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增進人民情感認同的歷史考察

2024-01-26 13:55:25代玉戈周競風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代玉戈 周競風

[摘要]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6年),中國共產黨大力發展人民電影事業,以增進人民群眾對新生政權的認同。中國共產黨借助電影情節,塑造了自身良好形象,凸顯出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同時,大規模引進蘇聯電影,以表現社會主義偉大成就,使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產生共鳴。通過組織放映隊,深入基層放映電影,在提高電影普及度的同時,增加基層群眾對新生政權的感性認識。中國共產黨還加強對電影制作、發行、放映等環節的監管,保證電影所反映的主題思想積極正確,促進廣大群眾對黨和政府正面情感的生成。中國共產黨發揮電影的宣傳教育作用,使廣大群眾樹立起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信心,增進了對黨的情感認同,有效鞏固了新生政權。

[關鍵詞]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情感認同;人民電影事業

[作者簡介]代玉戈,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江蘇南京 210023;周競風,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南京 210023。

[中圖分類號] D66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3)08-0051-06

情感認同一般是指人在社會交往中對感知對象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接受,它需要在對感知對象具有全面而深刻了解的基礎上,從情感上對其肯定、喜愛、贊同、追求和采取積極的態度。情感認同與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一樣,是中國共產黨政黨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共產黨政黨認同的紐帶,情感認同在增進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因而得到了黨的重視。同時,情感認同與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相比,具有更為感性的特點,這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增進人民情感認同的方式需要更為豐富多樣和靈活生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多種方式來增進人民的情感認同,特別是借助文化活動和文藝作品來爭取人民支持、塑造良好形象,無論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運動,還是抗戰時期延安的新秧歌運動,都推動了中國共產黨情感認同建設的發展,積累了先進經驗,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6年),在新解放區和大城市內,中國共產黨繼續探索增進情感認同的途徑,其中,建設人民電影事業是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借助電影這一新興事物,中國共產黨將自身的執政形象和施政綱領迅速且廣泛地傳播到國內各地,有效地增進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認同,從而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起到了安定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在滿足人民文化需要的同時,也激勵他們為建設新中國而奮斗。

一、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電影事業

電影作為19世紀末誕生的新興藝術形式,被人們稱為“第七藝術”。在社會主義國家,電影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還需要承擔宣傳與教育人民的作用。列寧很早就注意到電影對革命事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電影是最富有群眾性、生動性和直觀性的藝術形式,在傳播社會主義理論的途徑中,它最能啟發和教導普通農民群眾。斯大林也指出:“電影在蘇維埃政權手里是一種巨大的不可評價的力量。電影具有非常的機會在精神上影響群眾,幫助工人階級和它的政黨以社會主義精神來教育勞動人民,組織群眾為社會主義奮斗,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戰斗力。”①

中國共產黨同樣重視電影事業。1932年秋,中國共產黨派夏衍、阿英、鄭伯奇作為編劇加入明星電影公司。1933年3月,在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正式成立電影小組,實施黨對電影工作的領導。1934年春,電影小組成立電通影業公司,直接拍攝左翼電影。1938年,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政治部的組織和領導下,成立了延安電影團,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電影機構。1939年9月28日,延安電影放映隊成立,為邊區軍民放映電影。在這個過程中,電影放映往往與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結合起來,不僅使群眾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念,更使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產生了良好印象。比如延安電影團攝制的《南泥灣》頗受廣大群眾歡迎,這部影片開頭是毛澤東題寫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鏡頭一出現,觀眾掌聲如雷,百看不厭”②。抗日戰爭勝利后,延安電影團的全體人員被分配到東北解放區,接收“滿映”。1946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制片廠成立。1948年北平解放,中國共產黨從延安及東北抽調一批文藝工作者,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了北平電影制片廠(后更名為北京電影制片廠)。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不久軍管會接收了原國民黨電影制片廠,于1949年11月16日成立上海電影制片廠。這三大制片廠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主要的電影攝制機構。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積累的電影工作經驗,使中國共產黨敏銳地認識到,電影“是最重要的藝術部門之一,它的群眾性最大,因而,為了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它應該受到重視”③。中國共產黨已經體會到,電影在贏得人民擁護、增進人民認同上的巨大作用。比如在東北民主聯軍進入哈爾濱后,全市十一家以上電影院照常營業,兆麟電影院還放映講述日寇侵略中國歷史的蘇聯電影《粉碎暴日》,這些舉動不僅維持了市民的正常文娛生活,更使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產生了好感。一位市民這樣稱贊中國共產黨治理下的哈爾濱:“民軍入城,共慶升平,商店開業,工廠開工,日無搶案,夜無槍聲,安居樂業,共享太平。”④正因如此,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大力發展人民電影事業,以爭取廣大人民的情感認同。

