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我是一名即將升入高二的學生。從初二下學期開始,我就被一種類似強迫癥的癥狀困擾,癥狀愈演愈烈。一開始只是做題時反復核對答案,生怕出錯,后來發展到看課外書時都要逐字逐句默念,生怕看漏一個字。
最近,這種情況已經延續到了我的生活中,洗碗時要反復沖洗,出門前要反復檢查是否帶齊東西。甚至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比如毛巾掛得穩不穩、水龍頭是否真的關緊了,我都要反復確認。我知道這樣很可笑,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也曾試圖與父母溝通,后來發現這并不是他們給我施加的壓力??赡苁俏易约禾^于好強,急于成功,導致內心壓力過大?,F在,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粗磉厓炐愕耐瑢W,我的內心更加痛苦。高考越來越近了,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希望楊老師能給我一些建議,幫助我走出困境。
一、強迫癥解析
針對上面這位同學的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強迫癥究竟是什么。強迫癥是指以反復出現強迫思維和強迫動作為基礎特征的一類神經強迫癥性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在臨床上并不少見。簡單地說:“強迫癥=正常的心理現象+擺脫”。所謂正常的心理現象是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強迫動作,比如明明已經鎖好了門,卻總是覺得好像沒鎖,要浪費幾分鐘回來檢查一下;明明已經做得很好的作業,非要一遍遍地檢查是否有錯誤;無意識地摸兜里裝著的鑰匙或錢包等,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強迫行為就好比是人體血管中流動的紅細胞一樣,其本身并無好壞之分,且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現來源于其數量的多與寡。所以,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強迫心理的一個連續譜上。略微帶些強迫心理,反倒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上文的同學在初二時做題反復核對答案,生怕出錯,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只要不去在意它,那么它就不會產生什么不良影響。但是這位同學覺得這樣不好,所以總是努力地克制自己,結果越是努力克制就越進入惡性循環,所以他感到很苦惱、很痛苦。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現象當作不正常的心理現象極力擺脫,從而產生強烈痛苦的心理沖突。
“治愈強迫癥=放棄擺脫=接納正常的心理現象=為所當為”。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平常心來對待一些事情,不要把它們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對待天氣的變化一樣順其自然,該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堅持把自己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慢慢地你的情緒就會得到放松,對強迫癥狀的出現也就沒有那么恐懼和緊張了。久而久之,當你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這種強迫癥狀也就逐漸減輕了。
二、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強迫癥的出現是過于理智和完美主義的表現,所以這一類人在學習與生活中有著過分壓抑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這一類人為了追求完美,常常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反復的檢查和修正。這不僅會導致效率低下,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還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達到自己設定的完美標準而感到沮喪、焦慮甚至絕望。這種負面情緒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使他們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而且,過度追求完美還可能導致他們對他人過于苛刻,影響人際關系的和諧。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減輕和放松精神壓力,即對任何事都順其自然,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對自己做過的事進行評價。比如,做選擇題時既然已經選出了答案,就不要再糾結有沒有選錯;碗沒有洗干凈,就讓它不干凈,下次要用之前再洗。任何時候我們都只管當下要做的事情,不要去管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剛開始這樣做的時候,你可能會產生焦慮的情緒反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強迫癥狀就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強迫行為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先接受自己現在焦慮的狀態。在接受的基礎上,慢慢地將注意力轉到其他應該做的事情上,那么你的問題也就會隨之得到解決。
三、強迫思維和行為是優秀潛質
同學們要明白,具有強迫思維和行為的人都是一些具有優秀潛質的人。這一類人非常聰明、理性、思維能力特別強、情感非常豐富、心地特別善良。由于這些優秀潛質的存在,這一類人能比較容易感受到一些別人感受不到的思緒和行為,還會時不時地思考一些別人平時并不關心的問題。但如果考慮得太多的話,這樣的思考就會變成恐懼乃至安全感的缺乏,最終會導致強迫癥狀的出現。
上天在給了這一類人優秀潛質的同時,也給他們設置了開發或挖掘這一優秀潛質的障礙,也就是敏感、多疑、主觀、固執、謹小慎微、過分完美主義的性格特征。這些性格特征在這一類人受到壓力或者負面情緒的困擾的時候,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沖出來,進而陷入強迫癥狀的困境之中難以自拔。
面對這種情況,這一類人所能做的就是覺知是強迫癥狀在搗亂,只要能覺知癥狀,那么就能很好地面對癥狀、擺脫癥狀。覺知一個癥狀是不是強迫癥狀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當某個念頭或行為出現并引起我們持續不安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這是強迫癥狀在搗亂。這時我們需要做的是立即停止想下去或做下去,接受停止不想或不做的不安,然后立即把心思和注意力投入當下要做的事情的行動上去。以極大的毅力和意志力投入行動后,這些強迫思維或行為也就逐漸不影響我們了。
最后,楊老師想跟所有覺得自己患上了強迫癥的同學說,請一定要給予自己足夠的休息和放松時間。強迫癥患者常常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身體和大腦都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我們不要再苛責自己了,而是要優待自己,多安排一些休閑活動,課余時間多和朋友逛逛操場、賞賞晚霞,或者晚上舒舒服服地泡個熱水澡,盡量讓身體放松下來,降低緊張感。身體的放松會反過來影響心理狀態,減輕自身的焦慮和強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