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也是口腔問題多發的時期。從齲齒到牙齦疾病,這些常見口腔問題不僅會影響青少年的口腔健康,還可能對他們未來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了解并積極預防常見口腔問題,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1.齲齒
齲齒,俗稱蛀牙,是指牙體硬組織在菌斑細菌的影響下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破壞性疾病。青少年出現齲齒的原因包括過量攝入甜食、不按時刷牙或刷牙方式不正確,導致牙縫中殘留食物殘渣。如不及時處理齲齒,就會導致牙齒疼痛,甚至影響咀嚼功能。
2.牙齦疾病
青少年易受到牙齦疾病的困擾,如牙齦炎。牙齦炎是一種常見的牙齦疾病,是由牙菌斑和牙石積累引起的牙齦軟組織非特異性炎癥。由于青少年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牙齦組織對菌斑等局部刺激物反應明顯增強,導致牙齦組織出現紅腫、出血等癥狀,進而擴張牙周膜血管,最終導致牙齦炎。若不及時處理牙齦炎,炎癥會逐漸侵襲牙周組織,導致咀嚼肌張力下降,牙齒松動或脫落,最終導致咀嚼功能減退。
3.牙齒不齊與咬合問題
由于基因遺傳或外部環境因素,青少年的牙齒可能出現排列不齊或咬合不正常等,不僅影響外貌,還可能導致咀嚼困難、易患牙病等問題。
4.牙釉質發育不全
一些青少年存在牙釉質發育不全的問題,導致牙齒的保護層脆弱,易被齲壞。這一問題多由遺傳因素或童年期攝入氟過多或過少導致。
5.智齒萌出問題
智齒通常在青少年時期開始生長,但由于頜骨空間不足等,可能會造成冠周炎、牙齦腫痛等問題,需及時就醫處理。
1.健康的飲食習慣
控制糖分攝入對預防齲齒至關重要。青少年應控制攝入含糖飲料和甜食,多食用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蔬菜和魚蝦類,以維護口腔健康。
2.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青少年應學習并掌握巴氏刷牙法(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度角做短顫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3分鐘。使用含氟牙膏能有效預防齲齒。餐后使用牙線清潔牙縫,以去除食物殘渣,從而預防齲齒。
3.定期口腔檢查
建議每6個月進行1次口腔清潔和檢查,以預防和識別早期口腔問題,并及時進行治療。
4.保護牙齒免受外傷
運動時使用護齒套可以有效減少牙外傷。應避免不良習慣對牙齒的損害,如咬指甲等行為。
5.糾正不良咬合
如青少年存在牙齒排列不齊或咬合問題,應及時到醫院口腔科就診。早期的正畸治療能有效調整牙齒的排列,避免引發更復雜的咬合問題。
6.重視智齒的處理
存在萌出障礙的智齒可能會導致急性冠周炎,應及時就診,并聽取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避免引發更多口腔問題。
家長應鼓勵并監督青少年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控制青少年攝入含糖飲料和甜食,并為其提供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家長還應密切觀察青少年的牙齒和面部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