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強國戰略,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論述,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同時,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
回顧2023年,教育數字化轉型行動已然掀開序幕。宏觀層面,國家從頂層設計進行了推進教育數字化的諸多部署。2月,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辦。與此同時,教育部發布了《教師數字素養》標準,及《教育基礎數據》《教育系統人員基礎數據》《中小學校基礎數據》等三個教育行業標準。5月,教育部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提出構建數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助力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8月,教育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以數字化賦能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中觀層面,全國各地通過各具特色的會議、活動、比賽等多種形式推進教育數字化工作。比如,4月,北京召開北京市數字教育大會,會上發布了《北京市智慧校園建設規范(試行)》,作為促進北京市數字教育發展的有力牽引,在政策供給、經費保障、標準支撐、資源共享、平臺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11月,本刊與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共同舉辦2023數字賦能與創新教育研訓活動,探索區校協同的數字化治理路徑,同時,拱墅教育大腦正式上線對外發布。同月,本刊與懷柔區教育委員會共同舉辦2023教育治理與數字化領導力研訓活動?;顒泳劢埂皵底仲x能教育治理,助力校長領導力提升”,體現了懷柔區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聚焦信息技術與教育雙向融合,著力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實現發展方式、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轉變。
微觀層面,每一所學校也在開展著生動的教育數字化實踐。11月,本刊編輯團隊走進北京市順義區光明小學教育集團,感受來自順義區光明小學教育集團的六位教師執教的精彩數字賦能教學課堂。課堂實踐彰顯了北京市順義區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教育發展的融合,積極探索教育數字化新環境、新體系、新模式、新平臺、新評價的建設,以教育數字化促進教、學、管、評、考,以及教研、服務、互動等場景建設。
從宏觀層面的政策方針制定,到微觀層面的具體生動的教學實踐,教育數字化轉型真實地發生著。正如北京師范大學余勝泉教授所說,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是在教育環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上,最大化地建立人、技術、教育實踐之間的整體平衡與和諧關系,推動教育模式與業態創新,通過教育組織變革來提升創新力和生產力,支撐教師與學生更高層次的生命生長,實現以數字信息為基礎設施和支撐工具、面向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新生態的過程。
2023年第1期,我們曾寫下“擁抱教育數字化的春天”的卷首語。不知不覺,2023年已接近尾聲,全新的2024年即將開啟,我們真誠地祝福:向未來,數字賦能教育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