二、黨領導下的電影事業的發展與增進情感認同方式的探索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通過電影的制作、發行、放映各環節來發揮意識形態傳播功能,增進人民對黨和社會主義的情感認同,以鞏固新生政權。1949年11月21日至12月14日,文化部電影局召開首屆行政會議。會議指出人民電影事業目前的困難是:國營電影出品還遠不能滿足電影市場和廣大群眾和干部的需要,國營電影事業經費也不能自給,開支很大。因此,今后電影工作方針應當是:提高國營片的產量和質量,協助私營電影業制作進步電影,翻譯蘇聯影片并介紹其他國家進步影片,使進步電影在電影市場上逐漸取得優勢。在國營電影業的經營上,應實行企業化,逐步做到經費自給,減少國家開支。這次會議決定了1950年電影拍攝計劃為八十四部電影以及八十四號短片。會議還指出,目前還要建立影片發行網,并發展電影放映隊到部隊、工廠、機關、團體和各地農村,以便“使電影發揮更大的宣傳教育作用”⑤。在以上方針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開始探索以電影增進情感認同的方式與經驗。

(一)借助電影內容,體現政黨良好形象。中國共產黨在電影攝制方面,非常注重題材的選擇,特別是通過故事情節突出黨對革命事業的領導,凸顯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比如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講述了工人們為支持解放戰爭,積極搶修江橋,完成革命任務的故事。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廠長和組長老梁都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積極領導全體工人,處處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廠長“時時刻刻地深入工人群眾,幫助他們,鼓勵他們,發揮他們的創造性以及工人解放后的積極精神”;組長老梁更是“帶著病響應上級的號召,冒著風寒克服了各種物質困難條件,日日夜夜地守著煉鋼爐旁,結合全組積極工人,教育、說服落后工人”⑥。這樣的黨員形象不僅生動感人,也真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風貌,因此有人評價“這樣高尚的品質,在舊社會以及資產階級的工廠里是沒法出現的,只有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才能產生如此的品質。”⑦同時,這一時期的電影還非常注重塑造典型人物,具體來說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涌現的英雄、模范、工農大眾等形象。新中國成立初期,陸續拍攝了《趙一曼》《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新兒女英雄傳》等片,塑造了一批光輝的革命英雄形象,使廣大觀眾感受到黨領導革命勝利的艱難歷程。通過觀看這些影片,廣大人民群眾知曉了共產黨人是最無私的人,明白了“毛主席、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的結合,就是能夠克服任何困難、戰勝任何強敵的偉大力量的泉源”⑧,從而在情感上增進了對黨和人民政權的認同。而且,在塑造革命英雄形象之外,這一時期的電影還著重表現工農大眾在黨的影響下逐漸轉變為“新人”的過程,這有利于培養人們對新社會的認知和感情。“人民除了要看描寫自己過去的痛苦生活和斗爭歷史的影片以外,他們渴望著要通過藝術形象,看看今天的新社會、新氣象、人民的愉快的新生活。”⑨比如電影《馬蘭花開》就講述了一名家庭婦女馬蘭走入工人隊伍,戰勝輕視婦女的封建殘余思想,成為一名推土機手的故事。廣大觀眾真切地體會到,“對婦女參加工作,黨和政府不但給她們打開了那重關閉了數千年的牢獄大門,而且還積極地創造了條件。”⑩總之,借助電影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塑造,中國共產黨有效增進了人民群眾對自身的認同,從情感上拉近了黨和群眾之間的關系。

