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2023年山東上市公司持續擴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截至2023年末,山東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307家,市值達3.57萬億元。
2023年度,山東共有18家企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同時,有17家企業因業績下滑、板塊定位不符、內控不規范、所處行業不被政策支持等問題,撤回IPO;此外,全省還有41家擬IPO企業排隊上市,后備力量充足。
青島數量居首 煙臺市值領先
過去一年,山東A股上市公司數量突破300大關,其中主板200家,創業板66家,科創板21家,北交所20家。從城市分布來看,青島數量最多,共有66家;煙臺52家位居第二,濟南47家排名第三;其后依次為淄博33家,濰坊29家,威海17家,德州11家,濟寧10家,濱州8家,聊城和泰安各7家,東營和臨沂各6家,棗莊4家,菏澤和日照各2家。
從市值看,截至2023年底,山東省307家上市公司市值累計3.57萬億元,1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500億元,7家上市公司市值超1000億元,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2000億元。其中,萬華化學總市值位居第一,達2411.95億元;海爾智家、兗礦能源排名第二和第三,市值分別為1982億元、1473.74億元;濰柴動力、中航沈飛、山東黃金、青島啤酒、中際旭創、歌爾股份、華魯恒升進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前十名企業總市值共達12474.96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34.9%。
雖然青島上市公司在數量上占據優勢,但煙臺上市公司在市值上仍處于第一位,其總市值達7878億元。2022年11月底,青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曾短暫反超煙臺,但后期又被煙臺反超,主要原因是2023年煙臺上市公司中際旭創成為超級大牛股,該公司近一年漲幅超260%,使煙臺上市公司市值大增。而山東市值最大的企業萬華化學同樣位于煙臺,該公司在A股市場表現強勢,常年霸榜山東上市公司市值第一,素有“化工茅”之稱。
將數據進行對比,煙臺上市公司市值過百億的共有19家,市值在30億—100億之間的有26家,市值低于30億的有8家。青島上市公司市值過百億的有14家,市值在30億—100億之間的有33家,不足30億的有19家。可見,青島中小市值公司較多,百億市值企業仍不及煙臺。
從行業上看,青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行業、生物醫藥行業、食品飲料行業、基礎化工行業以及金融行業等,其中外貿出口類型企業占比較大。煙臺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主要為化工、農牧、生物醫藥等,其中萬華化學為聚氨酯龍頭,榮昌生物是國內領先的創新藥研發企業,益生股份是全國最大的祖代肉種雞飼養企業,登海種業是國內玉米種子繁育推廣一體化龍頭企業。濟南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有色金屬、交通運輸、軟件開發、加工制造等,其中以浪潮信息為首的信息技術產業,還有以華熙生物為首的醫美護理行業成為拉動濟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新興產業受寵 濟南IPO最多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內全國新增A股上市公司共計313家,其中山東新增18家,位列第六,較去年同期的21家減少3家。值得關注的是,在18家IPO魯企中,有17家公司為戰略新興產業,而得益于產業升級,省會濟南2023年度開始崛起,成為山東IPO數量最多的地市。
總體來看,山東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深交所創業板以及北交所,大多數為新興企業,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創新性。值得一提的是,山東今年登陸創業板的企業數量則從2022年的5家逆勢增長到了8家,位列全國第四位。
從新增魯股城市分布來看,濟南年內新增數量最多,有4家企業實現IPO,煙臺3家,青島、泰安、威海、淄博、聊城各有2家,東營1家。
從上市板塊來看,有8家在創業板上市,分別是乖寶寵物、盤古智能、海科新源、海看股份、豪江智能、亞華電子、科源制藥和泓淋電力;金帝股份、亞通精工和宏盛華源3家公司在上證主板上市;坤泰股份在深證主板上市;泰鵬智能、國子軟件、天罡股份、民士達、迪爾化工和一諾威等6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從行業來看,2023年山東發行上市的18家IPO企業分布在13個行業。數量最多的行業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共3家;其次是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以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各有2家。
上市存量充足 17家企業撤回
2023年,山東企業IPO工作成果頗豐,特別是上市企業后備力量充足。數據顯示,目前尚有10家A股過會未上市企業。其中,森峰科技、歌爾微、新恒匯、日日順供應鏈、博苑股份、邁百瑞、泰豐智能等7家企業審核狀態為已通過審核;鍵邦股份、中創股份2家審核狀態為證監會注冊。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騰達科技審核狀態為正在發行。2023年12月28日,騰達科技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書,正式啟動招股。本次IPO,騰達科技擬公開發行新股5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為25%,計劃募集資金約8.49億元。
除過會未上市企業外,還有31家魯企在進行IPO審核之中。審核狀態為已問詢有15家企業,其中創業板6家,深證主板4家,上證主板3家,北交所和創業板各1家。其中,7家企業審核狀態為已回復,4家企業審核狀態為已回復(第二次);金鴻新材、溫多利2家企業審核狀態為已受理;臨工重機、捷瑞數字等7家企業審核狀態為中止審查。
2023年山東A股IPO終止(撤回)企業共計17家,其中滬主板6家,北交所5家,創業板4家,科創板2家。在這17家公司中,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惟一一家過會后主動撤回而被深交所終止注冊的企業。
據了解,這17家企業撤回IPO的原因可以歸集為以下五點:一是2023年經營出現困難,營業收入及凈利潤下滑幅度過大,經營可持續性及業績穩定性問題突出;二是不符合板塊定位,有部分企業擬從滬深板塊轉移至北交所;三是目前政策不支持上市,例如吃穿住類企業,特別是一些餐飲食品類企業;四是少量企業被現場檢查中發現問題,需要整改后重新申報;五是被舉報或出現重大訴訟,而且短期內無法解決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