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香
(上海師范大學,上海 200234)
中介語石化現象通常表現為對新語言的一種模仿,同時還保留了母語或其他外語的一些語言特征。中介語石化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學習者逐漸接近目標語言的一種階段,同時也是學習者尚未完全習得新語言的標志。 中介語石化現象的出現雖然是一個自然且常見的語言習得過程,但也需要引起語言教育領域的關注。 了解中介語石化的類型和表現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習者的語言發展,制訂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習者克服中介語石化的障礙,更快地掌握目標語言。
語法結構中介語石化表現為學習者在目標語言的語法結構上出現與母語相似的特征,包括句型、時態、語態等方面的相似之處。 例如,學習者可能會直接將母語的句型模式套用到英語中,導致語法結構的錯誤運用,這種石化現象讓學習者在語法上產生了一種“混合語言”的感覺,既有中文的特征,又夾雜著母語的痕跡。
語法結構中介語石化還表現為學習者在目標語言的語法習得過程中出現階段性的“停滯”現象。學習者在接觸到新的語法結構時可能會出現猶豫、混淆或錯誤,這種遲疑往往源于對母語語法結構的熟悉。 他們試圖將已經掌握的母語語法結構應用于目標語言,導致對目標語言獨特語法結構的理解和運用存在阻礙。
詞匯使用中介語石化是二語習得過程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指學習者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受母語結構或文化思維方式的影響,產生與目標語言不符的表達。 首先,直譯現象。 通常是學習者在構建句子時的突出問題,這意味著學習者傾向于逐字逐句地將母語詞匯翻譯為目標語,而不考慮目標語的習慣表達方式和搭配,這種現象在表達上引發不通順、生硬和難以理解的結果[1]。 其次,詞性錯誤。學習者經常會錯誤地將母語詞匯的詞性應用到目標語中,導致語法不準確的表達。 例如,學習者會將母語的名詞錯誤地翻譯為英文的動詞,或者將形容詞誤譯為名詞,這會顯著影響句子的結構和含義傳達。最后,誤用固定搭配。 學習者往往會將他們從母語中習得的固定搭配直接套用到目標語中,然而,這些搭配在目標語中并不常用或者根本不存在,這使得他們的表達變得不自然,有時甚至令人費解。
語用中介語石化表現為學習者傾向于直接將母語的交際模式、社交禮儀或文化特征套用到目標語中,而不顧目標語言的習慣用法和社交準則,這將會導致交際不當、失禮或難以理解的情況。 例如,學習者可能將已知的母語知識和文化使用到英語中,將“你吃了嗎?”這種常見的社交問候等同于英語的“How are you?”這種直譯并不合適,這種誤解源于對目標語言交際方式的不熟悉,體現了語用中介語石化的特征。
此外,在交際中介語石化中,學習者也會受到母語社交禮儀的影響,套用母語中常見的禮貌用語或交際模式運用到目標語言交際場景中。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用特定的表達來表示謝意很常見,但這些表達在目標語文化中可能并不常用,甚至有時可能會被視為過分客套或不必要,這種差異體現了學習者在語用層面上的困惑和誤解,凸顯了語用中介語石化的問題。
在二語習得的初級階段,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了解有限,往往受到母語的干擾較多。 由于缺乏足夠的目標語言知識和經驗,學習者傾向于依賴母語結構和詞匯來構建句子和表達意思,以至于直譯、詞性錯誤和語法結構不準確,從而表現為中介語石化現象[2]。 例如,學習者會直接將母語的句式翻譯為英文,不顧目標語言的語法特點,導致表達不通順、不符合習慣用法。
隨著學習的深入,中級階段的學習者逐漸克服中介語石化現象,他們對目標語言有了深入的理解,開始逐步擺脫母語的束縛。 他們能夠意識到直譯和詞性錯誤的問題,并嘗試使用符合目標語言習慣表達方式的詞匯和句式。 然而,在這個階段,學習者仍然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尤其是在面對復雜語言結構或抽象概念時,可能會回到熟悉的母語表達方式,導致中介語石化現象的出現。
此外,高級階段的學習者更加趨向于避免中介語石化現象,他們在目標語言中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夠準確地理解和運用目標語言的語用和交際規則。 此時,學習者具備了更強的語感和語言適應能力,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目標語言的固定搭配、習慣用法以及社交禮儀。然而,即便在高級階段,學習者在受到強烈的情感或時間壓力影響時,也可能在特定語境下產生中介語石化現象。
中介語石化與語言認知發展密切相關,反映了學習者在習得第二語言過程中的語言認知能力隨時間逐漸演化的過程。 語言認知是指學習者對語言的理解、處理和運用的能力,包括語言的詞匯、語法、語音和語用等多個方面。 在語言認知發展的過程中,中介語石化的表現會有所不同。
在習得初期,學習者的語言認知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容易出現中介語石化。 初學者可能傾向于將母語中的語言結構、詞匯和習慣表達方式直接套用到目標語中,因為他們尚未建立對目標語言的深刻理解,這種直接翻譯和模仿的傾向可能導致直譯錯誤、詞性錯誤、語法不當等中介語石化現象。 此時,語言認知發展尚未形成足夠的目標語言認知結構,學習者依賴母語認知模式,導致中介語石化。
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習者的語言認知發展逐漸進步,他們開始建立起對目標語更為準確和自然的認知模式,這一發展過程包括對目標語的語法規則、詞匯用法和語用規則的深刻理解。 因此,在中級階段,學習者有能力識別并糾正中介語石化現象,因為他們已經在目標語言認知發展中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和經驗。
然而,在高級階段,語言認知發展可能受到情感因素和特定語境的影響,導致中介語石化重新出現。學習者在極具情感色彩或時間的壓力下,可能回歸到母語認知模式,特別是在目標語中表達復雜概念或在交際中需要更高水平的適應時,這表明語言認知發展并非線性的,學習者的語言認知能力在特定情境下將會受到挑戰,從而引發中介語石化。
語言輸入是二語習得的基礎,是學習者獲取新知識、理解語言規則的主要途徑。 語言輸入是中介語石化的源頭。 學習者收到的語言輸入直接影響其對目標語言的認知和習得。 當學習者接觸到的語言輸入受到母語的影響時,可能會產生中介語石化現象[3]。 例如,如果學習者大量閱讀或聽取與母語相關的翻譯材料,他們就會將母語的結構和詞匯直接應用于英文,導致中介語石化,這種語言輸入的質量和來源至關重要,決定了學習者是否能夠避免或克服中介語石化。
此外,語言輸入質量的關鍵在于多樣性和負載。多樣性指輸入涵蓋豐富多樣的語言結構、詞匯、句式和交際方式,能夠展示目標語言的真實應用情景。負載則指輸入的適應程度,既不能過于簡單以至于無法提供足夠挑戰,也不能過于復雜以至于難以理解。 通過多樣而適應的語言輸入,學習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目標語言的特點,避免中介語石化現象。
基于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他們的母語背景、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以便有效地指導他們。例如,一個學生來自漢語背景,可能會出現中介語石化現象,如在英語句子中使用漢語語法結構。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個性化的方法,特別關注這個學生的語法問題,并提供定制的練習,幫助學生克服這一障礙。
此外,中介語石化現象還提示教師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的表達,及時糾正錯誤,以避免錯誤結構的鞏固。 例如,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如果反復使用錯誤的語法結構,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提供反饋,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 這樣一來,學生有機會在學習中逐漸糾正他們的中介語錯誤,避免永久性石化現象的發生。
