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源
菏澤市婦幼保健院,山東 274000
婦科腫瘤是常見的腫瘤之一,目前,常見的婦科腫瘤有陰道腫瘤、外陰腫瘤、子宮腫瘤、輸卵管腫瘤及卵巢腫瘤等,其中以子宮腫瘤與卵巢腫瘤多見,外陰腫瘤與輸卵管腫瘤少見[1]。婦科腫瘤會破壞女性的生殖功能,影響女性外表和氣質形象[2]。對于女性而言,疾病本身以及治療過程不僅帶來生理上的負擔,也對心理、社會關系、社交等造成極大的傷害[3]。在面對這些困境時,如何幫助病人進行積極應對,促進其良好適應,是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心理適應通常指個體心理感受到壓力時,通過釋放壓力,以達到心理平靜的狀態。Lazarus等[4-5]的壓力與應對互動模式認為,適應是個體在面臨壓力事件時的認知和行為反應,在不同的情境中,適應不是固定不變的,且恰當的應對行為能夠緩解壓力,促進適應。腫瘤病人心理適應是感受到疾病壓力時,通過改變思想認知和自我行為來減少心理壓力,包含心理紊亂,較低的負性和較高的正性影響[6]。因此,了解婦科腫瘤病人的認知和行為應對現狀和心理適應狀況,尋找關鍵影響變量,開展針對性的干預,對于改善婦科腫瘤病人的應對和適應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假設婦科腫瘤病人心理適應水平受心理社會狀況影響,從積極心理和消極心理2個方面出發,探討婦科腫瘤病人的心理適應狀況,尋找影響婦科腫瘤病人心理適應狀況的關鍵變量,為臨床實踐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就診于山東省菏澤市某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婦科腫瘤手術病人。納入標準:1)入院時經醫生診斷為婦科惡性腫瘤且需要進行手術的病人;2)病程>半年;3)年齡≥18歲;4)病人了解自身疾病;5)取得就診病人的同意。排除標準:1)有其他重大疾病;2)有精神問題,不能交流。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采用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人口學資料和疾病相關資料等。
1.2.1.2 癌癥病人心理適應問卷(Mental Adjustment to Cancer Scale,MAC)
MAC用于評估癌癥病人的認知和行為反應[7]。包括消極情感、積極應對和認知回避3個維度,共29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計分,分數越高,表明采取的相應認知和行為反應越多。根據量表的計分規則[8],為方便比較病人群體中3種認知和行為反應的采取情況,3個維度的得分進行標準化計分,即標準化得分=(實際得分/最高得分)×100。中文版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7,0.71,0.74[9]。本研究中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97,0.850,0.779。
1.2.1.3 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Scale)
該量表由趙海平等[10]于1999年引入我國,用于測量個體的希望水平,包括積極態度、積極行動、與他人關系3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12~48分,分數越高,表明希望水平越高。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50[11]。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25。
1.2.1.4 修訂版生活定向測驗(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12]
LOT-R是樂觀研究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測量工具,主要用于測量個體的樂觀人格取向,包括樂觀和悲觀2個維度,共6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0~24分,得分越高,代表個體越傾向于樂觀人格。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616[13],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632。
1.2.1.5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PSSS由姜乾金[14]于2001年引入,主要用于測評個體所感知領悟到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程度,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總分為12~84分,得分越高,代表個體主觀感受到社會支持越多。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60[15],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5。
1.2.1.6 14個條目心理韌性量表(14 items Resilience Scale,RS-14)
RS-14由Tian等[16]于2013年漢化,用于評估個體的心理韌性水平。該量表包含個人能力和積極認知2個維度,共14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量表總分為14~98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韌性水平越高。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8。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9。
1.2.1.7 壓力感知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10,PSS-10)
PSS-10由王振等[17]于2015年校驗,用于評估研究對象感知到的壓力水平。采用 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0~40分,得分越高,代表個體感知到的壓力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4。
1.2.1.8 社會影響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
SIS由Pan等[18]于2007年引入,用來評價病人對疾病的個人羞恥感。該量表包括經濟歧視、內在羞恥、社會排斥和社會隔離4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24~96分,分數越高,表示病人病恥感越強烈。中文版社會影響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50,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2。
1.2.2 資料收集方法
將問卷發給符合納入和排除標準的病人,研究者使用統一的指導語進行填寫指導。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60份,有效回收率為94.12%。
1.2.3 統計學方法

