐操作的過程,并最終指向問題的解決,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會主動學習、理解數學知識,并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實踐以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精準地抓住知識點加以內化吸收,還大大提高了對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
培養合作與溝通能力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需要與同伴主動交流并積極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認真聆聽他人的意見,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協商來解決問題。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便得到了增強。
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探索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在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數字三角形是由若干個數字組成的一個三角形。一些關于數字三角形的題目要求學生按照規律填空,使數字三角形每一條邊上的數字之和相等。在講解該類題型時,教師便可以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展開教學,首先利用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比賽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提出問題:“怎樣填寫數字才能使每一條邊上的數字之和相等呢”,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進行嘗試。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引導學生找出數字間的規律,讓學生在反復實踐中掌握數字三角形的填數方法和解題技巧。
此外,教師在幾何圖形的認識和構造的教學中也可以引入探究性學習模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如何構造幾何圖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構造簡單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幾何圖形的屬性和構造規律,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載體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采用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的方式獲取知識與技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未來,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和嘗試,科學合理地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