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園
新疆棉花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優化路徑研究
徐 園
(新疆理工學院 新疆阿克蘇 843100)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區,棉花產業是新疆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為我國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著重要保障。文章介紹了新疆棉花產業發展現狀,從棉花種業、地膜污染、產業創新等方面分析了現階段新疆棉花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種子品質,資源化利用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種子企業創新能力等優化路徑,以期助力新疆棉花產業提質增效,進而助力鄉村振興。
棉花產業;提質增效;優化路徑;鄉村振興;新疆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等一系列新要求[1]。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產區,熱量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棉花種植、生產與加工的歷史悠久,棉花產業發展條件優越。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商品棉基地,新疆棉花產能優勢十分雄厚。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疆高度重視棉花產業發展。2023年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要鞏固棉花產業優勢地位,實施棉花生產提質增效行動,劃定棉花優勢產區,加快突破性棉花品種選育推廣,提高棉花就地轉化率[2]。這為新疆棉花產業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近年來,新疆棉花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現已成為新疆特色產業,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因素,在助力新疆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現實中依然存在些許因素制約著新疆棉花產業的發展,還需進一步研究并探討相應的優化路徑。
鄉村振興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新疆棉花產業在助力新疆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棉花產業是新疆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發展壯大棉花產業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第二,通過提升棉花品質、降低成本、實行優棉優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強新疆棉花的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第三,通過推進棉田高效節水工程建設、示范引領精準農業發展等措施,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和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四,通過推廣機采棉專用品種等措施,可以提高棉花生產自動化水平,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減少用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我國最主要的棉花產地在新疆,新疆棉花產業具有高產、品質優的特點,其產能優勢顯著。中國棉花協會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年度,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為3 786.11萬畝,產量高達573.7萬t;相較于2014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增長了15.67%,產量增長了18.85%,彰顯出新疆棉花產業的發展潛能[3]。同時,新疆棉花產業現已呈現出期現市場融合、國內外市場聯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的特征。
近年來,新疆棉花生產、種植與采收的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2022年全區棉花機采率突破80%,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94%[4]。據相關部門統計,2022年新疆共有超7 000臺采棉機投入全區棉花采收作業,是傳統手采棉效率的3倍~5倍,實現機械化采收,顯著提升了棉花采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進一步提高了新疆棉花產業經濟效益[4]。同時,新疆多地積極推廣“數字棉花”模式,即依靠人工智能,大力發展智慧型棉花種植。以托克遜縣為例,該縣8萬畝棉花采用裝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棉花播種機開展一次性完成鋪膜、鋪滴灌帶、播種、覆土等作業[5],明顯提高了棉花播種效率,有效降低了種植成本,推動了新疆棉花產業數字化進程。
新疆棉花產業鏈不斷延長,棉花加工附加值得以顯著提高。以奎屯市某生物科技公司為例,該公司研究棉籽精細深加工,培育出棉籽蛋白、棉絨、棉殼、棉籽油等多種產品,預計每年可加工20萬t棉籽,實現利潤4 000萬元;同時,奎屯市政府積極與該公司合作,聯合開發5 000 t棉子糖、10萬t植物油精煉項目,有效延長了棉花產業鏈,提高了當地棉花加工附加值[3]。此外,阿克蘇地區通過進一步研發棉籽,產出5個系列9個品種的產品,棉花秸稈用于制作高性能人造板材,不斷探索延長新疆棉花產業鏈的新途徑[3]。
近年來,隨著我國棉花制品需求不斷擴大,為新疆棉花產業發展帶來了極佳的發展機遇。既有學者研究發現,現階段新疆棉花品種存在多、亂、雜的現象,同質化程度高,纖維類型單一,缺少植株形態流暢、生長有序、抗倒伏能力強且具有優良的纖維品質以及集中吐絮和結鈴現象的機采性質,不利于培育機采棉品種。同時,新疆棉花種子管理不規范,即棉花品種的審定制度、流程與審定標準還有待完善;新疆棉花品種市場依舊存在同名不同品、同品不同名的現象,凸顯出監管不到位的問題[6]。