共納入病人160例,其中<60歲者107例(66.9%);已婚/同居者139例(86.9%);體質指數(BMI)≥24者77例(48.1%);本科及以上學歷者51例(31.9%);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者101例(63.1%);在職者95例(59.4%);居住在城市者101例(63.1%)。

表1 婦科腫瘤病人心理適應水平比較 單位:分
婦科腫瘤病人消極情感維度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包括有無家族史和是否遠處轉移;積極應對維度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包括BMI、工作狀態、治療方法和是否遠處轉移;認知回避維度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包括工作狀態和治療方法。見表2。

表2 婦科腫瘤病人心理適應水平的單因素分析 單位:分

表3 婦科腫瘤病人心理社會狀況與心理適應水平的相關性(r值)
2.5.1 婦科腫瘤病人消極情感維度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將消極情感維度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以及相關性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連續性變量作為自變量,以婦科腫瘤病人消極情感為因變量,納入回歸方程。進入回歸模型的變量有壓力感知和病恥感。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
2.5.2 婦科腫瘤病人積極應對維度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將積極應對維度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以及相關性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連續性變量作為自變量,以婦科腫瘤病人積極應對為因變量,納入回歸方程。進入回歸模型的變量有治療方法、希望、領悟社會支持和壓力感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婦科腫瘤病人積極應對維度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5.3 婦科腫瘤病人認知回避維度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將認知回避維度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以及相關性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連續性變量作為自變量,以婦科腫瘤病人認知回避為因變量,納入回歸方程。進入回歸模型的變量為病恥感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6。

