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霞/文
機關事業單位是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機關單位指國家機關,即國家為行使其職能而設立的各種機構,是專司國家權力和國家管理職能的組織,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組織。事業單位指由國家行政機關舉辦,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沒有生產收入、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
近年來,由于中越經貿合作關系的不斷發展以及產業轉移的客觀需要,不少中國企業紛紛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投資辦廠、設立辦事處或代表處。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與當地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交往,開展相關業務。熟悉和掌握當地機關事業單位的稱謂文化,對中國“走出去”企業融入當地社會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文歸納了越南機關事業單位的三種慣常的稱謂方式,并分析稱謂文化的發展趨勢,為我方在跨文化交際方面掌握主動權提供助力。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搞好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不僅是媒體的責任,也是“走出去”企業的責任。對象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我國“走出去”企業重要的工作對象,同時也是我國開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對象。做好對象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稱謂文化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我國企業“走出去”,融入當地社會,取得經貿合作成果;另一方面,掌握各群體的稱謂文化,能夠為我國的精準國際傳播提供方便。它們具有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與越南山水相連,廣西是中越經貿合作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開展對越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廣西日報》2022年1月3日報道,2021年1~11月,廣西與越南進出口總額達1883億元,同比增長20.3%。隨著經貿合作的發展,中資企業與越南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開展交流合作不斷加強,中方企業員工在當地開展業務,要到越南政府審批部門辦理相關手續,雙方企業開展業務洽談也需要進行包括“稱謂”在內的文化交流,能否正確運用交際“稱謂”進行順暢的交流,將會直接影響到雙方合作的效果,這對中資企業的跨文化交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無論是在我國、越南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場所的稱謂用語均是語言交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機關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稱謂是交際的第一步。首先,稱謂發起者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交際才能取得成功。在越南,稱謂通常遵守的交際方式是x?ng khiêm h? t?n,即稱謙呼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尊稱”和“謙稱”[1]。目前,在越南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主要有以下幾種稱謂方式:
自古以來,越南人常常以年齡的大小來衡量“被尊重的程度”[2]。年幼者對年長者的稱呼要符合習慣,是最基本的禮貌行為。稱謂是為交際服務的,稱謂不當,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甚至還可能引起雙方的不愉快。越南語中,人稱代詞相對比較復雜,這是由于長期以來,農耕文明一直在越南占據著主導地位,形成了比較復雜的家族成員關系。在越南,受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的影響,越南人常常以年齡的大小來衡量“被尊重的程度”。年幼者對年長者的稱呼要符合習慣,是最基本的禮貌行為。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仍沿用傳統的稱謂習慣,即使用“家族式”的稱呼方式。如將年長者稱為伯伯(Bác)、阿姨(C?)、叔叔(Chú)、哥哥(Anh)、姐姐(Ch?)等,自稱為侄(Cháu)或弟(Em)。越南人家族觀念較強,很多人將單位當成“大家庭”,因此習慣用“家族式”的稱呼方式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在某些單位,還有更加親密的稱謂,單位成員將單位一把手稱為“父親”,認為“父親”為一家之主,自己則自稱為“孩子”,這充分體現了越南人強烈的家族觀念。家族式的稱謂體系分得很細而且非常嚴謹,包括內外關系、上下關系和親疏關系等,這個稱謂體系猶如“不成文的規定”,影響和支配著越南數代人。
歷史上,越南曾遭受法國的殖民統治,因此深受法國文化的影響。法國人的稱謂方式也影響到了越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機關事業單位,許多員工將本單位的領導或負責人稱為S?p,即老板。在越南語中,原本沒有S?p這個詞語。這個詞源自法國,是越南在法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外來詞。法屬時期,越南語吸收了法語的許多詞匯,S?p即法語的Chef。根據法漢詞典,該詞有很多種含義,主要用于指某一組織或機構的負責人、首領、老板和雇主等。Chef演化為越南語的S?p之后,大意不變,指某一機構的負責人、單位領導或公司老板,該稱謂通常用于表示上下級之間的親切關系或表示對上級的尊重,帶有口語的性質,不用于正式場合,書面語很少用,更不會用于公文中。通常出現的場合有:部長、廳長、局長等行政單位的負責人,在口語上可被親密地稱為S?p;形容所謂的“S?p và lính”關系,即老板與打工仔的關系;領導不在單位時,如有群眾來辦事,接待的員工會回答:S?p ?? ?i h?p(老板去開會了)或S?p ?? ?i c?ng tác(老板去出差了);下屬向上級領導呈文件,請領導簽字,那么下屬通常說:S?p giúp em ky v?n ki?n này,即:請老板幫妹妹或弟弟(我)簽這個文件。上級還可稱下級為Th?ng A(A家伙或小子,表示卑稱),Con B(B仔或崽,表示卑稱)[3]。
