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品作為一個傳統的食品制造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并且一度作為出口創匯的重點企業類型而廣受關注。但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文化的變遷,這個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停滯。因此,面對當下新消費升級的現狀,如何在企業管理體系上做升級應對,是當下值得傳統罐頭食品制造企業思考的重點方向。
本文以廈門GL食品公司為標本進行分析研究,思考傳統罐頭食品制造企業管理體系的升級思路。廈門GL食品公司是一家大型罐頭食品制造企業,成立于1956年,生產包括紅燒肉類、午餐肉類、水產類、果蔬類、調味品類等合計上百個單品,并開創體驗經濟新模式,建設GL醬文化園。廈門GL食品公司是國內技術實力較強、銷售規模較大的一家的罐頭食品制造企業,同時也是一家以內銷市場為主的傳統企業,其紅燒肉類罐頭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廈門GL食品公司早期發展迅速,但近幾年面臨發展的瓶頸,銷售一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不外乎產品老化、內部管理粗放、營銷體系跟不上時代變化等這些傳統企業存在的通病。其根源也在于原有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市場發展的需求,企業正面臨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因此,立足企業當下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條件,對現有的管理體系進行梳理優化,對GL食品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合來說,對企業管理體系的升級來說,必須建立長期主義的經營觀念,最終讓產品和服務經得起時代變遷的檢驗。具體來說,可以圍繞以下幾點來展開。
1.緊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優化提升研發體系
對食品這一類快節奏更替的消費品來說,緊跟市場潮流,在品類及口味上不斷推陳出新,不斷適應消費者新的需求,是保持銷量穩定增長的重要法寶。而從當前GL食品的單品銷售情況來看,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單品都是老產品(產品面世三年以上的單品稱為老產品),并且是傳統的罐裝食品,對當下流行的各類方便食品、預制菜都鮮有涉足。可以說,企業在研發工作的開展上還是固守傳統,缺乏創新。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食品口味多樣和攜帶便捷的需求不斷增高。而傳統的罐頭食品很難出圈,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消費者對其有著不新鮮、不營養、有防腐劑等刻板印象,但對軟包裝等新式的罐頭包裝形式的產品接受度卻很高,尤其當下流行的預制菜等,更能滿足現代消費者對于消費升級的新需求。因此,企業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開發新品,讓這些新興的包裝食品能與現有的罐頭產業結合,做出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方便食品。
具體來說,在研發工作的開展上,要傾斜公司的資源,做到貼近市場需求,根據市場變化對產品品類及口味進行升級更替,并保持合理節奏的新品研發推出進度。同時,為避免自身的局限性,需要積極拓寬合作渠道,善于借助高校等相關科研機構的力量,填補自身產品研發能力的不足,推出更多有市場競爭力的新品。
2.革新內部體系 全面推進企業的降本增效工作
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往往直接體現在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因此,對內開展降本增效的工作,是傳統制造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重點方向。首先,隨著人口拐點的到來,人口紅利開始逐步消失,企業的用工成本將處于一個不斷增長的過程。作為一個傳統的人力密集型的制造型企業,提升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降低人力的使用,是一個需要重點推進的工作。相應地,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生產車間的設備進行綜合性評估,在此基礎上對生產設備進行必要的技改升級,引進更多的自動化生產線,也是一個需要長期不斷推進的工作。其次,建立健全降本增效管理體系,引入項目實施小組,統籌審批具體工作的開展。通過梳理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以精簡、高效為目標,激發內部的活力。傳統制造企業內部生產車間之間往往存在業務流程繁雜、權責不清晰、各自為戰等問題,對此需要重新梳理業務流程,明確權責,同時統籌協調好跨部門車間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礎上建立更加科學的采購、調度、生產制度,以降低內部的管理成本,提升內部的管理效率。最后,在管理上做好降本增效的考核導向,做到全員考核全員共享。一方面讓所有員工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讓其獲得降本增效帶來的績效實惠,真正做到激活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3.梳理和創新企業的市場營銷體系
營銷是整個企業管理體系中與市場聯系最緊密的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于管理工作的提升來說,做到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營銷工作的落地,才能做到目的更精確、方向更精準。
3.1聚焦市場資源 做好產品市場定位及產品聚焦工作
從企業所處的行業情況來看可以發現:罐頭食品作為一個傳統的食品制造行業,近年來整體發展緩慢,在整個食品行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都不高。一方面,市場規模逐年下降,2021年全行業產量下降至912.48萬噸;另一方面,行業內的規模以上廠家數量偏少,競爭不飽和,外資和其他資本也未關注到這一領域。同時,行業內還普遍缺乏高知名度的領導品牌和單品,唯一具有高知名度的可能就只有午餐肉這一支單品了。分析了外部市場的情況,再看看廈門GL食品內部的產品情況:公司產品品類齊全,有一百多支產品,當下市面主流的單品都有涉及,但整體來說,紅燒肉類產品占大頭,其中以閩南民間傳統美食制成的香菇肉醬更是佼佼者,從中可以發現企業產品存在的問題:品類及品種過于繁多,但突出的單品少,極大地分散了企業的精力;對公司的明星單品挖掘不夠。企業自身第一的產品,只能做到區域性的第一,還未能更進一步,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第一。因此,企業對產品的市場定位及產品聚焦遠遠做得不夠,需要進行系統地梳理。
