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分析號源新政策實施前后上海市徐匯區簽約居民的預約轉診開展情況。方法:選取與上海市徐匯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將2024年7月號源新政策實施后的簽約患者作為研究組,2023年7月號源新政策實施前的簽約患者作為對照組,調查分析兩組患者的預約轉診開展情況。結果:研究組的預約轉診人數、日均預約轉診人數、每名家庭醫生平均預約轉診次數、社區門診人次數、預約轉診量占門診量比例均高于對照組;人均轉診次數、預約轉診周期、簽約居民門診均次費用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預約周期和預約不同號源患者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預約轉診患者疾病分類順位基本一致,前5種疾病分類分別為循環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粌山M預約轉診患者前10位單病種疾病順位基本一致,前10位單病種疾病分別為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腦梗塞、慢性胃炎、皮炎、腎功能不全、高脂血癥、睡眠障礙和甲狀腺結節。結論:建議將慢性病、常見病作為優勢病種,同時完善預約轉診閉環管理模式,建立單病種雙向轉診指南和下轉后健康管理、健康監測隨訪機制,提升轉診患者的就醫感受度,確保預約轉診服務的連續性和規范性。
關鍵詞 號源新政;預約轉診;簽約居民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4)24-0009-04
引用本文 徐青艷, 呂旭飛, 韓裕樂, 等. 號源新政對上海市徐匯區簽約居民預約轉診的影響分析[J]. 上海醫藥, 2024, 45(24): 9-12; 47.
基金項目:2022年度徐匯區醫學科研項目(SHXH202232)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new policy on the appointment referral of contracted residents i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XU Qingyan1, LYU Xufei1, HAN Yule2, ZHANG Xueyan2, SUN Xinran2, WAN Heping2, GU Wenqin3
(1. Commun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Xuhui District Health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enter,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Commun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hanghai Health Promotion Center, Shanghai 200040, China; 3. Xuhui District Health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enter, Shanghai 2002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appointment referral of contracted residents in Xuhui District of Shanghai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Methods: The patients contracted with family doctors in 13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Xuhui District of Shanghai were selected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e patients contract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in July 2024 were taken a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patients contracted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in July 2023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atus of appointment referral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appointment referrals, the daily number of appointment referrals, the average number of appointment referrals per family doctor,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outpatient patients, the proportion of appointment referrals to outpatient volu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referrals per capita, the period of appointment and the average cost of outpatient servic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ppointment period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ppointment sources in the study group(P<0.05). The classification sequence of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appointment referral in the two groups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nd the top 5 disease categories were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endocrin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and urogenital system diseases, respectively. The top 10 single-disease diseas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nd the top 10 single-disease diseases were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 hyperten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chronic gastritis, dermatitis, renal insufficiency, hyperlipidemia, sleep disorders and thyroid nodules.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o take chronic diseases and common diseases as the dominant diseases, improve the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 of appointment and referral, establish two-way referral guidelines for single diseases and post-referral health management, health monitoring and follow-up mechanism, improve the medical sensitivity of referred patients, and ensure the continu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appointment and referral services.
KEY WORDS new policy on the appointment; appointment for referral; contracted resident
在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的大背景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024年4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實家庭醫生簽約居民優先預約上級醫院門診號源的通知》文件,要求貫徹落實簽約居民優先預約上級醫療機構門診號源。政策主要內容包括:(1)市、區兩級醫療機構各專業、各類型門診號源(普通、???專病、專家、特需)優先向市級分級診療平臺開放,開放號源總量不低于50%。(2)市、區兩級醫療機構向市級分級診療平臺開放號源,保障普通號源比例為30%左右,專家和專科/專病號源比例為60%以上,特需門診號源比例為10%以下。(3)市區醫療機構提前5 d開放門診號源,并鎖定出診醫生2個號源至開診前2 d。(4)市區醫療機構制訂簽約居民轉診相關制度,為需要進行二次分診的簽約居民提供服務支持。(5)建立統一的市級分級診療平臺,實現數據自動推送、關鍵詞索引、號源智能匹配等功能。
