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蘭
母乳是最佳的嬰兒食品,不但可以保證寶寶身心及智力發育,還能有效提高寶寶的抵抗力,預防疾病。母乳喂養還可以幫助寶媽迅速恢復產前身材,減少乳腺疾患發病率。職場媽媽休完產假后要重返職場,許多媽媽為了全身心地投人工作,選擇盡快斷奶。但這時并不是斷奶的最佳時間。WHO倡議6個月內嬰兒應純母乳喂養,以后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喂養到寶寶2周歲。那么,為保證重返職場后繼續高質量進行母乳喂養,我們該如何做?
重返職場后繼續親喂母乳肯定是最優選擇,可以保證在母乳喂養的同時緩解母嬰分離的焦慮。如果通勤距離不遠,單位有適合哺乳的私密房間,家人能夠配合,可讓嬰兒照護者每天按時將嬰兒帶至工作場所親喂母乳。如果限于條件不能親喂母乳,可提前儲存母乳,選擇小勺或奶瓶保證母乳喂養。
收集母乳可采取手擠母乳或吸奶器吸乳。手擠母乳前洗凈雙手,將奶瓶靠近乳房,拇指及食指放在乳頭根部2厘米處,二指相對,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壓力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間乳暈下方的乳房組織(乳竇)上,反復一壓一放。注意需要按壓各個方向,確保每個乳竇的乳汁都被擠出,不要只擠壓乳頭;一側乳房至少擠壓3~5分鐘,待乳汁減少了就可以擠壓另一側。這樣反復擠壓兩側乳房,擠奶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
如感覺疲勞或不得要領,可選擇吸乳器。吸乳器有手動吸乳器及電動吸乳器兩大類。手動吸乳器的優點是不依賴電源或電池動力、價格實惠,缺點是整個吸奶過程需要手動按壓,母親容易疲勞。電動吸乳器時一般選擇電池、電源雙用的吸乳器,能適用于更多場景;其次推薦選用全自動吸乳器。全自動吸乳器可模擬嬰兒吸吮節奏,更好地激發泌乳反射和吸空乳房;同時雙側吸乳器可顯著減少吸乳時間,給職場媽媽提供更多便利。
收集母乳時要特別注意清潔衛生。收集母乳前需認真清潔乳房,收集母乳時最好采取稍前傾的體位,避免母乳順著乳房皮膚表面流淌,導致母乳污染。如果采取手擠的方式收集母乳,吸乳前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吸乳結束后,及時清洗消毒吸乳用具。
收集好的母乳建議裝入奶瓶、儲奶袋保存,材質包括玻璃、聚乙烯(PE)、聚丙烯(PP),并立即放人冰箱保存。有條件的單位可配備母乳儲存專用冰箱,供哺乳期員工使用;也可自行購置小型冷藏冰箱,用于工作期間短時間儲存母乳。從工作地點向家中轉運冷藏或冷凍的母乳時,要注意保持冷鏈狀態,最好選用有冰排的密封保溫包。新吸出的母乳在室溫(<26℃)下最多放置4小時(建議不超過2小時),冰包可保存24小時,冰箱冷藏(<4℃)大約可放置8天。由于家用冷藏冰箱很難保證持續低于4℃,冷藏母乳建議不超過2天。如果產假期間母乳量大,有多余母乳也可冷凍起來,等媽媽上班后解凍復溫后給寶寶喝。母乳在零下18℃冷凍條件下可放置6~12個月。但母乳冷凍后體積會增大,故存放的母乳量不要超過容器容量的3/4。
儲存大量母乳時建議標注好擠奶時間。為盡可能減少母乳營養的丟失或破壞,建議選擇最新鮮(最近時間收集)的母乳喂養嬰兒。儲存時間過久的母乳應及時予以清理。冷凍的母乳一般放在冷藏室解凍,解凍后或冷藏的母乳喂哺前用溫水(一般不超過50℃)加熱至38~39℃即可。不要使用沸水或微波加熱母乳,以免破壞母乳的營養成分。解凍過的母乳不得再放回冰箱冷凍。用后的非一次性儲奶容器應及時消毒,家庭可選用沸水消毒方法,煮沸5~10分鐘即可。也可使用專門的奶瓶奶具消毒設備消毒。
產假期間始終親喂母乳的寶寶,很多不能適應奶瓶喂哺,為此很多寶媽特別焦慮。其實產假結束后寶寶很快就會進入輔食期,本就會使用小勺喂養寶寶,如果寶寶不接受奶瓶,完全可采用小勺喂養,不需要提前訓練寶寶使用奶瓶,也不必為寶寶拒絕使用奶瓶而焦慮。職場媽媽下班后則應繼續堅持親喂,無須為使寶寶適應奶瓶而拒絕親喂,這樣容易讓寶寶產生焦慮、“媽媽不喜歡我”等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