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羽

檢察官與涉案公司人員就欠薪問題作溝通
年關歲末,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回望過去的一年。重溫走過的路,勞動者的奮斗身影依舊驚艷時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所說:“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辛勤的付出理應得到肯定和回報,這是對勞動者最大的尊重。然而,討薪難、勞動關系認定難等問題仍然存在。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機關,需要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聯合社會各方依法維護好勞動者合法權益。
“外來務工人員來上海作貢獻,同樣是城市的主人。”工資是來滬務工人員的保命錢、活命錢、養命錢,是提升來滬務工人員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物質基礎。捍衛來滬務工人員最為基本的勞動報酬權益,關系民生、連著民心。
一些來滬務工人員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足,且在勞動市場中無法與企業地位對等,在勞動關系中沒有主動選擇權,發生糾紛時亦缺乏維權能力,處于弱勢地位。此外,有的來滬務工人員在欠薪案件中多選擇事后處理方式,導致討薪時間久、效率低。
“無救濟則無權利”,特殊群體的權利即便在法律文本上規定得再完備,如果其權利受到侵害時無法獲得有效救濟,那么國家對特殊群體的傾斜保護或許會成為“一紙空文”。正因為此,檢察機關通過民事支持起訴的方式,幫助弱勢方進行訴訟,彌補其法律知識、訴訟能力的不足,保護其合法權益免受侵害。
記者從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在一起支持起訴案件中,14名來滬務工人員此前在某餐飲公司工作,后該公司歇業,但未結清勞動報酬。務工人員在勞動仲裁階段提交的證據大多是微信群的聊天記錄,真實性無法得到認定,故而喪失了第一次司法救濟的機會。檢察機關經過審查后作出支持起訴的決定,并將工作聚焦于核實證據的真實性上。該院積極與法官溝通,并會同法院向相關公司核實案件證據真實性,幫助申請人固定訴訟證據。最終,法院判決支持了申請人的訴訟請求。
隨著老齡化的日益深入,部分“輕齡老人”在退休之后,仍選擇“再就業”。“退休人員再就業”現象引發社會關注的同時,這一群體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也日漸凸顯。對于超齡勞動者而言,其在遭遇欠薪等事件時,難以申請勞動仲裁,只能通過民事訴訟途徑維權。但維權成本高、耗時長,往往令超齡勞動者苦不堪言。如何破解維權“老大難”問題?檢察機關支持起訴,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上海市金山區,就有一起涉及超齡勞動者的討薪糾紛在檢察機關的支持起訴下得到了圓滿解決。張老伯自2021年6月起在某物業公司從事電工工作,然而公司由于經營不善,多次出現拖欠薪資情況,致使張老伯7個月的工資(共計24490元)始終討要無果。張老伯曾申請勞動仲裁,卻因超出法定勞動年齡不符合受理范圍無疾而終。張老伯只好抱著最后的希望來到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求助。
受理該案后,承辦檢察官通過審查張老伯提供的過往銀行工資流水、工作群截圖及對賬單等,確定了其與物業公司存在勞務合同關系。同時,檢察官通過實地走訪,向酒店方全面了解張老伯的工作情況,確定其確實在酒店從事保養、維修電氣設備等工作的事實。雖然物業公司一開始在檢察官的溝通下承諾會及時支付拖欠的薪資,但在支付給張老伯一個月工資后再度欠薪。鑒于此,金山區人民檢察院于2023年10月向法院制發《支持起訴意見書》,支持張老伯通過起訴向涉案物業公司討要欠薪。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與法院共同對物業公司負責人深入開展釋法說理,最終物業公司向張老伯支付了全部的欠薪。
勞動關系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涉及千家萬戶,關乎社會穩定。確認勞動關系,是勞動爭議訴訟維權的第一步,即勞動者主張權利的前提。
然而,有的勞動者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受教育程度有限或受到經濟狀況、身體狀況較差的影響,無法或難以自行收集相關證據,導致無法正常行使訴權,這大大增加了勞動者敗訴風險,同時也增加了維權的時間成本。此時,檢察機關可以指導、協助勞動者一方收集相關證據,并依法支持起訴。
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檢察院辦理過一起類似的支持起訴案。牛某因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為申請工傷認定,其申請仲裁要求確認與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勞動仲裁期間,牛某提交了自己兩個微信聊天群部分聊天記錄截屏的打印件,以及其委托代理人與案外人的電話通話錄音、文字稿等證據材料。但上述證據材料存在真實性存疑、證明力不強、證據鏈未形成閉環、被告全部否認等問題,牛某的請求事項在此階段未被支持。于是,牛某起訴至法院,后通過其代理律師向檢察機關申請支持起訴。
經分析研判,本案系勞動爭議,起訴人為來滬務工人員,經濟狀況較差,受教育程度有限,且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傷害,有致殘的可能,具備弱勢群體維權的特征,符合支持起訴的受理條件。為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寶山區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受理。
案件審查過程中,檢察機關運用“支持起訴+調查核實”協助當事人獲取證明勞動關系的維權證據:承辦檢察官指導申請人梳理案情,分析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標準,并協助牛某調取了相關銀行賬號的交易記錄,進一步完備申請人接受某公司工作的指令及某公司向其支付勞動報酬等的證據鏈。法院最終確認牛某與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為主動適應勞動關系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特征和新問題,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與市總工會聯合召開“工會+檢察院”職工勞動權益保障工作推進會,并簽署《關于建立“工會+檢察院”職工勞動權益保障協同工作機制的意見》。
據悉,上海各級檢察機關與工會組織將建立溝通聯絡、信息通報、線索移送、會商研判、辦案協作等機制,重點圍繞職工反映強烈的涉及勞動權益保障的普遍性問題、新就業形態下勞動者權益受侵害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信息溝通,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暢通案件線索移送渠道。各級檢察機關在辦理涉及職工勞動權益保障公益訴訟、民事支持起訴等案件時,可邀請工會組織成員作為特邀檢察官助理或“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案件調查、聽證等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難題,雙方將加強會商研判、合力推動整改。此外,還將共同開展法治宣傳,引導職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助推完善勞動權益保障機制。
令人欣喜的是,更多力量參與到了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中來,這體現出社會法治文明的不斷進步。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凝聚工作合力,積極推進欠薪等勞動爭議的多元化解和協同治理。此前,長寧區人民檢察院與區人民法院、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簽了《關于加強企業欠薪勞動糾紛協同治理和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首次探索“訴訟保全+欠薪墊付”勞動者權益雙重保護模式,并以“三方合作+行刑民銜接”的方式推動欠薪治理和勞動糾紛解決。
這并非個例。上海奉賢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區總工會、區司法局和區人社局聯合推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法律服務站”協作機制。年關越來越近,“五方聯動協力”讓欠薪案件的處理不斷提速。
在協作機制框架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法律服務站”的服務窗口設在奉賢區總工會、區人社局、區司法局,依托多個日常維權窗口,負責接待、線索登記等。機制還明確了欠薪線索移交流程:各部門接到欠薪的線索后,通過服務站進行研判。在收到線索5日內,對證據不足的案件,區檢察院協助收集證據,區人社局依職權調查取證。符合條件的由區總工會等提供法律援助、非訴解紛組織達成調解協議、民事支持起訴等,力求快速有效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