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楊洋,趙惠,杜琦,黃海,胡康康
1.西安石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2.西安市高性能油氣田材料重點實驗室 陜西西安 710065
爆炸焊接技術所需的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廉,同時該技術對工件表面清理要求較低,制備出的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結合強度,因此被廣泛地應用在層狀復合材料生產中[1-5]。
鋁-鋼復合材料因兼具鋁及其合金的低密度、耐腐蝕和鋼的高強度優點,在交通領域中具有較大的需求,如在船舶上采用鋁-鋼復合材料,可起到穩固連接甲板(鋼材料)和船艙(鋁合金)的作用,從而保證船舶的安全運行。但是,鋁合金與鋼的物理、化學性能差別較大,采用傳統熔化焊無法實現兩種材料的有效連接,因此爆炸焊接技術成為層狀鋁-鋼復合材料的主要制備技術[6-11]。但是,采用爆炸焊接方法制備鋁-鋼復合材料時,由于鋁元素和鐵元素化學或冶金相容性差,界面易生成大量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硬且脆,嚴重影響復合材料的結合質量,導致材料無法實現工程應用,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提高鋁-鋼復合材料的結合質量,往往會引入純鈦或純鋁作為鋁合金與鋼材料的過渡層[6-10],以提高復合材料的結合質量。但是,界面是復合材料的薄弱位置,如果在制備鋁-鋼復合材料中使用過渡層,則材料內部將會出現兩個界面,從而提高了復合材料失效的風險。
為減少復合材料的界面問題,本次試驗通過合理設計爆炸焊接參數,直接將鋁合金與鋼進行復合連接,通過分析界面區域的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檢測,來評估該類復合材料的結合質量,為生產新型鋁-鋼復合材料提供數據支撐。
試驗所用材料為船舶常用的5083鋁合金和船級鋼板(牌號CCSB),尺寸均為500mm×240mm×4mm,5083鋁合金與CCSB兩種材料的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5083鋁合金和CCSB鋼板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采用Axio Vert.A1型金相顯微鏡觀察5083-CCSB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形貌。通過彎曲試驗和剪切試驗對復合材料的結合質量進行評估,兩種試驗均在MODEL55100型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進行,其中剪切試樣如圖1所示,彎曲試驗的彎曲角為180°,彎心半徑為4t(t為5083鋁合金的厚度)。

圖1 5083-CCSB復合材料剪切試樣
爆炸焊接后,5083-CCSB復合材料試板的宏觀表面光滑完整,無燒蝕、褶皺等缺陷,鋁合金表面仍然保持金屬光澤(見圖2)。對復合材料側面(厚度方向)進行滲透檢測(見圖3)。從圖3可看出,復合材料的界面無分層、開裂等缺陷。

圖2 爆炸焊接后的5083-CCSB試板

圖3 5083-CCSB滲透檢測后的試樣
為進一步評估復合材料的結合質量,對5083-CCSB復合材料的界面區域進行微觀組織檢測,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4a可看出,復合材料呈現出爆炸焊接特有的波形界面,界面均勻一致,無裂紋、分層和孔洞等缺陷,但界面處波峰前端存在熔化塊。從圖4b可看出,這些熔化塊呈斷續狀存在波峰處,這可能是在爆炸焊接過程中,5083鋁合金在爆炸載荷的作用下高速劇烈地撞擊CCSB鋼板,導致界面局部出現能量過大而產生熔化塊,但這些熔化塊是斷續地分布在波峰處,對界面的結合強度影響不大[7-9]。為觀察界面處熔化塊狀態,采用掃描電鏡(SEM)對復合板界面進行檢測,結果如圖5所示。從圖5可看出,部分熔化塊內部有裂紋,但這些熔化塊與5083鋁合金和CCSB鋼板連接緊密,兩種材料之間無分層等缺陷。

圖4 5083-CCSB界面微觀組織(OM)

圖5 5083-CCSB界面微觀組織(SEM)
對5083-CCSB復合材料進行力學性能檢測,結果如圖6~圖8所示。從圖6可看出,剪切斷口均出現在界面處。從圖7可看出,復合材料的剪切強度分別為72MPa、81MPa和69MPa,平均值達到74MPa,達到CB 20091—2012《鋁合金-鋁-鋼(不銹鋼)復合過渡接頭規范》的要求(≥60MPa)[11],這表明復合材料的結合強度滿足工程應用需求。從圖8可看出,試樣彎曲到180°后,兩種材料仍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界面未出現分層與開裂等缺陷,結合質量良好。

圖6 5083-CCSB復合材料剪切后的試樣

圖7 剪切試驗結果

圖8 5083-CCSB復合材料彎曲后的試樣
采用爆炸焊接方法可以制備不添加過渡層的新型鋁-鋼復合材料,經過對復合材料進行微觀組織檢測和力學性能評估,得出以下結論。
1)復合材料的界面呈現出爆炸焊接特有的波形界面,且界面均勻完整、無分層。
2)界面處有熔化塊,這些熔化塊斷續地分布在波峰前端,部分熔化塊內部有裂紋。
3)復合材料的剪切強度平均值為74MPa,達到標準要求,彎曲試樣界面無裂紋和分層。檢測結果表明,新型鋁-鋼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結合質量,可以進行工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