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較為突出。通過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進行分析,及時干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能夠更好地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就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小知識進行介紹。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成長的關鍵期,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才能更好地對心理問題進行干預。
1.外部環境影響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大量信息包圍著青少年的生活。面對復雜信息,青少年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同時因缺乏正確辨析、正確認識信息的能力,進而被負面信息影響其心理健康。
2.自我認識影響
良好的自我接納是實現自我價值與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是青少年自信的基礎。部分青少年自我接納程度較低,不能正確看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缺乏迎接困難和挑戰的勇氣,使青少年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心理健康。
3.自我情緒調節
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而青少年的情緒調節能力尤為重要。若青少年缺乏有效情緒管理技巧,可能會導致他們情緒失控、壓力過大,進而產生心理困擾。
4.家庭因素影響
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包括家庭成員關系、家庭教育觀念等,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影響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1.心理障礙
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常見青少年心理問題之一。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一方面是青少年個體對自身的認識不足,不能正確看待自身的社會價值,在與他人進行比較的過程中導致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則是因個人能力不足,多表現為自我否定,極易產生消極情緒和行為退縮等,心理受到較大困擾。
挫折心理:挫折心理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因消極情緒體驗而產生的不良心理表現,主要包括挫折感、挫折回避和挫折反應3個方面。青少年產生消極情緒是因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對待挫折,從而產生不良情緒。這種情緒問題表現為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和行為障礙,嚴重影響青少年心理,使其產生自責、焦慮、缺乏安全感等心理,甚至產生自殺傾向。

2.精神障礙
精神障礙是大腦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青少年精神障礙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較為常見,還包括焦慮障礙、對立違抗障礙、抑郁障礙和抽動障礙等。
1.心理健康評估
心理健康評估屬于一種綜合性、科學性的評價和監測手段,能夠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問題進行評估,從而制訂有效、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心理健康評估常運用自評量表、面談法、觀察法等。
自評量表:包括自我描述問卷(SDQ問卷)、癥狀自評量表(SCL-90自評量表)、患者健康問卷(PHQ-9問卷)等。其中,自我描述問卷是面向于青少年設計的,可以對青少年的行為問題、精神健康及適應能力進行評估,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
面談法:面談法是心理評估過程中常用評估方式。專業心理評估師與受訪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評估受訪者的心理狀態、情緒及行為等。在面談過程中,了解受訪者心理狀況、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等,整理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制訂個性化的干預方案,進一步提供支持和建議。
觀察法:主要是通過自然觀察、實驗室觀察和事件觀察等方法,對青少年的心理進行評估。
2.行為認知療法
行為認知療法屬于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多用于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認知導致的心理問題。人的想法、觀念決定情緒感受,在相同的情境下,認知不同則產生的情緒體驗也不盡相同。在治療過程中,針對青少年當前存在的問題調整其不合理認知,改變患者對事物的看法與態度,從而達到治療心理問題的目的。
3.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對于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體采取明確有效的措施,使癥狀緩解或消失。在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患有心理疾病的個體,尤其是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應進行心理跟蹤服務,定期對其進行心理健康評估,并為其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協助。
抑郁癥屬于常見的精神類疾病,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較為嚴重。通過做好抑郁癥的預防、早期篩查、診斷及治療,才能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中醫藥治療青少年抑郁癥效果顯著。中醫認為,抑郁癥屬“郁病”范疇,可使用中藥方劑、針灸進行治療。
1.中藥方劑治療
治療青少年抑郁癥以逍遙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越鞠丸等作為基礎方,并根據青少年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加減,能夠幫助改善抑郁癥狀。
2.針刺治療
針刺屬于中醫常見治療手段,可以聯合藥物治療青少年抑郁癥,包括頭針法、體針法等。頭針針刺百會、神庭等穴位,運用“調督通腦”針刺法治療青少年抑郁癥狀;體針針刺關元、氣海、夾脊、四關等穴位,可采用提插捻轉的行針手法提高治療效果。
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因素,并在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時,及時采用心理健康評估、行為認知療法、心理危機干預等方法進行治療,以幫助他們走出“至暗時刻”,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