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正陽路小學 劉曉坤 張萌萌
隨著新課改的穩步推進,積極探索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的具體策略和基本方法,既是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師創新作業設計模式和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實現路徑。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積累,對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的意義所在、遵循的原則和具體策略展開研究,希望可以深化教師同行對新課程標準的再認識和再理解,全面把握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規律,為逐步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和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小學數學課堂的組織方式、基本教學流程設計、具體教學策略選擇和課堂互動等各個環節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從目前的基本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刻,使得新課標的落實打了折扣。全面探索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策略,可以促使教師在探索過程中全面地重視起對新課標的研究、分析和解讀,了解新課標的內容構成,有效分析新課標與舊課標的新變化,全面了解新課標關于作業設計的基本要求,精準解讀新課標對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指示等,從而全面深化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分析和解讀,為更好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標要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還存在較多突出的問題,如與教材內容關聯不夠緊密、作業設計的形式單一、作業設計重理論輕實踐等,使得作業設計質量的提高受到了較大影響。積極探索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設計優化的策略和方法,可以促使教師對當前作業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認真分析和梳理,了解作業設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采用針對性較強的策略來強化作業設計的查漏洞和補短板。如,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形式單一的問題,則促使教師積極地豐富作業設計的形式,從而逐步提升作業設計的質量和水平。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設計中,部分教師依然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往往在作業設計中更加強調提升學生的卷面成績和總體分數,弱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全面探索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策略,可以促使教師樹立正確的作業設計思想和理念,并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作業優化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作業設計中有效加強興趣激發,更加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同時積極地培養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與數學綜合素養等,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和水平。
全面探索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借助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探索,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因此,教師要在作業優化設計工作中遵循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將是否促進了每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作為作業優化設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促進學生能力提升來統籌推進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工作,真正地讓核心素養培養之花在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中盛放。
積極探索和研究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策略,其最直接的目的是通過作業優化設計探索工作,逐步達成作業設計的查漏洞和補短板。因此,教師要遵循服務教學的原則,積極地將是否促進了課程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是否助力了作業設計質量的提升作為探索工作的重要評價與考核標準,并在后續的作業優化設計中圍繞這一目的來科學選擇作業設計方法,轉變作業設計思路等,助力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
要想全面把握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優化設計的具體方法和基本策略,教師需要遵循開放交流和互動探索的原則,積極地在作業優化設計工作開展中深化與其他教師的互動溝通與交流,學習其關于作業優化設計的經驗積累和有益做法,并在與其討論中對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解決,從而在開放探索中有效地發散作業設計思維,拓寬教師的作業設計視野,促進教師作業設計質量和水平的逐步提升。
有效引導學生進行作業學習,最直接的目的是通過完成作業來讓學生鞏固課堂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設計的作業任務是否與教材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是否能夠涵蓋教學基礎點和凸顯教學重難點等影響著作業設計水平和質量的提升。而從目前的基本情況來看,教師所設計的作業任務與教材內容的關聯性不強,且沒有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與核心點。教師要充分立足當前作業設計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標的正確方向指引,設計與教材內容關聯緊密、能更好地凸顯教學重難點與核心點的作業任務,從而讓學生通過有效化的作業學習來深化對教材內容的再學習和再理解,促進數學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小數乘法”內容時,教師要認真梳理教材內容,了解教材基礎知識點構成、教學重難點構成,并設計涵蓋基礎和凸顯重點的作業學習任務。如,設計關于小數乘法意義的單元作業任務、設計關于小數乘法運算的單元作業任務、設計關于借助小數乘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單元作業任務,真正讓單元作業設計與教材內容關聯緊密,讓學生通過作業來高質量達成課程學習目標。