(二)引進蘇聯電影,表現社會主義偉大成就。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電影的宣教作用,但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事業相對薄弱,因此,急需借鑒蘇聯的電影工作經驗。1949年10月30日,《人民日報》發文指出:“蘇聯……社會主義的建設已經快達到完成的階段。有無數寶貴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吸收的。吸收的方法很多,但通過電影,恐怕是最方便的一個法門吧。”?在這種方針的指導下,引進蘇聯影片的速度開始加快。1950年,東北、上海、北京三制片廠除完成原計劃翻譯四十部蘇聯故事片,與三十六本蘇聯科學教育短片外,并為配合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超額譯制了《秘密使節》、《陰謀》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部故事片,蘇聯科學教育短片也超額完成了六本。1953年,各制片廠把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故事片四十部譯制成國語影片。這與解放前相比大大增加。其中,表現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影片占據了重要地位。正如陸定一所說:“正在建設新國家的偉大的中國人民,沒有什么‘閑’要‘消’。我們要的是迅速建設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富強的新中國,我們要的是人民大眾解放斗爭和建設的經驗,我們要的是鼓舞勞動熱情和加強勝利信心的教育。”?通過引進蘇聯電影,中國共產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社會主義的美好遠景,引導大眾肯定、認同社會主義。如1953年,上海電影制片廠譯制了蘇聯電影《偉大的公民》,這部影片以共產黨員沙霍夫等人為恢復國民經濟、實現工業化所進行的頑強斗爭為內容,反映了1925至1934年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影片的推薦語這樣寫道:“這部影片的偉大而動人的內容,以及它的生動的語言的力量,反而使觀眾對它發生特有的興趣。”?1954年,蘇聯電影《走向生活》在中國開始放映,這部反映蘇聯青年工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影片,受到中國青年的熱烈歡迎。廣大青年不僅看到了“黨和政府是多么細致地關懷和培養著青年人”?,還看到社會主義社會中可喜的變化,如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同等重要、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社會生活紀律嚴明又豐富多彩等等,對社會主義產生了美好向往。像這樣反映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電影,使觀眾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中國的社會主義明天,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產生了共鳴,從而在情感上增進了對黨的領導的認同。同時,新中國還對美國電影采取了限制措施,防止反社會主義傾向的滋生。特別是朝鮮戰爭爆發后,還開展了抵制美國電影的行動。1950年11月,在廣州市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各電影院開會決定,今后拒放美國電影;上海市民也紛紛致函當地報紙,對目前尚在上海各電影院放映的美國電影提出禁映的要求,并要求停止刊登美國影片的廣告。各報認為廣大市民的要求完全正確。這有利于團結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增進人民對社會主義的感情。

(三)組織放映隊,深入基層進行宣傳。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為了改變“有許多錯誤的和反動的宣傳和謠言經常在人民群眾中流傳”?的現象,提出要對人民群眾進行經常性的宣傳工作。而電影作為一種通俗文藝形式,非常適合承擔這一任務。但是,電影在中國普通民眾間的普及程度仍比較低,特別是農村民眾幾乎無緣接觸電影。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影的宣傳教育作用,增進廣大人民群眾對新生政權的認識與好感,黨和政府還注重提高電影在基層民眾中的普及程度。在城市中,主要是通過新建影院和制定觀影優惠等方式,吸引城市居民觀影。如1949年11月,北京市總工會宣教部為加強對工人的教育,與電影院協商,制定了工人集體看電影的優待辦法:凡各廠、各業工人湊足十人即可向所屬工會領取總工會印發的統一介紹信,前往各影院看電影均可享受半價優待。在農村和其他邊遠地區,則是通過組織電影放映隊的方式給廣大群眾流動放映電影。1950年初,為了建立與擴大工農兵中間的電影放映工作,文化部電影局計劃到1950年底將電影放映隊由去年的一百個隊增加到七百個隊。?放映隊到農村,受到了農民的熱烈歡迎。“放映隊每到一村,附近幾里地的住民,傾莊傾鎮來看電影。他們擠滿了放映場所,甚至爬到附近的高地上、墻上、屋頂上和樹上觀看。”?在部隊里,1951年以后,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加強了對全軍電影工作的領導,派出更多的放映隊為戰士們放映電影。據不完全統計,僅1951年全軍共放映電影三萬余場,多數部隊每月可以看到兩次電影。而且,放映工作者為了讓戰士們看懂電影,還常在放映前對影片內容加以介紹,在放映時添加解說,在放映后組織戰士們討論,在進行宣傳教育的同時使戰士們真切地感受到黨的關懷。因此,戰士們把電影和放映隊親切地稱為“戰士之友”。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電影放映。1954年10月,內蒙古電影教育工作隊給大興安嶺中的鄂倫春人放映電影,這是鄂倫春人第一次接觸電影,結果附近的居民們冒著雪花趕來觀看。有許多人一連看了六場,每場觀眾都有三百人左右。放映隊深入基層,通過放映電影來展示新中國的面貌,充當了黨政機關與基層群眾之間的中介角色,在豐富基層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傳了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借助文藝活動增加他們對國家、政黨的認識,從而有效增進了情感認同。

