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傳輝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融合深入推進,電視新聞編輯的職責已經從單一編輯轉變為全方位的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本文分析了電視新聞編輯在融媒體時代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能力提升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編輯;編輯能力
融媒體時代,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對電視新聞報道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形式已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收視率也在不斷下降。隨著各種新技術的應用,電視新聞報道形式的不斷變革,電視新聞編輯面臨著各種挑戰。電視新聞編輯要緊跟時代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發揮全媒體優勢,通過整合媒體資源,打造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新聞報道形式。
一、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特點
(一)多平臺傳播
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通常只需要考慮電視播出的內容,但現在電視媒體需要同時考慮網站、社交媒體等多個平臺的傳播效果。編輯需要根據不同平臺的特點和受眾需求,進行內容的定制和適配,以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比如,2022年7月,安徽廣播電視臺報道蕭縣舉辦的“伏羊節”就是一個多平臺傳播的案例。該電視專題報道了蕭縣如何以“伏羊節”為媒,以白山羊產業為抓手實現了100多億元的招商引資。大屏的專題報道權威、深刻,網絡端制作的短視頻,主要對“伏羊節”活動進行宣傳,還對某一個特色美食、民俗活動等展開報道。素材鮮活,感染力強,實現了短平快的傳播效果,為“伏羊節”宣傳起到了引流作用,個別話題上了微博熱搜榜。同時,廣播平臺針對“伏羊節”活動特點,制作了關于“伏羊情 ·蕭縣行”訪談節目,講述了蕭縣白山羊養殖專業戶的故事,還邀請相關專業人士講述三伏天吃羊肉的益處。節目播出后,聽眾反響良好。由此可見,對同一新聞題材的多層次開發,是融媒體時代記者和編輯需要掌握的技能。
(二) 快捷報道
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強調即時性,電視新聞編輯要能快速獲取消息、分析事件,及時制作發布新聞,滿足受眾需求。2017年11月15日,滁新高速潁上段發生因為團霧導致18人遇難的重大交通事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故發生的原因、受傷人員救治、車輛理賠等一系列問題,都成了公眾想及時了解的信息,這對消除謠言、正確引導輿論將起到重要作用。面對這樣一起突發事件,快捷報道就顯得尤為重要。安徽廣播電視臺記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通過直播連線的方式,及時報道了事實真相,化解了百姓疑惑,穩定了人心。
(三)多媒體處理
電視新聞編輯要有處理多媒體報道的能力,包括圖片、視頻、音頻處理等。編輯通過視頻編輯軟件和圖文處理工具,將不同形式的素材進行整合和編輯,制作出更具多樣性的內容。隨著傳播平臺的多樣化,新聞素材的采集和傳播也在發生改變,針對不同平臺,采用不同傳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構建傳播矩陣。新冠疫情期間,由于采訪受限,編輯所獲得的每一個素材,無論是圖片、視頻、音頻都是極其珍貴的。比如,圖片背后反映的可能是一段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一句“媽媽去打怪獸”溫柔的音頻背后,道出了多少醫護人員的壯志情懷。所以,每種形式的新聞素材,經過編輯的處理、加工,都將變成新聞傳播的新形態,這考驗著編輯的多媒體處理能力。
(四)個性化定制
融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電視新聞編輯要根據受眾的興趣、喜好和需求,進行內容個性化定制。通過分析數據和受眾的反饋,編輯可以對新聞內容進行優化,提供更符合受眾所期待的內容。新技術手段尤其是大數據的運用,為內容的個性化定制提供了條件。比如《你好 ,特派員》,就是一個安徽廣播電視臺傳播農業科技的專欄。經過調查發現,多數農村觀眾需要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節目播出后,安徽廣播電視臺收到許多群眾來電和留言,幫助不少農業經營者解決了實際困難。如通過留言獲知臨泉縣眾多生姜種植戶有對生姜姜瘟病防治的需求,于是聯系科技特派員,有針對性地解決種植戶的需求;又如有蕭縣觀眾通過熱線電話,想了解養殖羊的關鍵技術,采編人員便聯系當地的養殖大戶科技特派員徐璐進行現身說法。這些節目的播出,都獲得了廣泛好評。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
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編輯主要負責新聞策劃和采編。然而,在融媒體時代,編輯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優勢,利用多媒體編輯技能,處理視頻、圖片和音頻等不同形式新聞素材,從而提供多樣化的報道。同時,還需要了解數據分析、網絡安全、社交媒體管理等方面知識,以及具備與其他媒體合作的能力。這就對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
(一)信息來源多樣化
新聞信息來源的多樣化給電視新聞編輯帶來了挑戰。傳統電視新聞編輯主要從記者采訪、通訊社、新聞通稿等渠道獲取信息,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信息來源變得多樣化,自媒體、社交媒體、手機客戶端等都成為信息來源。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具有篩選、核實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也要具備辨別真假信息的能力,以保證報道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二)新聞同質化
隨著信息獲取渠道的多樣化,很多新聞機構可能會同時報道同一事件,導致報道的內容相似度較高,缺乏獨創性。避免新聞內容的同質化,編輯需要在新聞選題、角度選擇和報道方式上做出區分,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由此,編輯要有敏銳的新聞嗅覺和獨立思考能力,善于發現故事,創新報道方式,以吸引受眾的關注。比如在關于糧食安全的報道中,有眾多關于糧食豐收類的報道,但是如何能夠保障糧食安全,如何將“糧食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的問題。安徽廣播電視臺農業農村中心的報道另辟蹊徑,抓住一個特殊人群——安徽省農科院的“尋種者”們展開報道,講述他們跋山涉水,不畏艱辛收集、保護我國特有種質資源的故事,避免了同質化報道,也提升了大眾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認識。
