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思雨 洪鈺 曹千千
【摘要】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是一次黨中央高度推進網絡生態治理工作的行動,其目的在于凈化網絡空間,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以網絡小說為代表的網絡文學迎來新興發展,迎來了網絡文學IP化熱潮,網絡小說的發展為傳統的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以互聯網為棲息地的網絡小說創作門檻低,寫作套路化、模式化嚴重,抄襲侵權的現象屢見不鮮。網絡小說作品質量良莠不齊,低俗低劣的作品極大荼毒了受眾群體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清朗”行動的背景下,以網絡小說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網絡小說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對策,對未來網絡小說的發展之路進行探索,促進網絡環境凈化。
【關鍵詞】“清朗”行動 ;網絡小說;文學創作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02-004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2.013
基金項目:2022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2210375065)。
2022年3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部署的專項行動。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生態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人民的精神家園,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為廣大網民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現代網絡科技為依托的網絡小說迎來了嶄新的發展。網絡小說因其便捷性和新穎性,擁有更大的受眾群體和潛在的市場。此外,在網絡小說的迅猛發展下,網絡小說迎來IP化熱潮。大量網絡小說被搬上熒屏,進入大眾視野,相關影響進一步擴大。
網絡小說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具有更加重要的文化功能與社會功能。網絡小說創作應與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有效結合起來,成為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重要途徑。但網絡小說創作亂象也隨之發生。因此,在“清朗”行動背景下,探尋網絡小說創作亂象發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決這些原因的對策,有利于對網絡小說的錯誤傾向進行糾正,矯正那些“歪打正著”的軌跡,還網絡一片清朗純凈的天地。
一、影響“清朗”行動背景下網絡小說發展的因素
(一)網絡小說深受“通俗文學”傳統的影響
網絡小說深受“通俗文學”傳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受眾面廣,商業性較強,并且傾向于消遣與娛樂,在創作上具有模式化的特征。這種模式化更多體現在小說的類型化。在四十年代,通俗文學形成了以言情、武俠、社會、偵探等類型的格局,而網絡小說也大致在沿襲上述類型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和發展。正如范伯群教授所認為的,從馮夢龍到鴛鴦蝴蝶派再到網絡類型小說,具有一條有傳承關系的中國古今市民大眾文學鏈。
據有關研究報告顯示,近年年來最受讀者喜愛的網絡小說有三個類型:玄幻奇幻、武俠仙俠、女生言情。這類的網絡小說內容以幻想為主。幻想是個體在現實中處于未滿足狀態下的一種心理補償,因而在現實生活中處于“匱乏”狀態的人群,往往會通過網絡小說來獲得一種想象式的滿足和補償。讀者會在閱讀過程中,將自身現實生活的場景和經驗與之聯系和照應,企圖在網絡小說中找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滿足。因而網絡小說的創作往往為遠離現實,迎合讀者的心理需求。其故事情節內容和語言表達運用表現出幼稚化、理想化、套路化的特點,缺乏內涵和深度。
(二)網絡平臺的建設與發展不完善
網絡小說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寄生于互聯網絡,同時網絡小說依存的平臺應運而生。迄今為止較為知名的網絡小說閱讀平臺有番茄小說網、七貓中文網、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塔讀文學、創世紀中文網等等。雖然網絡平臺的數量繁多,但建設與發展不成熟——其無論是平臺管理還是審查機制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方面在于,網絡平臺的建設與發展無優秀先例可借鑒。什么樣的平臺是好的,是符合人們文化需要的,是順應互聯網技術發展潮流的,我們無從得知。平臺經營者們猶如在黑夜里前行,被絆倒也在所難免。另一方面在于網絡平臺經營者缺少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意識。一是為了更好地激發網絡小說創作活力,而降低平臺的投稿標準,甚至存在縱容盜版的問題。二是網絡平臺會根據用戶的閱讀偏向對創作者創作引進行導。只要求創作符合讀者的喜好偏向,卻忽略對作品內容的嚴格審查。三是網絡平臺評價一部作品的標準只在于流量,本應放在最重要地位的作品質量卻被輕視。由此會導致網絡小說創作的模仿多于創造,遏制了其創新性。
(三)網絡小說創作主體的能力不足與思想缺陷
可以說沒有網絡創作主體就沒有網絡小說,良好的網絡小說創作群體可以促進網絡小說的良性發展,低質量的網絡小說創作主體也會制約網絡小說發展。