(四)加強監管,保證正面情感生成。對電影工作加強監管,也是中國共產黨增進情感認同的重要方式,為的是保證電影所反映的主題思想正確、積極,使人民群眾對黨形成正面情感。首先是成立監管機構,指導電影工作。1950年,文化部成立電影指導委員會,目的是“提高國產影片的思想藝術水平”,其任務主要是“對有關推進電影事業,及國營廠的電影劇本、故事梗概、制片和發行計劃及私營電影企業的影片提出意見,并會同文化部共同審查和評議。電影指導委員會所提出的各項意見,均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負責處理,并予回答。”?其次是對影片發行、放映作出規定,保證進步電影在電影市場上占據主流地位。如文化部制定了《電影新片領發上演執照》暫行辦法,規定電影廠拍攝完電影后要向中央電影局申請全國上演執照,外國電影也同樣如此,無上演執照者不得上映,從而有效杜絕歪曲共產黨形象的反動電影對群眾的影響,有利于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積極情感的產生。黨和政府同樣注重引導電影工作者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靠攏,使電影從創作層面上就保持積極態度。如1953年“電影局……在電影編劇、導演、演員等藝術干部中,展開了比較系統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學習。經過這些會議和學習之后,電影干部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及創作的積極性都有提高,制片工作也已開始能夠較有計劃地進行。”?而且,電影還要配合政治形勢,在政治運動中促進群眾的積極性,展現群眾對黨的支持。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新聞電影特輯第一號至第五號陸續拍攝完成,有力配合了這場運動。這些電影“表現了現實斗爭中所貫徹實行的黨和人民政府的政策,表現了人民群眾參加‘三反’‘五反’斗爭的沸騰的熱情”,“密切配合了當前的政治斗爭,所以發揮了它對廣大人民的宣傳教育作用。它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是有充分理由的。”?另外,在電影片名、廣告方面,中國共產黨也非常注重向群眾傳達正面、積極的情感導向。比如蘇聯電影《十三個人》曾被文化部電影局翻譯為《十三勇士》,結果有人指出這個譯名不恰當,因為十三個人中有一人是叛徒,叛徒不能被稱為勇士。蘇聯電影《美麗的華喜麗莎》曾被翻譯成《三頭兇龍》,上映后這一片名被批評為庸俗化,又改回了原名。國產影片《姊姊妹妹站起來》的宣傳廣告中,曾刊登片中老鴇和惡霸的劇照,有人指出應該用眾姊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翻身后的劇照,以表現婦女們對黨的感激和熱愛。總之,中國共產黨加強對電影事業的監管,有利于電影更好地成為宣傳黨的政策方針的有力工具,使電影能夠促進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積極認識,增進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正面情感。

