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杰鑫 張曉林 譚步軍
摘? 要:本文以小學三年級上學期定向運動18課時大單元教學方案為例,設計以“定向運動地圖與指北針的學習與運用”為主題的大單元學習。基于“學會、勤練、常賽”的理念,在課堂中以情境教學的方法吸引學生進行沉浸式的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定向運動的意識,從而幫助學生在定向運動學習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真實情境;學、練、賽;定向運動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1-0079-03
定向運動是智力型的體育運動,屬于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匯聚了趣味性、健身性、知識性等特點。但相較于小學傳統運動項目,定向運動項目開展學校少、教學方法少、學生基礎缺乏,且對器材、教師專業技能要求高,這都增加了定向運動項目在小學推廣和開設的難度。因此,本文針對小學三年級上學期設計連續、系統、完整的18課時定向運動大單元教學方案,期望能為定向運動的深度學習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定向運動首次納入新課標的意義
(一)學校傳統體育項目的有益補充,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
隨著學校體育的蓬勃發展,學校傳統體育項目已經不能滿足中小學生對時尚運動的追求。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戶外運動,擁有豐富的冒險、挑戰元素,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中小學適當加入定向運動課程,能豐富學校體育課程資源,形成時尚、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
(二)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落實“健康第一”理念
在校園真實情境下的定向運動教學活動中,學生會遇到各種有趣的挑戰,這迎合了中小學生好奇與好勝的心理特征,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完成定向運動的過程中鍛煉了身體,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貫徹落實了“健康第一”的理念。
(三)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培養其良好的情商與表達能力
學生在參與定向運動時,只能依靠個人或小組完成指定的任務,在體力消耗和計時的緊迫感下,學生需要靠自己的應變能力或通過小組的溝通協調去克服各種困難,在這一過程中將鍛煉學生控制情緒的能力,提高學生溝通交流表達能力。另外,定向運動將培養學生處事不驚、果敢、樂觀積極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學會獨立自主處理問題,提高與同學溝通協作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基于真實情境的定向運動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小學三年級上學期定向運動大單元教學方案以“定向運動地圖與指北針的學習與運用”為主題,從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六個方面,設計與定向運動真實情境主題相關的具體內容,最終達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維度的合格性學習評價標準[1]。
(一)游戲化、情境化的趣味教學
定向運動屬于封閉式運動技能體系,技術動作相對單一、枯燥,重復性強,如能在單元教學過程中增加游戲化、情境化元素,會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練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在小學三年級上學期定向運動大單元教學設計中,主要圍繞“定向地圖與指北針的學習與運用”的主題,基于“學會、勤練、常賽”的理念,以定向運動地圖圖例、圖地對照以及指北針標定地圖為主要學習內容,同時關注小學三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充分發揮定向運動項目的本源樂趣。關注個體差異,從而達到幫助學生在定向運動學習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以模擬情境的方式,圍繞簡單的游戲規則與定向運動基礎知識技術,以定向積分、接力、團隊賽的形式進行單元實踐,熟悉比賽規則與流程。課堂中采用模擬跑圖、找點挑戰、定向技術大比拼等游戲形式,以及迷你百米、臺階、雪花、迷宮、蜘蛛網、九宮格定向等游戲方法,增加與其他學科融合的各種主題、情境校園定向練習內容,真正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學練定向運動的技戰術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定向運動知識,積極參與定向運動的多種“學、練、賽”活動,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組合運用定向運動基本技能,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地圖與實地、人與自然的關系,最終掌握定向組合基本技能,享受戶外運動,親近大自然。
(二)結構化、系統化的深度學習
學習條理清晰的結構化內容,能讓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所學內容的整體形態,從而建立系統化的體育學習思維,最終培養核心素養。以三年級上學期定向運動大單元教學方案為例,教學內容包含:體能;基本規則;指北針對北、地圖識別、圖地對照的基本知識技術;技戰術組合;展示與比賽等。依照學生學習情況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建立不同的內容組合學習形式(表1),以系統化、結構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定向運動課程,避免學生重復學習單一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整體地學習和把握定向運動知識。通過小學定向運動課程內容結構化量表的構建,教師不僅能夠更加清晰有條理地進行教學,學生也能夠通過結構化的學習更加直觀地從部分到整體理解定向運動項目的整體概念,從而逐步建立對定向運動的認知,培養良好的核心素養,激發運動興趣。
三、定向運動大單元學習目標
(一)運動能力
能說出方向識別、指北針對北、圖地對照、單點攻擊及找點組合技術名稱以及地圖上圖例符號、檢查點說明表、比例尺、磁北線等符號的意思,明白簡單的百米定向賽規則與定向運動鍛煉價值。掌握地圖折疊與指北針對北的方法,知道地圖上七種顏色、常見的點線面狀物在實地的位置和自己在地圖中的位置,從“起點”開始運用單點攻擊技術找到1號檢查點,在雙人單點比賽中運用找點組合技術、雙人定向戰術配合,重點提高心肺功能、平衡能力、靈敏性等體能。
(二)健康行為
與同伴自主參與真實情境下的定向運動,了解、親近大自然,形成正確的環保觀念,在生活中與親友分享所學的定向運動讀圖看圖技能。學會在定向運動出現蚊蟲咬傷時的緊急處理方法、摔倒時的應急保護動作。在接力、團隊定向比賽中,在落后時,積極與同伴溝通交流,調整情緒。樹立健康安全的鍛煉意識,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三)體育品德
在一次次陌生的定向環境中挑戰自我,鍛煉生存本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雙人定向、接力定向、團隊定向比賽中,積極參與,自覺遵守規則,相互協作,勇于克服困難,樂觀積極,正確看待比賽的輸贏,勝不驕敗不餒。
四、定向運動大單元內容要點與課時分配
小學三年級上學期定向運動大單元18課時,其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6課時,技戰術運用3課時,體能3課時,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6課時,后三個內容多是融合式教學,更加突出運動項目的完整體驗(表2)。
五、定向運動大單元學習方案
本單元教學設計方案共18次課,每次課均由“學、練、賽”三部分組成。1~10課時以定向運動地圖、指北針基本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地圖從基礎顏色、常見的點線面狀物到檢查點說明等其它地圖符號,指北針從基本的東西南北識別再到利用指北針進行各方向的直線行進,使學生由易到難逐步掌握定向地圖符號與指北針基礎知識;11~16課時以圖地對照、指北針對北為主要教學內容,本階段主要培養學生運用地圖、指北針找點的組合技術;17~18課時為單元的理論和實踐考試,理論考試主要考核學生能否看懂地圖,實踐考試以完整個人賽的方式檢驗學生對定向運動規則、定向運動組合技能的掌握情況(表3,見二維碼)。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2022年度院立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中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構建與應用”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