總之,教師在英語教學時需要因材施教,個性化指導,定制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并及時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克服中介語石化現象,全面提高英語語言能力。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采用豐富的教學策略,對避免中介語石化現象產生,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果以及促進全面的語言發展非常關鍵。首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能力水平,一種通用的教學方法可能不足以滿足這種多樣性。 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各種策略,包括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多媒體資源等,以確保學生有機會參與并受益。 例如,部分學生可能喜歡通過與同學互動來學習,而另一部分學生可能喜歡通過視覺或聽覺方式學習。 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可以滿足不同學習需求,使課堂更具包容性。
其次,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研究表明,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可以增強學習的深度和持久性。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授語法規則時采用解釋、示范、練習和游戲等多種策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這種綜合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同時也有助于加深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避免產生中介語石化現象。 此外,多種策略的應用還可以減少學生對單一教學方法的厭倦,使課堂更加有趣和活躍。
根據石化現象成因論,肯定的情感反饋與否定的認知反饋是防止外語學習者石化現象產生的重要方法。 教師在教學英語時,及時的情感反饋有助于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 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和困難,特別是對非母語的學生。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積極反饋可以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例如,當學生在口語練習中犯了錯誤時,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和積極的語言來強調他們的努力和進步,而不是一味地糾正錯誤。 這樣的反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愿意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其次,認知反饋對學生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及時的反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識別他們的語言問題和不足之處,并提供指導以改進。 例如,學生在寫作中如果頻繁犯語法錯誤,教師可以提供具體的反饋和建議,指出錯誤的類型并提供示范。 這有助于學生及時地糾正他們的錯誤,提高語言水平。此外,認知反饋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和需求,從而更好地制訂學習策略。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這一反饋,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進而減少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產生。
英語學習者尤其是初級學習者的目的語文化知識有限,表達時會依賴所具有的母語知識文化,從而產生“中式英語”。 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適當增加英語文化知識的教學,旨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價值觀、歷史和傳統,從而豐富學習者的文化知識。 這對英語學習者來說,不僅有助于提高語言技能,還可以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 例如,教學時可以融入英國的莎士比亞文學、美國的好萊塢電影、英國的皇室歷史知識等。 通過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教學中,可以使學習更加生動有趣。 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音樂、電影、文學作品等媒介,帶領學生了解美國的價值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減少學習者在交際中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產生。
此外,英語文化知識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英語語言。 語言和文化是緊密相連的,因此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表達方式和語法規則。 例如,學習者學到英國的下午茶文化時,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與之相關的詞匯和表達,如“tea time”“scone”和“clotted cream”。 這樣的文化知識可以豐富他們的詞匯,使他們的英語交流更加地道。
綜上而言,重視英語文化知識教育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英語學習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不僅有助于提高語言技能,還有助于學習者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避免永久性石化現象發生。 因此,英語教育中的文化知識教育應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中介語石化現象是二語習得過程中一個重要而復雜的現象,了解其對英語教育有著深刻的啟示,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習者的語言發展過程,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減少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發生。 通過系統性、漸進性的教育,注重母語與目標語言的相互影響,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語言實踐,學習目的語的文化知識,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掌握目標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