第一,挖掘企業的核心優勢。在產品的定位梳理上,一定要先從企業自身的條件出發去梳理,摸清企業的自身家底。我們發現,企業在原料上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企業有著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的古法天然日曬的醬油曬場,近六萬口大缸能為企業源源不斷提供天然的豆醬和醬油等原料,這在當前追求工業化和規模化的時代是十分稀缺的,是企業獨家且不可復制的核心優勢。所以,原料的優勢是值得企業深度挖掘的。
第二,打造明星單品。醬類作為國人日常生活最熟悉也接觸最多的品類,有著很深的群眾飲食基礎,是國人食用頻率最高的單品之一。同時,結合企業的原料優勢,我們可以推斷出,醬類是企業可以打造的明星單品。當前的問題在于,企業未對這一產品做深度挖掘和開發:一方面,需要破解口味單一的問題,打造出系列化的單品,以滿足不同區域的口味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把企業獨有的古法天然原料作為產品的核心賣點因素,將其融入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認知,凸顯放大出自己的獨特價值。
第三,做好產品聚焦。把企業的所有資源聚焦投放到醬類這一支單品上,讓單品破圈,將其做成真正的行業影響第一,并塑造成品牌的代言者,能實現投放效果的最大化,同時企業所承擔的市場風險更小,品牌也更容易為消費者所熟知。所以,產品聚焦是企業以有限的資源,通過產品來突破市場的重要思路。
3.2提升品牌內涵 對產品的外觀包裝進行創新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消費者對一個陌生產品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產品的外觀包裝了。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是包裝最直接的功效。同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上人口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都對傳統的飲食消費習慣造成巨大的沖擊。消費者對便攜性、好處理、小包裝的食品包裝需求越來越高。這些新的需求變化情況,需要企業能應對變化,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GL食品目前產品的包裝仍然以傳統風格為主,缺乏新的變化。尤其包材及規格,也是以傳統的罐頭大包裝形式為主,很難抓住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眼球。因此,針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對產品包裝進行現代化的改進,充分運用地域文化元素、特色材料、創新的樣式外形和色彩設計,向消費者傳遞出企業自身的文化特色內涵,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第一,包裝風格的創新。受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影響,方便食品消費的主體已經逐步向年輕一代遷移。所以,滿足這一部分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尤其重要。當前,日式簡約風格、現代風格、自然風格、國潮風格等都是廣受年輕群體喜愛的風格,企業需要關注到這一變化趨勢,結合自身的地域文化元素,積極嘗試,擁抱變化。
第二,包裝材質及規格的創新。城鎮化趨勢和家庭人口組合的變化,給食品包裝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在材質上,一方面,可降解材質受到越來越多環保人士的青睞;另一方面,各種材質的軟包裝形式,憑借多樣化、食品儲藏風味更佳的特點廣受歡迎。而在規格上,各種小包裝、定制類的個性化包裝已經逐步成為主流;另外,多功能設計的包裝形式也是當下的熱點。所以,讓消費者擺脫對罐頭食品原有的刻板印象,喚醒其消費欲望,需要企業在包裝材質及規格上同步創新。
3.3擁抱新興的宣傳推廣方式 提升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
傳統品牌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市場中的發聲較弱,容易被消費者遺忘。一方面,傳統媒介渠道的推廣費用越來越高,但影響力卻越來越弱,企業本身的宣傳預算也有限;另一方面,品牌老化現象容易讓消費者形成一種刻板的印象,影響新一代消費者的培育。所以,在當下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必須重視新媒體的運營。對內注重管理人員培養,在新媒體應用意識引導和專業知識培訓上做好人才儲備培育,如此才能承接新興的宣傳推廣方式,用更年輕化和潮流的方式,去傳播公司的品牌信息,獲取第一手消費者的意見及反饋。同時,當前的廣告投放方式也已經有巨大改變,從硬廣告逐步向各類軟廣告轉換。既要做到講究創意特色,又需要結合品牌的特點,注重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提升消費者的獲得感。所以,針對品牌的輸出,應該以生活場景植入、生活方式等的輸出為主,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對消費者形成引導作用。另外,作為食品,對品質和食品安全的關注也是永恒的話題。對此,工廠直播探秘等宣傳方式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當下各類新興網絡媒體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合適的投放方式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些都需要企業按照互聯網的思維去考慮,去完善。
3.4挖掘企業的工業旅游開展的深度
工業旅游作為體驗經濟的延伸,是當下企業主動進行品牌傳播的一個特色窗口,但最普遍的問題在于,大多數企業僅僅把它當作一個簡單的企業展示平臺,而缺乏深入挖掘。以GL食品為例,GL醬文化園建立以來,一直單純作為一個簡單的旅游景點和附加的購物點來經營,而對它的內涵價值、文化價值挖掘不足,也較少作為一個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平臺來使用。但對GL食品這種傳統罐頭食品企業來說,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性,傳播傳統罐頭食品的文化內涵尤為重要。一方面,大多數消費者對傳統罐頭食品的認識仍然存在較大的誤解;另一方面,了解當下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變化對企業來說也很重要。所以,結合企業自身產品的特點,將自身文化內涵與當下流行的國潮元素結合,讓GL醬文化園成為一個特色的體驗傳播平臺,并通過美食大賽、工廠觀光游、企業開放日等豐富的活動,充分挖掘企業的工匠精神,展示“中國創造”,主動傳播企業的聲音,鏈接到一線消費者,對企業的意義更大。
綜合來說,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尤其對一個亟待升級的傳統企業來說,需要動員公司上下的力量,形成有力的變革共識,然后在摸清企業狀況的前提下,做好整體的統籌和評估,提取出最關鍵的點進行突破,并以點帶面,分階段推進,如此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保障企業升級的成功。
作者簡介
陳亮亮(1985-),男,漢族,福建廈門人,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