對于國家高層領導,直接稱職務。例如,總書記(T?ng bí th?)、國家主席(Ch? t?ch n??c)、總理(Th? t??ng),這些稱呼無論是在機關單位還是民間都使用得較為普遍。在新聞報道中則采用“職務+全名”的形式,顯得更加正式和莊重;相對國家高層領導,級別較低的職務,有部長(B? tr??ng),局長(C?c tr??ng)等,往往稱呼“職務+名字”,如阮光榮部長,則稱為“榮部長”。這個稱謂方式與中國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區別。中國人常用“姓+職務”來稱呼,越南人用“職務+名字”來稱呼,C?c tr??ng Nguy?n ??c Quang(阮德光局長)在越語中一般簡稱為C?c tr??ng Quang,即光局長,而不是阮局長。此外,單位的負責人,許多人也稱為Th? tr??ng”,即首長。
在我國,對上級領導的稱謂通常是采取“姓+職務”的格式。如,姓劉的局長,一般稱為“劉局長”,甚至還可簡稱為“劉局”。如果是在黨務會等場合下,可直接稱呼為“XX同志”,不必提及職務。越南語言學界的理念與中國“同志”的稱謂有很多相似之處。越南語言學界以及職能部門普遍認為,在辦公場所,不論在任何場合,人們只需要用“我”“先生/女士”“同志”等中性詞匯稱呼對方,這樣既體現了在法律和道義面前人人平等,同時也解決舊社會和殖民統治時期遺留的文化問題。在重大會議等場合,人們使用更為中性的詞如“女士們、先生們”或“同志們”等,顯得態度更加中肯,使對話者感到更加舒適或得到尊重。
了解和掌握越南機關事業單位稱謂文化,表面上看是普通的語言交際,實際上,會在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和跨文化交際中起到關鍵作用。從宏觀方面講,掌握好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可助力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中國文化自信。從微觀方面講,也有利于企業開展跨文化交際,贏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要在國際上打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和全面的中國,前提條件是首先要了解對象國的語言文化,其中對象國機關事業單位的稱謂文化必不可少,可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把工作對象了解透徹,才能用更親切的方式拉近與對象國人員的距離,讓中國形象變得更加親切生動。掌握稱謂文化可以幫助我們制定更加符合當地實際的文化傳播戰略,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和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根據稱謂文化特點,對受眾采用精準的傳播方式,將會進一步增強傳播的親和力和保證實效性,借此來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
中資企業在越南當地辦理營業執照、獲得勞動許可、處理稅務和通關問題等方面遇到了一些交流的障礙,應不斷學習和了解當地稱謂文化,學會與外國人打交道,讓當地政府官員了解到,中國企業到越南投資除了謀求自身利益,同時也將會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給當地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是互惠、互利和共贏的合作,借此來消除當地人民對中資企業發展的顧慮,以在當地贏得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對于在越南經營的中資企業,應對上述越南稱謂語言的變化和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和研究。如前文所述,越南是一個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在工作場所,越南人講究政治,重視政治級別和職銜等級。業余時間,同樣是非常重視朋友情誼和家庭情感。
結合中國的用詞習慣與越南稱謂語言發展的趨勢,在工作場合,中資企業采用“職務+名字”的稱呼方式更為合適,一方面,體現了中資企業對越南人職務職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為越南官員或合作伙伴“秉公、公正、公平”的辦事風格留有足夠回旋余地。越南人是非常注重家庭感情的,在非正式場合,采用“哥哥”“叔叔”“伯伯”等傳統家族式的稱謂方式,有利于拉近雙方的距離,增進私人感情,便于今后開展工作[4]。在長期的交往中,中越兩國結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情誼,在不少場合也可以用“同志”來稱呼對方,體現了雙方的親密關系。當然,稱謂關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具體情況還應根據語境來選擇適當的稱謂。
綜上所述,稱謂是人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第一步,它受到傳統文化、歷史問題等方面的影響,同時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調整變化。在我們進行經貿合作,開展跨文化交際以及增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時,需要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對象國的稱謂文化歷史發展軌跡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交流合作中贏得主動,營造有利于我方的跨文化交際環境。■
引用
[1] 范宏貴,劉志強.越南語言文化探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29.
[2] 趙玉蘭.越漢翻譯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23.
[3] 曾瑞蓮.新越漢詞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1:24.
[4] 劉玉紅.外語翻譯與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