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念琪

“爆炒米花哦——”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上海弄堂里,時常能聽到這樣的吆喝聲,由遠而近,悠然回蕩。對孩子們來說,一聽到“爆炒米花哦”聲,就如戰士聽到了沖鋒號,立即奔出家門,從四面八方沖向發出這個聲響的地方。
循聲過去,就可看到爆炒米花的阿忠老頭,或邊推小車邊喊,或已停車擺開了陣勢。到我們所在的茂名南路?163?弄來爆炒米花的,非他莫屬。不知爆炒米花的人是否也劃分了營業范圍,很少見到有其他爆炒米花的來我們這片做生意。
阿忠老頭住瑞金二路?70?弄,那里與我們弄堂是通的。小學一到四年級,我在復興中路一小讀書,上學穿弄堂要走過他家門口,有時會看到那輛爆炒米花的車靜靜地停放在門口,大概那天是阿忠老頭的休息日。
爆炒米花的地方人氣足,有來爆炒米花的,有看熱鬧的,有到這閑聊天的,還有等在這里吃白食的。
爆炒米花就是把米爆炒開來,是否能爆出花,那要看你爆的是什么料。爆的原料有?3?種:一是米,大米或上海人叫“洋秈米”的秈米?;二是玉米,上海人給一粒粒金燦燦的玉米起了個美麗的名稱——珍珠米?;三是自己切、曬干的年糕片。

小時候,爆炒米花大多用大米和秈米,在上海市區買不到玉米,但若家中有鄉下或外地親戚,那就有了貨。雖然夏天菜場有時有玉米賣,但我是沒見到有誰有閑工夫自己剝玉米粒、曬干來爆炒米花。自家曬年糕片的倒是不少,因那時年糕過年有配給。浙江嵊縣(現嵊州市)老家的親戚在過年時,會送來自己做的年糕,但我們不用它來做爆炒米花的原料,畢竟這年糕比配給的好,舍不得當零食吃,多用來做炒年糕和湯年糕。有個親戚在“泰康食品廠”,廠里把做華夫的邊角料低價出售給職工,把它曬干后,爆出來的華夫極好吃。
爆炒米花還與巫術有關。據說吳俗以糯谷入焦釜爆米花,謂之“爆孛婁”,諧音“卜流”,以卜流年之休咎,在宋代范成大的《吳郡志》和明代王鏊的《姑蘇志》等書中均有相關記載,明代李戒庵亦在《孛婁詩》寫道?:“東入吳城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拋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紅粉佳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绷碛兄裰υ~?:“正月松江春水鮮,麥苗薺菜綠如煙。孛婁笑把流花卜,喜得今年勝舊年?!币荒暌潦?,求卜事大,而且這一爆又可一舉數得,既占了卜,又聽了響,聞了香,嘗了鮮。
在新年期間“爆孛婁”卜兇吉,有在元宵節進行的,也有在正月十三、十四的,且都在夜間。后來“爆孛婁”不限日子,更無論時間,但過去爆炒米花多在冬天,集中于過年期間,天氣熱的時候較少。
說到夜間爆炒米花,那畫面煞是好看。夜幕里,爐中火焰放著紅光,火星不時往外四濺,阿忠老頭和圍觀爆米花的人,構成一組立體黑色剪影。不是阿忠老頭要繼承傳統或“拗造型”,實在是生意太好,再晚也得把沒爆的爆完。
阿忠老頭的車上,有許多洋鐵皮罐頭,大小與現在的可樂罐差不多。他是按罐收費,不管你爆大米還是珍珠米或是年糕片。此外,可以加 1?分錢放?1?片糖精片,這樣爆出來的炒米花、年糕片是甜絲絲的。一會兒的工夫,罐子就被蜂擁而至的孩子們一搶而空,拿回家裝米或裝年糕片。沒拿到罐頭的,只好等別人爆好后騰出空罐頭來。拿回來的罐頭都裝得滿滿的,一個個排著隊,等著被清空。
爆炒米花的物件不復雜,都能裝在小推車上。一個爐子,接著風箱,爐上橫空架著個黑黢黢、葫蘆狀的鐵家伙,一頭有轉動把手和壓力表,車上還備著煤。那時還有“搗蛋鬼”偷“茂名食堂”的煤,來充當爆炒米花要付的錢。

爆炒米花的過程簡單。阿忠老頭打開那個黑鐵葫蘆的蓋子,倒入米或年糕片或珍珠米,再蓋上?;擰緊蓋子要借助一段三四十厘米長的自來水管,管子套上搭扣,用力關緊,然后坐在小凳上,左手拉風箱,右手轉動黑鐵葫蘆,有時也有孩子會幫著拉風箱、轉黑鐵葫蘆。阿忠老頭會不時停下黑鐵葫蘆,看看上面壓力表指數。
爆一罐炒米花用時不長,時間一到,阿忠老頭起身把黑鐵葫蘆轉?180?度,拎起來,離開爐子,擱一架上,用一個打著不少補丁、不知用了多少年的袋子套住黑鐵葫蘆的蓋子,只露出搭扣,套上那根自來水管。沒人嫌這袋子齷齪,就怕他沒有抖倒干凈里面的炒米花。
一切就緒,阿忠老頭在開蓋前又大聲吆喝?:“響來——”提醒大家注意,就像伐木工人放倒大樹時大喊“順山倒來——”


話音未落,只聽一聲轟響,爆好的炒米花竄入袋中,升騰起一股熱氣。接著,阿忠老頭會提起布袋把炒米花倒進你帶來的盛器里。一般都拿大“鋼盅鑊子”來裝,“鋼盅鑊子”是上海人的叫法,實際是鋁鍋。阿忠老頭把黑鐵葫蘆的膛內刷干凈,倒入下一罐米,所有步驟開始重演。
炒米花拿回家,再裝到餅干聽(箱)里,方便保存。吃炒米花很爽快,抓起來,一把把往嘴里塞,或用開水沖,放點糖,還可做米花糖,不過我自己沒做過,都是買店里現成的。
20?世紀?80?年代以后,爆炒米花已消失,但爆珍珠米卻重現江湖。它不在弄堂里“爆炒米花哦”聲響中誕生,而在商店、影院的玻璃柜里完成,它是“洋爆玉米花”。上海人叫它“哈立克”,小名“玉米花”。當時有廣告語?:早上吃什么?吃哈立克。
“哈立克”的早餐革命流產了,但看電影時吃爆珍珠米仍在。一份中桶爆玉米花,一杯可樂,為年輕人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