三、中國共產黨以電影增進情感認同的成效

電影作為“一種最群眾化的、有力量的藝術形式”,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積極地發展適合群眾需要的新的文學藝術和電影的創作”,從而有助于“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教育”。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還未廣泛確立的特殊情況下,中國共產黨發揮電影的宣傳教育作用,逐漸樹立起自身的正面形象,傳播了社會主義思想,使廣大人民群眾以感性的方式增進了對黨和政府的情感認同,有效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在城市,一大批反映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和新社會面貌的電影得到廣泛發行和放映,城市居民們熱烈歡迎新的人民電影。特別是1950年9月,中蘇合拍的彩色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在國內各大城市上映,這部記錄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中國而艱苦奮斗的影片,以大量真實的鏡頭,反映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的真實面貌,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看。上映當天,僅上海一地五天之內,定票觀眾即達十五萬人,集體前往登記定票的有九百個團體,辦完登記手續者已有四萬九千七百五十人,前后已近二十萬人。杭州市觀眾定票已達六萬人。截至1950年12月,觀看此片的觀眾“共達三百三十一萬五千人”。觀眾們看完此片后,紛紛表示,從這部影片中,進一步認識到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偉大,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而且,廣大電影工作者也在電影制作的過程中對黨和政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使他們更加熱情地參與到新中國的文化建設工作中。比如電影導演桑弧在建國初期雖在私營電影公司工作,但他與公司里的其他電影工作者們“自覺組織了政治和業務學習”,他們“如饑似渴地學習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強烈擁護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宗旨”。總之,中國共產黨在城市中通過電影,有效塑造了廣大群眾腦海中的正面形象,使群眾在情感上更加向黨和人民政府靠攏。

在農村,中國共產黨通過電影塑造了自身良好形象,使得農民們更加熱愛新生人民政權。在各種類型的電影中,農民們看到了新中國建設的方方面面,看到了革命領袖的風采,看到了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們在看完《新中國誕生》之后,興奮地奔走相告:“咱這回可看見毛主席啦!”看到《民主東北》第十輯里中國共產黨組織進行村政權選舉的鏡頭時,農民們高聲歡呼,深刻體會到共產黨愛護農民的政策。電影中出現的拖拉機、紡織廠等反映工業化建設的事物,讓農民們非常感興趣,激發了他們加快生產建設的熱情。而且,農民們在看完電影后還提出種種意見,他們表示“喜歡看新聞簡報”,“希望影片內容包括農村活動:如反映農村生產情況,農村的勞動英雄事跡,以及改良農業技術與組織互助、破除迷信與封建思想的殘余等內容的片子”。放映隊也歡迎農民提意見以方便他們改進工作。這樣的良性互動使廣大農民真切地感受到,“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世界最文明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并非空想,而是在黨的領導下正逐步實現的現實,從而使他們增加了信心,有效增進了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情感認同。

在部隊,電影增加了解放軍戰士們的勇敢和智慧,激發了他們的階級覺悟和戰斗力量。《鋼鐵戰士》《中華女兒》《趙一曼》《劉胡蘭》中的共產黨員形象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成了戰士們學習的榜樣。“有不少的同志,在沖鋒肉搏的關頭,或者遇到嚴重困難的時候,想起了銀幕上的英雄,馬上斗志高昂,信心百倍,勇敢地戰勝了敵人,克服了困難,勝利地完成了任務”。有的新戰士看了《白毛女》之后,進一步提高了階級覺悟,堅定了革命的決心。《攻克柏林》《第三次打擊》等蘇聯影片,則提高了部隊戰士學習文化和軍事技能、學習掌握新式武器的熱忱,激發了保衛新生人民政權的強烈責任感。

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電影放映活動,增加了少數民族同胞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認識,使他們更加擁護新生人民政權,有效地維護了祖國團結統一。少數民族同胞通過電影,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反省了自身存在的狹隘民族觀,使他們更加熱愛毛主席、中國共產黨,更加認清了祖國的遼闊富饒。他們深切地感謝黨的關懷,直言“國民黨刮我們,共產黨愛我們!”而且,電影放映還有助于樹立中國共產黨在少數民族中的權威,使黨的政策得以順利推行。少數民族同胞非常“想看看影片里的毛主席”,“當毛主席在影片上出現的時候,他們熱烈地鼓掌,好久才平息下來”,并且發誓要“支援中國人民志愿軍,打敗美帝國主義者,保衛解放以來的好日子”。