教師設計的大單元作業類型是否豐富、形式是否多元,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作業學習興趣和作業學習熱情。從當前大單元作業設計的情況來看,存在作業設計的形式單一、類型單一的突出問題,難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作業學習熱情和作業學習積極性,影響了學生作業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師需要充分把握該階段學生的基本認知規律和新課標對于作業優化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類型多樣、形式多元的作業任務,有效地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促進學生作業學習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關于位置概念的判斷作業題目、連線作業題目、填空作業題目、案例分析作業題目,以及關于位置描繪的應用作答作業題目、關于位置確定條件分析的合作探究題目、關于位置判斷實踐類型的作業題目等,真正拓展和豐富作業設計的形式、類型,為有效喚醒學生作業學習活力和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每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性格等各不相同,有時候這種差異還很大,如果教師在單元作業設計中沒有兼顧學生存在的差異性,則會導致班級教學大水漫灌情況的產生,更甚者會導致班級兩級差異分化情況的擴大。從當前作業設計基本情況來看,存在作業設計的針對性不強、精準性不高且存在大水漫灌的情況,難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差異化的作業學習需要,不利于作業設計質量的提升。教師需要充分立足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作業設計過程中落實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為學生設計具有層次性且可選擇性更強的作業任務,從而讓每一名學生結合分層次作業任務的學習實現自我的全面提升與個性發展。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小數除法”內容時,教師應認真梳理教材內容,了解不同模塊內容的學習難度系數,分析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并將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同時,設計關于基礎知識小測的作業任務、設計關于小數乘法知識遷移應用的作業題目、設計關于數學課程實踐類作業題目,引導不同層次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對應的作業任務。教師則要動態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如作業完成進度、存在困惑、學習狀態等,并給予學生分層作業指導。如,對于學困生,要注重在指導中給予學生鼓勵;對于基礎層次學生,則要在指導中教授給學生解答題目的方法;對于提高層的學生,則要注重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等,進而助力學生的不斷發展。
傳統的小學數學大單元作業設計往往更加注重進行理論式作業設計,忽視了課程實踐類作業的設計,使得學生的課程實踐能力和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分析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標有關作業設計的指引下,轉變作業設計的思路和策略,重視實踐性作業任務的設計,給予學生精準化和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扇形統計圖”內容時,教師要注重實踐中作業任務的設計,組織開展以“學生興趣愛好調查”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具體的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對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調查。如,通過“采訪”和收集問卷的方式,了解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同時一起制作扇形統計圖并展示,加深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往往忽視作業的梯度性設計,使得很多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產生了畏難情緒。因此,教師需要針對當前作業設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新課標有關作業設計的方向指引下,對不同模塊內容的學習難度系數進行合理定位,并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為學生進行梯度化作業任務的設計,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和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內容時,教師要認真梳理教材內容,合理界定不同知識點的學習難度系數,并在作業布置過程中設計梯度性的作業任務。如,教師可以先設計關于“圓認識”考核類作業,再設計關于“圓周長計算”的作業,最后設計“圓面積計算”類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學習中逐步加深對五單元《圓》內容的再學習和再理解,進而助力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培養。
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作業設計的趣味性不高、具體性不強等突出問題,使得學生的作業學習興趣激發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立足當前作業設計枯燥乏味的突出問題,結合學生需要來設計具有較強趣味性、形象性和啟發性的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作業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任務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百分數(一)”內容時,教師要認真了解該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如天生愛玩,喜歡參與各種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過程中引入豐富多元化的具體活動,如關于百分數計算的競賽活動、關于百分數知識講解的演講活動、關于百分數知識討論的探究活動等,在實踐類作業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真正提高作業完成質量。
綜上所述,重視作業的優化設計,已然成為每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和落實新課標教學要求的主動選擇,促進了大單元作業設計質量的提高。但不可否認,大單元作業設計中依然遇到較多突出的問題和瓶頸,如作業設計的概括性不強、與教材內容關聯不夠緊密、作業設計的形式單一,及作業設計重理論輕實踐等,使得大單元作業設計的質量受到了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立足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問題指引下積極地探索優化大單元作業設計的規律和策略,同時在后續的作業設計實踐中讓大單元作業設計涵蓋基礎性重點、設計形式更加豐富多樣、面向整體兼顧差異、更加具有實踐屬性、由易到難遞進,從而真正地借助作業這一“良方妙藥”來逐步提高大單元作業設計的質量和水平,為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教學要求和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