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儲呈香
全語言繪本是記錄完整語言發展、以自然開放式語言學習為閱讀方式的繪本。物型課程以環境建模、物型建構與課程開發為內核,主張“在情境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以達到以物化人的育人效果。基于全語言繪本的物型課程有助于不斷豐富幼兒園課程內容,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和諧成長。
物型課程建設的研究和實踐,拓展了優質教育的內涵,拓展了素質教育的空間,拓展了課程改革的路徑。基于全語言繪本的物型課程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重要價值。
大自然向人類敞開了愛與美的情懷。幼兒置身其中,能夠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幼兒走進大自然,學會與草木交往,欣賞生物之美。幼兒可以選擇大自然中的一種植物作為自己的自然伙伴,或親近或牽掛,感受植物的成長。
基于全語言繪本的物型課程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為出發點,創生課程內容。例如,“我和蔬菜有個約會”“采擷蓮藕 潤澤童心”“‘蒜’出精彩”“‘南’得遇見”等物型課程,能夠引導幼兒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
基于全語言繪本的物型課程貼近真實生活,達到“物人合一”的境界,見證幼兒的自然生長。例如,自然繪本的主角是大自然中常見的植物、動物、自然物質、自然現象等,是大自然常見生物的全覆蓋繪本。在閱讀自然繪本的過程中,幼兒能夠遷移已有經驗,將繪本中的自然事物與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事物進行關聯。同時,這有助于處理好繪本閱讀和自然學習之間的關系,依據繪本內容尋找對應的自然實景,重新認識、思考事物特征和關系。
江蘇省教育廳相關文件明確提出,“要重視全過程的校園物型課程建設”。同時,“物型課程建設的研究與推廣”已被正式批準為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基于全語言繪本的物型課程能夠滿足幼兒個性發展需要,發掘幼兒個性潛能,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幼兒的閱讀力、發現力、表現力和創新力。在課程建構中,教師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要引導幼兒靜心觀察、想象,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與萬物進行對話,以物助讀、借物啟讀,讓每個物體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找到萬物在世界上存在的意義。
教師要引導幼兒在閱讀繪本的同時,到大自然中尋找對應的實景,讓幼兒回歸到真實的自然狀態。同時,根據自然實景創編繪本故事,讓“繪本、自然、課程”美麗邂逅。
教師要建立全語言課程模式,引導幼兒閱讀全語言繪本,提升幼兒的“全閱讀”水平。一方面,由書找物,讓繪本“活”起來;另一方面,由物找書,讓物型有“故事”。
綜上所述,基于全語言繪本的物型課程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完整閱讀全語言繪本,體察世界萬物之美。其價值研究旨在讓幼兒用適合自己的方式,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表達美,從而豐富其審美經驗,培養其審美情趣,促進幼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