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杰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強調教育的關鍵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實際操作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傳授。這一理念的核心是確保學生在接受教育后能具備特定的知識、技能及能力[1],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及職業需求。課程設計作為教育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著塑造學習環境及踐行OBE理念研究的關鍵角色,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術成就與發展,理解OBE理念與課程設計之間的關聯性對提高教育的質量與效果至關重要。
通過發放問卷及對相應數據進行分析來討論課程設計目標和考核方法與OBE理念之間的一致性,整體教學策略與OBE理念的契合度,為教育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及相關研究人員實施OBE理念提供更好的建議,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具備綜合能力的學生[2]。
具體研究步驟如下:①進行廣泛的文獻研讀[3],研究與OBE理念相關的理論、案例及課程設計原則。②設計調查問卷,將問卷分為四個部分,對應OBE理念與課程設計的四個關鍵維度。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計分標準。③將數據導入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討論OBE理念與課程設計之間的關聯程度。
通過對問卷數據進行基本分析可知,課程設計基本實現了與OBE理念的融合。從不同維度得分均值與標準差數據可知,二者在目標協同、考核機制、契合度、課程改進維度均表現出較好的相似性,詳見表1。
如表2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可知,課程設計與OBE理念之間的關聯程度會因年級、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課程設計中的OBE理念會伴隨年級的提高而增加,在考核方式等維度會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側重。

表1 描述性統計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2 相關性分析結果Tab.2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通過表3進一步回歸分析結果可知,目標協同、考核機制與課程改進的效果分別在1%、5%的水平上顯著影響課程設計與OBE理念之間的協同融合,這為進一步提高二者之間的關聯程度提供了改進方向。

表3 線性回歸分析結果Tab.3 Results of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n=231
通過表4球形檢驗可知,各變量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P<0.05),這意味著數據集在進行PCA之前滿足了相關性的要求。
從表5的主成分分析結果來看,檢驗二者之間關聯程度的指標或維度可以進一步減少至3個,分別是目標協同、考核機制與課程改進[4],這意味著提高課程設計中OBE理念的含量需從這三個方向發力。

表4 球形檢驗結果Tab.4 Results of sphericity test
研究結果表明,OBE理念與課程設計之間存在高度的關聯性。OBE理念強調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問卷調查和主成分分析,這一理念得到證實。考核機制、目標協同、課程改進是影響OBE理念與課程設計契合度的關鍵因素。評估方法應該能夠全面反映學生是否達到了教育目標中規定的學習效果,教育目標應明確、可測量且與學習結果直接相關[5],教育課程應不斷改進,確保其與OBE理念保持一致。主成分分析的結果證實了數據集適合進行此類分析,并且可以提取出三個關鍵主成分,分別是目標協同、考核機制與課程改進。這些主成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OBE理念與課程設計之間的關聯關系,為決策者提供參考。
基于對OBE理念與課程設計之間關聯性研究的結論提出以下建議:①課程設計應與OBE理念繼續保持一致。設計和實施教育課程時,應確保教育目標明確、可測量且與學習結果直接相關。課程設計應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跨學科技能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將有助于提高課程設計與OBE理念的一致性。②考核方法應與OBE理念的要求一致。評估不僅是衡量學生的知識水平,還應考察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教育者應考慮采用項目、考試、論文等多種形式進行評估,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③教育課程的持續改進是確保課程設計與OBE理念保持一致的關鍵。教育者和課程設計者應積極收集反饋信息,根據數據調整課程設計,如監測學生的學術成就、了解課程教學的效果、根據需要進行改進,以此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教育領域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與培訓,幫助教育者和課程設計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OBE理念。教育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可以支持相關研究項目并提供培訓機會,以此提高教育從業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