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
“我們要及時把黨和國家的政策傳達到社區黨員和群眾中去,所以有什么疑問請隨時提。”2023年11月2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文林街道文林社區,一堂黨課正在進行。
仁壽縣堅持“學”字當頭,把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學習質效,通過組織開展“萬場‘微黨課進支部”活動,構建起縣、鄉鎮、村社“三級書記”講黨課體系,讓黨的創新理論以“微黨課”的形式進入百姓家。同時,仁壽縣立足農村實際,開展政策理論宣講、產業技術指導,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助農增收、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
結對幫學
院壩里上“微黨課”
日前,文林社區以“微黨課”的形式組織開展了一場宣講活動。活動上,社區居民同結對幫學的黨員、社區干部圍坐在一起,傾聽文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汪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講黨的創新理論。
“和結對幫學對象一起上黨課,加深了我對黨的認識,也了解到黨的許多好政策。大家伙兒坐在一起還能聊生活、嘮家常,不少生活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解決。”聽完“微黨課”后,70歲居民何吉武對此次活動連連點贊。
活動結束后,社區干部便借此機會收集居民關于社區環境衛生、基層治理、公共設施安裝等方面的意見,還就居民對社區工作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
“黨課作為紐帶,把黨員干部和群眾聯系在了一起。”汪晶表示,借助“向陽花開 文鄰知音”主題院壩會的溝通交流契機與結對幫學的形式,社區工作人員能夠把黨的“好聲音”傳到千家萬戶。
仁壽縣用活黨員活動陣地,在機關、村(社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聚焦主題主線、全域全員,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收集并解決群眾關于就業、醫療、物業管理等急難愁盼問題,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實際工作中“開花結果”。
解決問題
拓寬銷路助農增收
2023年11月,正是愛媛柑橘成熟上市的黃金時節。在仁壽縣新店鎮黃祠村,果農們穿梭于果園內,手腳麻利地采摘著成熟的柑橘。
“現在給大家介紹的是愛媛果凍橙38號,這款柑橘的皮非常薄,果肉很厚實。”果園中,黃祠村黨總支副書記董曉勇正在進行直播帶貨。
“高峰期,每天要銷售4000至5000公斤柑橘。”仁壽縣綠色原野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全村一半以上的水果是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出去的。
現在柑橘不愁銷路,但以前,這里的柑橘經常滯銷,果農的種植積極性一降再降。
改變,同樣發生在一場院壩會上。2023年9月份,黃祠村“兩委”召集村內種植柑橘的農戶了解情況,發現了銷路不暢的問題。
“經過討論,我們決定采用電商銷售模式。”董曉勇表示,雖然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村民的支持讓他們堅持了下去。
此外,為了做好網絡銷售工作,村里開辦了網絡創業(電商)培訓班,通過召開培訓會、入戶指導的方式培訓年輕村干部和村民利用電商平臺銷售柑橘,并與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統一為村民進行柑橘包裝和發貨,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物流成本。
仁壽縣聚焦用好用活黨員活動陣地,積極組織交流學習情況、分享學習體會,扎實開展政策理論宣講和產業技術指導,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