本次研究通過分析號源新政策實施前后上海市徐匯區簽約居民的預約轉診開展情況,為進一步完善上海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與上海市徐匯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家庭醫生簽約的患者作為調查對象,調查2023年7月、2024年7月上述患者的預約轉診開展情況。納入標準:(1)2023年7月1日前已與家庭醫生簽約且在有效簽約期限內;(2)通過“上海市分級診療平臺”預約后轉診至二、三級醫療機構就診。排除標準:(1)停診或撤銷預約;(2)通過區域預約轉診平臺轉診但信息未上傳至市級預約轉診平臺;(3)就診信息記錄不完整。
將2024年7月號源新政策實施后的簽約患者作為研究組,2023年7月號源新政策實施前的簽約患者作為對照組。簽約組患者3 740例,其中男性1 502例,女性2 238例,平均年齡為(68.3±14.4)歲;對照組患者354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216例,平均年齡為(70.6±1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通過徐匯區大數據中心收集預約轉診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證號、性別、年齡)、轉診信息(轉出中心名稱、轉出家庭醫生姓名、轉出診斷、診斷編碼、轉診原因、預約日期)、就診信息(轉入醫療機構、轉入科室、轉入醫生姓名、就診日期)、門診人次數和門診費用等。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簽約患者的預約轉診與就診情況、預約號源結構、預約轉診疾病分類構成及單病種疾病構成情況等。
1.3 研究工具
1.3.1 疾病分類
統計簽約居民預約轉診疾病診斷結果,若患者有超過1項診斷的,以第一診斷病因作為主要診斷,所有疾病診斷分類依據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1]。
1.3.2 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
采用RSR分析法對不同疾病分類或單病種疾病的順位變化情況進行分析,RSR可用來說明多個評價指標的綜合水平,從而對評價對象做出綜合評價,RSR值越大說明評價對象的綜合情況越好[2-3]。
1.3.3 肯德爾和諧系數(Kendall’s W)
采用Kendall’s W對2023年、2024年不同疾病分類或單病種疾病構成一致性程度進行描述,W值稱為一致性系數,取值在0~1之間,W值越接近于1說明其一致性越高[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AU、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采用RSR、Kendall’s W描述簽約患者就診疾病分類構成及單病種疾病構成在2023年、2024年的一致性情況。
2 結果
2.1 簽約患者預約轉診情況
研究組的預約轉診人數、日均預約轉診人數、每名家庭醫生平均預約轉診次數、社區門診人次數、預約轉診量占門診量比例均高于對照組,人均轉診次數、預約轉診周期、簽約居民門診均次費用則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 簽約患者預約號源結構
研究組的預約周期和預約不同號源患者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醫療機構預約患者占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簽約患者疾病分類構成及順位
研究組與對照組預約轉診患者疾病分類構成的Kendall’s W=0.809(P<0.05),說明預約轉診疾病分類順位基本一致。由RSR值及RSR順位可見,預約轉診患者前5種疾病分類分別為循環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見表3。


2.4 簽約患者前10位單病種疾病構成及順位
研究組與對照組預約轉診患者前10位單病種疾病構成的Kendall’s W=0.996(P<0.05),說明預約轉診患者各單病種疾病順位基本一致。由RSR值及RSR順位可見,預約轉診患者前10位單病種疾病分別為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腦梗塞、慢性胃炎、皮炎、腎功能不全、高脂血癥、睡眠障礙和甲狀腺結節,見表4。

3 討論
本次研究顯示,號源新政策實施后的預約轉診人數、日均預約轉診人數、每名家庭醫生平均預約轉診次數、社區門診人次數、預約轉診量占門診量比例均有明顯提升,人均轉診次數、預約轉診周期、簽約居民門診均次費用則有所下降。號源新政在上海市徐匯區實施效果顯著,簽約居民更多地獲取了上級醫療機構的就診號源,實現了便捷就醫。上海市在開展醫聯預約平臺和掛號網服務的基礎上[5],針對諸如信息共享機制不暢通、轉診流程不明確、未建立評價反饋機制等瓶頸問題[6-9],實施了進一步保障號源開放、規范預約轉診流程、優化預約轉診平臺功能等措施,真正實現了中心與上級醫療機構之間無縫化鏈接、分層式診療、按需求轉診的服務模式。
號源新政策實施后的預約周期和預約不同號源患者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預約周期在2 d及以內的占比超過一半(56.8%),低于2019年上海市閔行區簽約居民的平均預約周期[10],專家及特需、專科專病號源占比則超過六成(62.7%)。徐匯區是上海市中心城區,醫療資源較為豐富,區域信息化水平較高,區屬醫療機構與醫療聯合體內各中心維持了緊密合作,為預約轉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號源新政促使市、區級醫療機構的優質號源下沉,讓家庭醫生能夠鏈接到上級醫療機構的專家資源,多門診類型預約則有利于將簽約居民精準轉診到相應???,有效提升了專病門診的精準預約率,實現了簽約居民的合理有序就醫[11]。
號源新政策實施前后,簽約居民的預約轉診疾病分類構成及順位、單病種疾病構成及順位基本一致,說明家庭醫生提供的簽約服務有效保障了居民預約就診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一項關于慢性病共病患者社區衛生服務的選擇偏好研究顯示,應健全預約轉診,精準定位患者需求,制定社區慢性病共病管理標準[12]。建議將慢性病、常見病作為優勢病種,同時完善預約轉診閉環管理模式,建立單病種雙向轉診指南和下轉后健康管理、健康監測隨訪機制,提升轉診患者的就醫感受度,確保預約轉診服務的連續性和規范性。
本次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徐匯區開展預約轉診工作時間不久,區域性醫療生態形成的效果尚未全面顯現,后續將持續開展相關調研工作。
參考文獻
[1] 董景五.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M]. 2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2] 姜芳晶, 楊維中. 醫學常用綜合評價方法[J]. 疾病監測, 2006, 21(6): 325-328.
[3] 李琳. 運用秩和比法對單病種醫療質量進行評價[J]. 中國衛生統計, 2019, 36(6): 930-931.
[4] 李娟生, 李江紅, 劉小寧, 等. Kendall’s W分析方法在醫學數據處理中的應用及在SPSS中的實現方法[J]. 現代預防醫學, 2008, 35(1): 33; 42.
[5] 王玨. 上海醫聯平臺預約轉診服務的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2014.
[6] 彭立蓉, 姚迎春. 大型綜合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向轉診運行模式及管理[J]. 華西醫學, 2014, 29(5): 979-981.
[7] 井玲, 顏祥建, 李靜, 等. 城市醫療服務中雙向轉診影響因素的探討[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7, 23(11): 772-774.
[8] 陸媛, 范會芹, 王朝昕, 等. 我國雙向轉診的突破口剖析[J]. 中國全科醫學, 2017, 20(10): 1168-1172; 1180.
[9] 劉海燕. 制約社區預約轉診制度實施因素研究[J]. 中國社區醫師, 2020, 36(5): 176-177.
[10] 陳曉燕, 陳斌, 欒偉, 等. 家庭醫生簽約居民預約轉診服務開展現狀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20, 23(4): 459-463.
[11] 姚崢, 王香平, 徐立新, 等. 大型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對口轉診預約機制實踐探討[J]. 中國醫院, 2012, 16(3): 60-62.
[12] 魏李芳, 張玲, 譚婭, 等. 慢性病共病患者社區衛生服務的選擇偏好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24, 27(4): 454-459;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