結語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斯大林獎金獲得者徐肖冰在1954年接受采訪時說:“五年以來,我們努力遵循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制作了像‘中華女兒’、‘趙一曼’、‘百萬雄師下江南’、‘白毛女’等優秀的影片,激勵了上億的觀眾,使他們從銀幕上得到集體主義教育,得到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我們國家的主人——工農兵開始成為銀幕上的主人翁。中國人民最優秀的兒女——共產黨員們的英雄形象和他們的赤膽忠心獻身給人民解放事業的高貴品質,已經成為億萬人民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榜樣。中國有電影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地起如此巨大的作用,發揮如此巨大的威力。”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通過電影,有效塑造了自身的優秀形象,使社會主義思想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廣泛傳播。廣大人民群眾通過電影這一媒介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與執政后的方針政策,看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建設的各項成就。在這個過程中,人民群眾樹立起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信心,中國共產黨也獲得了人民群眾的情感認同,為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提供了有力幫助。

[注釋]

①斯大林論文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76.

②劉妮.親歷延安歲月:延安電影團攝影紀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③?陸定一.歡迎蘇聯電影[N].人民日報,1949-10-30(05).

④林火.民主團結的哈爾濱[N].人民日報,1946-05-28(01).

⑤文化部電影局首屆行政會議 決定今年影片生產計劃 堅定地繼續貫徹工農兵方向[N].人民日報,1950-01-17(03).

⑥李篁.中國影壇的新作——介紹東影藝術片《橋》[N].人民日報,1949-06-01(04).

⑦白河.文藝作品中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N].人民日報,1949-07-03(04).

⑧方巖.《新兒女英雄傳》評介[N].人民日報,1951-03-07(03).

⑨王朝聞.評電影《葡萄熟了的時候》[N].人民日報,1953-04-04(03).

⑩楊田木.馬蘭過“五關”[N].人民日報,1956-08-05(08).

?電影是很好的教育工具[N].人民日報,1949-10-30(05).

?沙英.為列寧、斯大林的路線而斗爭——推薦蘇聯影片《偉大的公民》[N].人民日報,1953-07-01(03).

?子岡.走向建設共產主義生活的蘇聯青年——介紹蘇聯彩色影片《走向生活》[N].人民日報,1954-06-11(03).

?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1.

?人民電影事業猛進 本年內將制新片一百六十余部 為工農兵擴增放映隊至七百個[N].人民日報,1950-03-01(03).

?龍光,宗遠.擴大為工農群眾服務 電影隊深入工廠農村 今年底擬增至七百個隊[N].人民日報,1950-05-05(03).

?提高國產影片的思想藝術水平 文化部成立電影指導委員會[N].人民日報,1950-07-12(03).

?電影局各制片廠去年攝制了大批影片 今年影片的生產數量比去年將有增加[N].人民日報,1954-01-12(03).

?莊為重.介紹“三反”“五反”運動新聞電影特輯[N].人民日報,1952-05-06(03).

中央電影局藝術委員會.關于翻譯片名庸俗化的答復[N].人民日報,1952-03-12(06).

董聚賢.電影廣告應當嚴肅[N].人民日報,1951-03-11(05).

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五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18.

文藝電影簡訊[N].人民日報,1950-12-19(06).

桑弧.回顧我的從影道路[J].當代電影,1995(03):72-78.

陸定一.新中國的教育和文化[N].人民日報,1950-04-19(01).

虞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電影工作[N].人民日報,1952-08-01(03).

劉云閣.彝族人民熱烈歡迎人民電影[N].人民日報,1952-01-09(02).

徐肖冰.創造更多更好的電影[N].人民日報,1954-10-01(06).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91偷拍一区|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熟女视频91|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日本色综合网|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国产欧美|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538国产视频| 精品国产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麻豆精品在线|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性欧美在线| 91九色最新地址|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综合色亚洲| 欧美日一级片| 中文字幕啪啪|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中文字幕资源站|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亚洲综合色在线|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亚洲毛片在线看|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青青国产在线|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97国产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国产自在线播放|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欲色天天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88|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7se亚洲| 精品久久777|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91精品国产福利| 亚洲激情99| 九九香蕉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999福利激情视频| 欧美区国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