首先,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創作主體泛化現象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個人的社會閱歷和文化積累與文學創作的質量成正向關系,由此引發的問題是網絡小說創作主體的個人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小說作為文學形式的一種,有著其作為文學體裁的基本要求與基本標準。小說具有敘事性、故事性、虛構的現實和文體的雜糅性的基本特征。若網絡小說創作主體對于小說的基本無法全面認識,其所創作的作品又怎么能算作是小說呢?對于網絡小說創作,即使是沒有接受過系統學習如何進行文學創作的“外行”,只要有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可以進行創作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發表,這就降低了小說創作的“嚴格性”。
其次,網絡小說創作主體往往缺少社會責任意識。受網絡小說市場需求的導向,重感官與精神刺激的低質量小說閱讀耗時更少,更符合讀者的獵奇心理,更滿足人們短期娛樂需要。因此網絡小說創作者們受利益的驅使,傾向于創作符合適應讀者需要的小說作品,以增加流量而提高收入。且部分網絡小說的主體依靠創作維持基本生活,他們不得不依托市場發展,根據市場熱賣的小說類型進行創作,從而忽視了他們作為文學創作主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四)網絡小說接受群體低齡化趨勢加強
在網絡時代,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形式,網絡小說已成為青少年重要的學習渠道之一。根據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觸網絡的網民年齡逐年降低,2021年的19歲以下網民數量占比15.6%。由于網絡文學內容豐富多彩、涉及面廣,在未成年人中產生較大影響。低齡化的“網文圈”存在諸多危險,年幼的兒童缺乏健康穩定的價值觀,缺乏獨立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良的網文內容感染給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極易導致孩子誤入歧途。
二、“清朗”行動背景下解決網絡小說發展問題的對策
(一)引導各方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在“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背景下,促進網絡小說的良性發展,確保正確的價值導向是重中之重。網絡小說的創作要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實現網絡文學價值與主流意識形態的統一。在確保正確的價值導向的基礎上創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尊重文藝創作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原創網絡文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們精神上和情感上的需求,獲得健康的情感體驗,把讀者在生活中累積的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對讀者產生精神價值。
此外更應堅定文化自信。網絡小說創作過程中,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相結合。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深刻領悟新時代民族精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與新時代民族精神內涵融入作品的內核中,創作出優質的網絡小說。
(二)推動網絡小說創作平臺改善優化
結合“清朗行動”的相關要求可以看出網絡小說創作平臺存在諸多問題,由此優化網絡小說創作平臺對于網絡小說和平臺的更好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首先,要積極地探索網絡小說創作平臺的發展道路。各平臺之間要建立良性的競爭關系,拒絕惡性競爭。相互分享成功經驗,積極進行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網絡小說創作平臺正確發展方向。
其次,是創作平臺對于創作內容和創作質量的標準要有要求。在擴大創作群體的同時,審查制度要更加嚴格,投稿標準以及發行推廣標準不能僅僅是為了流量。網絡平臺的推廣類型和網絡小說的創作偏向可以以閱讀受眾的偏好為參考,但不能取決于他們。文學要用來反映現實或者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但滿足的前提是要符合文化大環境、鮮明的政治站位、大眾認可的文化發展傾向。
最后,網絡小說的各大平臺應該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加強版權意識,拒絕盜版。網絡文學創作如果一味地模仿和抄襲,缺乏足夠的創新性,那它的未來發展狀況一定是不樂觀的。各個平臺為了自身的更好發展,為了網絡文學的向好發展,應該聯合起來抵制盜版,建立懲罰機制,減少抄襲模仿和盜版現象。同時平臺也應該建立獎勵制度,鼓勵作者創新。網絡小說的平臺應該負擔起無形但重要的社會責任,為促進人民思想意識更好的發展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貢獻力量。
(三)促進創作主體能力提高,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在“清朗”行動背景下,針對網絡小說創作主體的能力不足與思想缺陷的問題,應從主體和客體兩方面入手。首先,創作主體自身應學習系統的文學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小說的組成要素與基本特征,遵守小說創作的基本要求,為小說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應主動關注生活細節,提升個人閱歷與修養。作為文學的創造者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養成閱讀優秀書目的好習慣,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創作者要深入生活,體察社會動態,了解民生所需。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需要現實的真實性,又需要藝術的真實。網絡小說作家應從現實生活中選取鮮活素材,同時,又要將作品歸于時代的大背景,創作出具有深刻意義的作品。與此同時,文學創作者是人們認識社會現狀與反映社會實際的橋梁,因此作為文學創作者的網絡小說創作者主體的更應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進行自我思想改造與提高,以發揮好溝通與聯結人民與社會的作用。