污染問題一直是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新疆棉花種植面積較廣,地膜使用量巨大,進而導致殘膜量較大。相關部門抽檢結果顯示,2021年廢棄農膜抽檢平均殘膜量為2.66 kg/畝[7]。地膜在促進棉花種植增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使用一茬就報廢,為棉田帶來了白色污染,且地膜老化快、易破碎,造成殘膜回收困難,殘留物較多,廢棄后的殘膜堆放在地頭、回收站或加工廠,具有較大的污染風險[6]。此外,新疆全區地膜回收站點較少,大部分棉花種植戶使用地膜后采取就地焚燒、填埋等方式處理,進而污染了棉田土壤質量,使得土壤透氣性、滲水性、抗旱性降低,阻礙了新疆棉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利于推進新疆鄉村產業振興。
目前,新疆多地大力推廣“一主兩輔”棉花用種模式,即主推一個優質品種,兩個輔助品種,旨在鼓勵區內各地因地制宜發展“一縣一品”“多縣一品”,從棉花培育選種的源頭端控制種植品質,規范棉花種子市場。既有學者通過對區內棉花種子企業實地調研發現,多數種子企業認為“一主兩輔”用種模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棉花質量,保障棉花品質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消極影響。例如,地方保護政策,或是限制其他優良棉花品質的培育與推廣,不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也不利于當地棉花種子企業創新發展[8]。
首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新疆種子管理水平,制定新疆棉花種子管理條例,統一全區棉花品種審定流程與標準,進一步優化新疆棉種產業資源配置。其次,新疆多地政府在引導棉花種植戶選種培育時,應重點推廣品質優良、抗逆性強、多纖維類型的高質量機采棉性狀的機采棉品種,加速全區高質量機采棉品種的繁育與推廣,并根據南北疆各棉區的種植特性,選育合適的棉花品種。例如,北疆地區適合培育早熟品種,南疆地區可選擇培育早中熟品種,有效優化新疆棉花種子種植布局[9],進而提高新疆棉花產業效益,助力鄉村振興。最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有關部門可建立棉花種子規范化質量管理體系,成立專項監管小組,定期開展市場檢查工作,做好對市場流通的棉花種子的質量監管工作,規范棉花種子交易市場,著力解決新疆棉花品種“多亂雜”問題。
首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內應完善地膜資源利用與回收體系,擴大機械化回收地膜的普及范圍,同時推廣種植戶采用抗拉強度大、韌性強、抗老化程度高的節約型農用地膜,以解決因地膜長期使用而造成的殘膜回收困難的問題。其次,新疆全區內應推廣資源化利用地膜,通過充分回收利用資源,防止地膜產生二次污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各地政府應合理增設地膜回收站點,明確各回收站點的具體職責,增強其責任意識。同時,各地政府還應鼓勵農民在棉花種植過程中積極參與地膜回收工作,引導農民樹立綠色環保觀念,提高新疆全區地膜回收率,進一步保護棉田種植條件,進而確保棉花生產效益。
第一,發揮“優質優價”的導向作用,營造良性市場競爭環境,引導種植戶根據市場需求培育優質棉,促使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第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不斷深化棉花種業研發體系改革,提高財政預算,加大對區內種子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勵其開展科研創新,培育出更優質的棉花種子。第三,建立企業棉花育種研發中心,加強政企合作,根據市場需求、新疆全區光熱分布差異以及種子供應狀況,聯合培育高產優質的棉花種子,提高新疆區內種子企業創新能力。
新疆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棉花產業,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產業優勢顯著,機械化水平較高,棉花產業鏈不斷延長,棉花加工附加值持續提高。為促進新疆棉花產業提質升級,還需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種子品質,資源化利用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種子企業創新能力,促使新疆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助力鄉村振興。
[1]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3-02-13)[2023-09-11].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EB/OL].(2023-02-19)[2023-09-11].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jyw/202303/df25dbc77a8c476ea35ae59faf9f9954.shtml.
[3]孫世芳,劉瑾,喬金亮,等.棉花產業調查[N].經濟日報,2023-07-13(9).
[4]劉毅.我區棉花收獲工作基本完成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94%[N].新疆日報,2022-11-29(A03).
[5]茍繼鵬.新疆棉花產業升級換代“數字棉花”顯露頭角[EB/OL].(2022-04-17)[2023-09-11].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0417/c1004-32400915.html.
[6]蒙貞,冉亞清.新疆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業,2023,17(15):240-243,247.
[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經驗之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加強地膜治理當好“生態衛士”[EB/OL].(2022-09-29)[2023-09-11].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slwrzlzxd/202209/t20220929_1337691.html.
[8]張若薇,陳玉蘭,趙達君.新疆棉花產業發展現狀與建議[J].智慧農業導刊,2023,3(6):1-5.
[9]江玲,孫雷.新疆棉花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紡織報告,2022,41(8):26-28.
F326.12
A
2095-1205(2023)11-109-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32
新疆社科“新疆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影響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2023BJL043)
徐園(1987—),女,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