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知識較為抽象,難以快速理解,這就容易導致部分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存在動力不足、效率低下等問題。對此,教師需明確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難點與突破對策,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學習動力與效率。
掌握并深入理解化學概念是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的重要基礎,但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蘊含著很多抽象的內容,這就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存在理解困難的問題。對此,教師應將這些抽象概念直觀化地呈現出來,以降低學生理解難度。除此之外,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需要學生進行大量計算。部分學生由于思路不清晰、計算等技能掌握不佳,存在計算不準確、無法高效解題的問題。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師需引導學生在解題時運用合理的化學知識或解題方法,改善不足。
1.巧用數字化實驗深度解析高中化學概念
高中化學教師為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可積極運用數字化實驗來幫助學生解析化學概念。這不僅能將抽象的化學概念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還能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分子間作用力”這部分知識時,部分學生可能并不能理解這一章節中的概念性知識。對此,教師可借助實驗器材,如棉球、酒精、水、溫度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等來構建數字化實驗,讓學生寓學于樂。具體而言,教師可引導學生先后用蘸酒精的棉球和沾水的棉球擦拭手背,再借助溫度傳感器實時測量手背的溫度變化,用數據采集器將數據傳輸到電腦上展示給學生。當學生看到被酒精棉球擦拭過的手背溫度下降得更快時,也能明白酒精分子與手背皮膚表面分子之間存在較強的作用力。通過類似實驗,學生能更加直觀地感覺到化學就在身邊,在提升化學學習動力的同時,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概念。
2.巧用守恒法提升解題效率
部分學生在解答化學題時由于思維受限或計算水平不足,存在解題效率低下的問題。對此,教師可運用守恒法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困境。守恒法在化學解題中的應用具有簡便性的特點,能大大降低學生的解題難度。比如,由硫酸、硫酸鉀及硫酸鋁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I3+)=0.4 mol/L,c(SO42-)=0.8 mol/L,則c(K+)的含量是多少?給出的選項分別為:0.15、0.2、0.3、0.4 mol/L。教師可引導學生先明確列出上述溶液中存在的所有離子,隨后寫出電荷守恒方程——總正電荷等于總負電荷。然后,學生再代入已知條件,利用溶液的pH值來簡化計算。在解答時,學生可利用解電荷守恒方程的方式,求解c(K+)含量這一未知量。通過上述方法,學生不僅能理清思路,還能提升計算效率,快速并準確地找出正確答案。
針對當前部分高中生對化學概念理解不足、解題思維不清晰、解題正確率低的學習難點,教師既可借助多樣化實驗讓學生深度理解概念性知識,還可引導學生巧用守恒法提升解題效率。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能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充滿興趣與動力,還能有效提升化學學科素養,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