(三)傳播快捷化
傳統電視新聞的傳播速度較慢,編輯有相對充足時間進行新聞采集、整理和制作,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效性。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新聞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要求編輯能夠實時獲取、整理和發布新聞,這意味著編輯要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快的決策能力和更好的應對危機能力。編輯還需要及時了解受眾的反饋,對新聞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適應快節奏的信息傳播環境。比如對同一新聞稿件的多層次開發,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年在報道“中國農民豐收節”時,安徽廣播電視臺農業農村中心就采用了這種方式,由于大屏受制作周期和播出時段的限制,對同一新聞事件分為大、小屏傳播,通過制作短視頻在頻道公眾號傳播,后期再播出電視節目,以彌補大屏傳播時效慢的不足。
(四)編輯流程化
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流程也發生了變化。以往,編輯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電視新聞編輯主要負責收集資訊、撰寫稿件、編輯視頻等工作。隨著信息獲取和傳播渠道的多樣化,編輯需要適應多平臺工作,如在線報道、社交媒體更新和應用端的信息推送等。他們不僅要與記者和攝像合作,還需要與網絡、社交媒體編輯等密切配合。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跨媒體溝通能力,協調好各個工作環節,確保新聞報道的整體效果。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能力提升策略
隨著新聞生產和信息傳播門檻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和傳播新聞,這意味著編輯需要具備多種技能,能夠同時處理各種媒體形式,在實踐中不斷提升以下幾種能力。
(一)提升新聞的高效生產和快速傳播能力
融媒體時代,受眾對于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電視新聞編輯要優化新聞生產流程,提高新聞發布速度。編輯團隊需要建立高效的內部協作機制和工作流程,以確保新聞信息能夠快速整理、編輯和發布。編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資源,通過關注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和線索,實時獲取新聞資訊,并及時進行采集和整理;還可以通過網絡采訪、直播等方式,獲取更多的新聞素材,豐富報道的視角和內容。
電視新聞編輯要具備多媒體編輯能力,能夠處理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掌握各類編輯軟件和工具,能夠高效地進行文案編輯、圖片處理、視頻剪輯和音頻處理等,以適應融媒體時代下多媒體內容的編輯需求。
(二)拓展信息渠道與傳播媒介的能力
電視新聞編輯要將新聞內容在不同平臺上進行分發,除了傳統的廣播電視,還需要通過互聯網、移動端、社交媒體等各種平臺發布定制化內容,以滿足受眾的多樣化需求。除了傳統的新聞報道,編輯還可以創新采用故事化報道、人物專訪、紀錄片等形式,以吸引不同類型受眾的關注。同時,還可以嘗試與電視劇、綜藝等節目進行聯動,將新聞內容與娛樂元素相結合,提升受眾的觀看體驗。
(三)提高個性化推送和高密度的受眾參與能力
電視新聞編輯通過分析受眾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和地理位置等信息,實現對新聞內容的個性化推送,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和黏性。
編輯也要積極引導和促進受眾的參與和互動,通過彈幕、評論、問答等交互功能,讓受眾參與新聞報道的討論;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傾聽他們的建議;在重大新聞事件或活動報道中,編輯可以通過直播互動的方式,增強受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促進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四)增強應用技術手段和協同合作的能力
編輯應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包括視頻剪輯、特效處理、互動可視化等。編輯要充分享受資源保障,包括高質量的新聞素材和信息渠道的暢通等。編輯應通過持續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為此,要營造和諧、寬松、開放的工作氛圍,為編輯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編輯的創造力和工作激情,要建立公正、公平、有激勵機制的薪酬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選拔、培養和激勵機制。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電視新聞編輯要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擺脫傳統電視新聞編輯的局限性,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不斷學習和創新,實現新聞內容發布渠道和形式的多元化,提升受眾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新時代受眾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鞏慶明.融媒體背景下試論電視新聞編輯類節目如何提升融合力分析[J].中外交流,2021(03):107.
[2]翟一兵.試論新媒體時代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影響與對策[J].環球首映,2021(03):146.
[3]海英.融媒體時代如何培養廣播電視編輯記者的創新意識[J].中國新通信,2021(12):2.
[4]敖恩畢力格.融媒體時代報紙新聞采編人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22,43(19):172-174.
[5]王秋珵.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與創新能力的提高[J].新聞文化建設,2021(13):125-126.
(作者:安徽廣播電視臺農業農村中心編輯部副主任)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