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山 王祥瑜
作者簡介:杜德山,農藝師,主要從事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基金項目:棗莊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21NS33),項目名稱《基于遙感與氣象的魯南地區玉米病蟲害防治研究》,承擔單位:棗莊學院,合作單位:棗莊登海德泰種業有限公司,主持人:凌娟,主管部門:棗莊市科學技術局。
摘 要:近年來,隨著小麥生產機械化跨區作業的應用,節節麥對小麥繁育田的危害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成了小麥繁育田主要惡性草害之一。節節麥與小麥同季生長,而且分蘗能力強,與小麥爭肥、爭水、爭光、爭空間,造成小麥良種純度和產量降低。對節節麥的防治成了小麥繁育田的當務之急。加強小麥繁育各環節的嚴格把控,利用田間綜合防控技術,切斷節節麥的傳播,減少其對小麥繁育田造成的危害,以提高小麥繁育田良種的質量和產量。
關鍵詞:小麥繁種;節節麥;藥劑防治
節節麥是禾本科山羊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粗山羊草,起源于亞洲西部,最初作為飼料人工引入[1]。節節麥具有耐干旱、適應性強、分蘗能力強、繁殖能力強等特點。伴隨小麥生長,與小麥形成競爭關系,在小麥繁育田和大田大量繁殖,對小麥繁育和生產影響較大,是世界性的惡性雜草。節節麥有其自身特點,對其防治應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人工防治包括用大功率吹風機防止收割機帶種傳播,繁材種子經過風選和比重選進行精選加工[2],小麥繁育田人工拔除,施用高溫堆肥發酵的腐熟有機肥從而殺死雜草種子,深耕滅草將雜草種子翻入20cm以下的犁底層抑制雜草種子發芽生長從而壞死,輪作倒茬和化學除草,本文側重于利用除草劑防除小麥繁育田的節節麥。
1 除草劑選擇
目前市場上對節節麥有效的小麥田除草劑有甲基二磺隆、節闊仙(甲基二磺隆+烷基乙基磺酸鹽)、節麥樂(甲基二磺隆+烷基乙基磺酸鹽+氟唑磺隆+雙氟·2甲4氯異辛酯)等產品。甲基二磺隆是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抑制劑,雜草葉片吸收藥劑后立即停止生長,逐漸枯死[3]。節麥樂可同時防除播娘蒿、薺菜等闊葉雜草。
2 打藥時間選擇
節節麥最佳防治適期在1~3葉期,也就是冬前用藥防治效果最好。大部分農戶沿用過去的除草習慣,在第二年春季雜草出齊了再噴施除草劑,因節節麥在三葉期后防治效果顯著下降,以致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期。在小麥3葉后,雜草基本出齊且組織細嫩時噴藥除草效果最好。一般以11月上旬~12月上旬,即小麥播種后40天左右用藥為宜,此時雜草的出土量占整個生育期的90%以上。另外,甲基二磺隆在土壤中殘效期較長,如果年后使用較晚,對后茬作物生長可能會造成影響。
3 打藥方式選擇
選擇打藥方式主要考慮農藥噴霧機的兩個因素:噴霧效率和噴霧粒徑。噴霧效率高可以較短時間內完成田間作業,提高工作效率;噴霧粒徑主要考慮所選用的農藥要求的粒徑以達到最佳噴霧效果,小麥繁育田防治節節麥還要考慮防除效果。一般打藥方式可以選擇手動噴霧器或者機動噴霧器噴灑農藥,也可以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無人機噴灑效率高,但是防治效果不如前兩者效果好。如果考慮到田間土壤壓實影響小麥根系生長,人工噴霧比機動噴霧效果更好。從噴藥效果和土壤壓實角度比較,人工噴霧>機動噴霧>無人機噴霧;從噴藥效率比較,無人機噴霧>機動噴霧>人工噴霧。具體選擇何種打藥方式由農事操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選擇。
4 除草劑使用方法
防除小麥田雜草,在小麥3~5葉期,雜草2~5葉期,每畝用30g/L甲基二磺隆油懸浮劑20~35mL(有效成分0.6~1g),對水莖葉噴霧施藥1次;每畝用節闊仙(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30mL+280g/L烷基乙基磺酸鹽90mL)對水15kg噴施;或每畝用節麥樂(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30mL+280g/L烷基乙基磺酸鹽90mL+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2.5g+86%雙氟·2甲4氯異辛酯懸乳劑40g)對水30~40L噴施一畝,對藥時建議二次稀釋使用。
5 注意事項
5.1 選擇適宜施用劑量
除草劑在冬小麥整個生育期建議最多使用1次,以免發生藥害。嚴格按照產品使用說明上推薦的使用劑量施用,不得超范圍使用,尤其不要加大劑量使用。甲基二磺隆對有些春小麥和角質(強筋或硬質)型小麥品種(如揚麥158、豫麥18、濟麥20等)敏感,使用前須先進行小范圍安全性試驗驗證[3]。該藥劑施用后有“蹲苗”作用,有些品種有黃化或矮化現象,小麥返青起身后黃化現象自然消失,麥田套種下茬作物時,應于小麥拔節55天以后進行。
5.2 選擇適宜施用時間
一般以冬前使用為宜,靶標雜草基本出齊苗后用藥越早越好。冬季低溫霜凍期、小麥拔節期、大雨前,低洼積水或遭受澇害、凍害、鹽堿害、病害等脅迫的小麥田不宜施用。施用前后2天內不可大水漫灌麥田,以確保藥效,避免藥害。
麥田除草劑要在晴天無風的中午高溫時用藥,施藥前后三天氣溫在8℃~10℃以上施藥才能達到最佳防除效果;打藥時間10∶00~15∶00;風力小于3級;連續陰雨天、低溫寒流時嚴禁用藥。
5.3 其他注意事項
甲基二磺隆在強筋麥、優質麥上禁止使用且不宜與2,4-滴混用,以免發生藥害。該劑在儲藏過程中可能出現分層現象,用力搖勻后配制藥液,不影響藥效。施藥后,雜草一般在2~4周內死亡。施用8小時后降雨一般不影響藥效。
參考文獻
[1] 房鋒,高興祥,魏守輝,李燕,李美,張朝賢.麥田惡性雜草節節麥在中國的發生發展.草業學報,2015,24(2):194-201.
[2] 王拯,任立平,張勝全,葉立志,高新歡,陳兆波.小麥種子繁殖與節節麥的防治.中國種業,2020(5):16-18.
[3]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新編農藥手冊[M].-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10(2022.5重印):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