其次,從客體方面看:政府應加強對網絡市場導向的引導,鼓勵作家創作高質量并且受讀者喜聞樂見的作品。政府應倡導網絡小說創作向社會核心價值觀看齊,豐富精神內涵,給讀者以心靈陶冶和美的享受,發揮作家創作內容的最大價值。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平臺進行規范與管理,督促網絡小說創作平臺提高小說創作的門檻以篩選不合格的創作者;創新網絡平臺激勵機制,穩定創作主體基本生活保障,促進創作主體的自我完善,提升創作質量。此外還應改善作家的薪資結構,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作家專注于小說創作本身,不斷探究小說創作的新出路。
(四)整治互聯網有害信息,保護接受群體身心健康
在“清朗”行動的背景下,國家加大力度整治互聯網有害信息,保護包括青少年在內的網絡使用群體的身心健康。網絡小說是互聯網上廣泛存在的一種文學形式,其內容與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為應對其對青少年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網絡小說創作平臺需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應做的是加強內部管理。網絡小說網站和平臺應該制定規范和標準,設置完善的審核機制,嚴格審查小說的內容,確保不會出現違法、低俗、暴力、恐怖等內容,以保證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優化內容分類管理。網絡小說平臺應加強對小說內容的分類管理,如按年齡分級、按題材分類等,以便青少年和家長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取適合自己的作品,并避免接觸不適宜的內容。
網絡小說創作者更是責無旁貸,他們要加強自我約束,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創作積極向上、健康正面的小說作品。再者,加強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視。家長也應當重視對孩子在網絡上的閱讀和使用習慣的教育,鼓勵孩子選擇好的網絡小說作品,并引導孩子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價值觀念,不輕易接受網絡小說中的負面內容和價值觀。最后,包括青少年在內的網絡小說接受者要培養正確的網絡閱讀習慣,樹立健康的網絡理念,自覺抵制網絡中的不良信息。
總之,網絡小說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應該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網絡小說平臺、作者、家長、青少年等各方都應該共同努力,堅決落實“清朗”行動,為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接受群體提供優質、有益的網絡閱讀環境,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氛圍。
三、結語
“清朗”行動的目的在于,還網絡世界一片潔凈。在“清朗”行動的大背景下,綜合分析網絡小說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對策,有助于糾正網絡小說創作亂象,進而遏制網絡亂象的滋生蔓延。更好地讓這一專項行動發揮相應的價值效益,也可以推動網絡小說乃至網絡文學向著更好的未來邁進。為實現此目標我們應從全方面、多角度入手。注意到社會情感與社會意識對網絡小說創作的影響并積極引導各方樹立正確是我價值導向;網絡小說創作平臺與網絡小說創作主體要加強自身建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網絡接受群體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培養正確的網絡閱讀習慣,樹立健康的網絡理念,保護自己的思想精神不受有害信息荼毒。以網絡小說為代表的網絡文學的發展方興未艾,網絡小說受社會,平臺、創作者和接受群體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其發展之路不會一帆風順。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與實施解決問題的對策,砥礪前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以網絡小說為主的網絡文學一定會日新月異,網絡環境也會不斷凈化,更加健康、更加清朗。
參考文獻:
[1]姚君喜,白如金.網絡文學價值導向與主流意識形態[J].出版角,2018,(21):15-18.
[2]孟隋.網絡小說的“情感現實主義”及其“情感支持”功能[J].貴州社會科學,2022,(03):42-47.
[3]王祥.不斷順應人類對情感體驗的新需求——中國網絡文學走向世界的啟示[N].光明日報,2019-11-27(14).
[4]范伯群,劉小源.通俗文學的傳統與網絡類型小說的歷史參照系[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08):100-114.
[5]趙智敏,高萱萱.傾向性·交互性·娛樂性:網絡小說改編劇受眾特征分析[J].新聞愛好者,2020,(01):66-69.
[6]宋楠.受眾對網絡小說衍生劇創作的影響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9.
[7]李宇瀟.網絡小說的傳播渠道及受眾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