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兒童體溫升高至38.5℃以上時,容易引發高熱驚厥,表現為意識喪失、四肢抽搐等癥狀。面對這種情況時,家長要保持冷靜,采取正確的干預措施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介紹小兒發生高熱驚厥時家長應采取的措施,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這種緊急情況。
高熱驚厥又稱熱性驚厥,是小兒在高熱狀態下常見的一種急性癥狀,主要表現為突發性和短暫性的驚厥發作。其主要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等)、非感染性疾病(如疫苗接種反應等)及遺傳因素。小兒高熱驚厥的發作很突然,兒童會出現意識喪失、雙眼凝視或上翻、四肢抽搐等癥狀。雖然持續時間較短,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腦損傷。因此,家長須高度重視,了解相關知識,以便在緊急情況下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1.保持冷靜,迅速判斷
面對兒童突發高熱驚厥,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切勿驚慌失措。此時,迅速判斷至關重要,觀察兒童是否出現意識喪失、雙眼凝視或上翻、四肢抽搐或強直等癥狀,以確定是否處于驚厥狀態。同時,家長應注意記錄驚厥發作的起始時間,以及發作過程中的特殊表現,以便后續向醫生提供準確、詳細的信息,有助于醫生進行診斷和制訂治療方案。
2.確保呼吸道通暢
在驚厥發作期間,兒童可能會出現嘔吐或口腔分泌物增多的情況,這些都可能導致呼吸道被阻塞,從而引發窒息。因此,家長需要迅速采取措施,首先是要解開兒童的衣領,讓其平躺,并將頭部偏向一側。這種姿勢有助于嘔吐物或分泌物的順利排出,避免阻塞呼吸道,降低窒息的風險。同時,為了防止兒童在驚厥過程中咬傷舌頭,家長可以使用軟布或手帕包裹住筷子,然后放在兒童上下磨牙之間。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強行塞入兒童口中,以免造成口腔損傷。通過這些措施,家長可以在等待醫療救助或前往醫院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確保孩子的安全,降低驚厥發作帶來的風險。
3.控制驚厥發作
在驚厥發作期間,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應急措施來控制驚厥。例如:用手指按壓兒童的人中、合谷等穴位,進行強刺激,有時這種刺激可以幫助控制驚厥的發作。但是,家長必須明確,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藥物治療,只能作為緊急情況下的臨時應急措施。如果驚厥發作持續超過5分鐘仍未停止,或者孩子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等癥狀,家長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將孩子送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4.及時降溫
高熱是引發驚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時有效地降溫至關重要。家長可以采取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相結合的方式來降低兒童的體溫。物理降溫:家長可以使用溫濕的毛巾擦拭兒童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流經處,以幫助兒童身體散熱;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枕放在孩子的額頭、腋下等部位,以達到降溫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冰袋或冰枕要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造成凍傷。藥物降溫: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兒童使用退熱藥物,如口服退燒藥或將退熱栓塞入肛門。藥物可以幫助孩子快速降溫,緩解不適癥狀。但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皮膚較嬌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刺激性較強的降溫方法,以免損傷皮膚。
5.保持環境安靜,減少刺激
在驚厥發作期間,兒童處于一個非常敏感的狀態,家長應為其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大聲喧嘩、頻繁挪動兒童等行為,同時保持室內光線柔和,避免強光,以免再次引發驚厥。
6.密切觀察病情,及時就醫
驚厥發作后,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包括體溫、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癥狀,或者驚厥發作頻繁、持續時間較長,應立即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在送醫途中,家長應確保孩子呼吸道通暢,給予物理降溫等措施。此外,即使兒童驚厥已經停止,家長也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以明確病因并預防再次發作。
高熱驚厥的復發率較高,會對兒童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反復發作不僅會對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可能對兒童的腦部造成損害,進而影響智力發育。因此,家長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降低高熱驚厥的復發風險,全面保護孩子的健康。
增強免疫力:家長應注意保持合理的膳食結構,確保兒童營養均衡,同時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此外,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和免疫力的提升,而適當的運動則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預防感染:家長應盡量避免兒童與感冒患者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此外,注意手衛生和環境衛生也是預防感染的關鍵。家長應教導孩子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清潔雙手。同時,保持家庭環境的清潔和衛生,定期開窗通風,以減少病毒和細菌的滋生。
定期體檢和疫苗接種:家長應定期帶兒童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并治療潛在的疾病。同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為兒童接種疫苗,以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當兒童出現高熱驚厥時,家長需要保持冷靜,并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包括幫助兒童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驚厥發作、及時降溫、減少刺激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等。同時,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對降低高熱驚厥復發和保護兒童身體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