表6 婦科腫瘤病人認知回避維度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婦科腫瘤病人的認知和行為反應得分由高到低分別是積極應對、認知回避和消極情感。分析原因,首先是歸功于當前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和醫保覆蓋的廣泛,使得病人能夠接受更好的治療,采取更加積極的行為,也相應提高了其認知的積極程度。此外,為方便獲取樣本,本研究中的調查對象為住院病人,沒有抽取到社區中存在消極治療的病人,住院本身是積極行為的一種體現,可能存在一定的住院率偏倚。
3.2.1 病恥感
本研究結果表明,病恥感是婦科腫瘤病人消極情感維度最大的影響因素和認知回避維度唯一的影響因素,與以往的病恥感研究[19]相一致。分析原因,病恥感是指由于疾病引起的恥辱性不良經歷的一種自我感覺,包括因所患疾病而受到他人歧視、不被他人尊重、與社會主流關系疏遠的不同表現。對于女性來說,除了一般腫瘤對她們的影響外,面對婦科腫瘤時女性內心更加敏感脆弱,會擔心身邊人歧視自己,使其心理社會負擔比一般腫瘤病人更大,不良經歷越多,病人就越需要努力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將大大增加病人的恥辱感;而病人的病恥感水平越高,疾病癥狀也會愈加嚴重[20],惡性循環,婦科腫瘤病人的消極情感和認知回避會愈加嚴重。因此,病人會出現“對于疾病,我承受著巨大的焦慮”“我完全不知所措,不知該做什么”“我擔心疾病會復發或者變得更嚴重”等消極態度,以及“我故意把所有關于疾病的想法趕出我的腦海”“不去想它,可以幫助我應對疾病”等回避的應對方式。因此,首先,通過組織疾病知識問答活動,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知識教育和態度教育,使病人及家屬對疾病有深入的了解,掌握術后的護理方法[21],轉變思想態度,將它作為病人正常的一部分;其次,應做一些知識普及,增強大眾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大眾對病人及疾病的接納度和寬容度,從而使這一病人群體能夠更好地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3.2.2 壓力感知
本研究結果表明,壓力感知是婦科腫瘤病人消極情感維度和積極應對維度的影響因素,與以往的研究[22]一致。分析原因,壓力感知是指個體對壓力感知到的水平,對于同樣的壓力,不同水平的病人感知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對大多數人來說,癌癥診斷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除了癌癥及其治療造成的生理或生理壓力過載外,還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治療后效果的擔憂、不能恢復原日常生活功能、生存時間的延長等。對于這些困境的感知,直接影響著病人的應對方式,感知到的壓力水平不同,病人產生的反應也會不同。壓力感知水平高的個體,會出現“這是一種毀滅性的感覺”“我對未來不抱太大希望”“我認為這是世界末日”等消極情緒;而另外一些病人,則會出現“我把我的病看作是一種挑戰”“自從我被確診患病以來,我認識到生活是多么珍貴,并且我開始盡量過好每一天”等積極面對和應對的反應。壓力感知是病人主觀的一種感受,因此,從醫務人員角度出發,應該幫助病人進行壓力管理,正確認識壓力、面對壓力,降低病人的應激水平、緩解心理壓力、提高適應水平、減輕疾患痛苦。
3.2.3 希望水平
本研究結果表明,希望水平是婦科腫瘤病人積極應對維度最大的影響因素,與以往的研究[23]一致。分析原因,希望本質是一種信念,它使人們相信現在所處的狀況是可以改變的,從而減少不滿,采取行動以改變現狀。希望水平高的個體,在面對困境時,自身會有更多積極的行為,包括相信并努力改變現狀,使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這些正是希望的本質所在,也是積極應對的核心。病人會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如“我試圖與疾病抗爭”“我下定決心戰勝疾病”等。而積極應對方式的采取也有利于病人獲得更多的疾病信息與更多的幫助,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等,從而促進病人病情的改善,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提高希望水平是促進婦科腫瘤病人采取積極應對方式的重要策略之一。
3.2.4 領悟社會支持
本研究結果表明,領悟社會支持是婦科腫瘤病人積極應對維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社會支持是一種保護性的外部資源,是指人對外部支持的感覺和能夠接受的程度。這也就意味著,領悟社會支持水平高的個體,能夠更多地感受到家庭和社會給予的溫暖,在吸收與內化了這些溫暖之后,病人自身也會回饋相應的積極反應,如“我下定決心戰勝疾病”等行為及“我已經擁有了美好的人生,剩下的都是饋贈”等認識。特別是對于可能會破壞或造成性器官功能喪失的女性病人,她們更需要外界的支持、認可和接納。而已有研究表明,以提高癌癥病人社會支持認識度和獲取度的干預方案能夠有效促進病人的心理適應[23-24]。因此,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干預時,從病人的“社會支持”著手,將會促進婦科腫瘤病人的積極應對行為。
3.2.5 治療方法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方法是婦科腫瘤病人積極應對維度的影響因素,即手術治療的病人比姑息治療病人采用的積極應對多,這一結果也在以往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25]。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接受手術等一系列治療本身就是一種積極應對的方式。而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其經濟條件、社會支持程度、病情等一般較姑息治療病人好。因此,面對這兩類病人時,醫護人員要采取個性化的護理措施,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婦科腫瘤病人的心理適應中,最常用的認知和行為反應由高到低分別是積極應對、認知回避和消極情感。婦科腫瘤病人消極情感維度的影響因素為壓力感知和病恥感;積極應對維度的影響因素為治療方法、希望水平、領悟社會支持和壓力感知;認知回避維度的影響因素為病恥感。根據婦科腫瘤病人心理適應現狀及影響因素,為促進婦科腫瘤病人更好適應疾病,建議醫護人員針對存在認知回避、情感和對疾病態度消極的婦科腫瘤病人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積極引導婦科腫瘤病人,接受并關注現實,鼓勵親屬朋友與病人多溝通交流,感受更多的社會支持,使其對戰勝疾病充滿希望;其次,要重點評估病人病恥感及心理壓力,以幫助病人采用合適的方法降低壓力,消除負性情緒,積極面對疾病。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目前僅在一所醫院開展調查,且樣本量不足,未來或可進一步開展多地區多中心的調研,為能更好開展婦科腫瘤病人心理適應干預措施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