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G與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多以信息智能化處理理論為基礎,對教育進行深層改革。對中職英語教學改革而言,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個體差異、學習需求多樣化等因素,合理設計“5G+人工智能”教學模式,將現代化技術貫穿于英語教學全過程,全面提高翻譯教學、語法訓練、聽力訓練、口語訓練、課后輔導等教學成效。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中職學校如何進行中職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5G+人工智能”;中職英語教學
引言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5G+人工智能”成為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動力[1]。合理應用兩項信息化技術,可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發音,并建立學習檔案,動態掌握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教學輔助與指導,優化英語學習成果。從教學改革實踐來看,教師需要立足教學實際,結合學生成長特點與實際需求,科學合理優化教學模式,有序推進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全面增強其綜合素養。為此,以下內容概述了“5G+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了其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革路徑。
1. “5G+人工智能”技術概述
1.1 5G技術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在4G技術基礎上實現了技術創新性發展,具有傳輸速率快、時延低與網絡連接數大等諸多優勢,可同時連接多個終端設備,保障了網絡連接的穩定性與可靠性[2]。從應用效能來看,用戶下載與上傳數據速率加快,享受更流暢的視頻流媒體體驗,以及更快的游戲響應時間。此外,5G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智能交通、遠程醫療、工業自動化等領域,以及為人們應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供技術支撐。總體而言,5G技術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積極影響。
1.2 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具有前沿性,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與傳統理念,為人們學習知識提供便利,優化了教育成果[3]。現代化技術成為助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引擎,進一步提升了教育公平性,擴大了受教育面,也方便了教育人員高效組織教學工作。人工智能教育軟件憑借其豐富的知識儲備,可如人類一樣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可將用戶的情緒與心情反映出來,方便用戶進行人機交互。當下,人工智能技術已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推行與應用,取得了較好教學成效,優化了教學理念,助推教學改革朝著縱深發展。
從技術發展來看,并不能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特殊計算機技術等同,其借鑒了數學、邏輯推理、神經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知識與技術,兼具感知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與行為能力[4]。(1)感知能力是人工智能技術基礎且重要的特點之一。機器在具有感知能力后,可像人一樣從視覺、聽覺多維度感知外部世界。(2)思維能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可從機器智能化系統中獲取信息,并進行記憶與存儲。同時,可在內部信息基礎上,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與整合。人類個體思維發展進程體現著智能思維發展路徑。(3)學習能力是區別機器智能與非智能的重要標準之一。具有此項能力的機器可如人一般更新知識體系,并運用知識遷移力更好地進行實踐操作,全面提升能力,以及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變化。(4)人工智能行為能力屬于輸出功能板塊。智能機器人在知曉使用者意愿后,會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滿足人們的需求[5]。
2. “5G+人工智能”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2.1 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將5G、人工智能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融合后,提高了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水平,優化了英語教學改革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可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人工智能技術可依托學生學習興趣、特點與需求,為其推薦富有針對性的學習內容;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與匹配教學資源,或者人工智能在動態分析學生學習數據基礎上,進行實時反饋與指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全面優化學習效果。(2)實現智能輔助教學。人工智能技術是教師強有力的智能助手,可為教師提供教學輔助工具與資源,如運用語音識別技術帶領學生進行口語練習,糾正發音,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章。(3)進行虛擬實境教學。在將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與英語教學相融合后,更利于學生沉浸式地融入教學情境。學生可在虛擬實踐中了解英語國家文化場景,并融入溝通情境中,強化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有序鍛煉表達能力。(4)在線協作與遠程教學。憑借5G網絡低延遲、高傳播速率以及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學生可通過在線學習平臺進行遠程協作與學習,突破了傳統學習模式下的學習時空限制,優化了交互體驗。此外,教師可通過遠程教學平臺進行教學評估,結合評估結果,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由此可見,“5G”與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強有力的助推器。
2.2 優化英語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
現代化科學技術已成為改革與發展中職教育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發展語言學同樣離不開信息化技術。隨著5G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現代化技術與英語教學實現了緊密融合。基于人工智能的語義識別技術與視覺處理技術更有利于刺激學生感知神經,優化視聽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6]。而將人工智能自動識別翻譯與自然語言理解等多樣化、現代化功能與英語教學相融合后,方便了教與學,實現了教學相長,提高了教學成效。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語音識別技術的翻譯精準度進一步上升,成為學生聽、說、讀、寫的有力助手,提升了學習成效。
3. “5G+人工智能”時代中職英語教學改革路徑
為針對性地論述中職英語教學改革,以下內容結合中職英語教學實踐,分析了5G與人工智能技術與中職英語各教學板塊的具體融合情況。
3.1 翻譯教學
為嚴格把控翻譯教學成效,教師在引入5G與人工技能的過程中,需要端正學生認知,將其作為輔助工具,切不可過度依賴現代化技術。學生仍需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與掌握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教師可借助節日契機,為學生組織趣味化翻譯實踐教學。例如,利用一些傳統節日,教師可為學生組織網絡化教學實踐活動,由學生為父母挑選禮物。首先,學生應與父母溝通,知曉父母想法,如母親想要一條連衣裙、父親表示想要一個剃須刀等,為學生進行網絡實踐指明方向。其次,利用電腦人工智能登錄購物網站,用英語與客服交流。學生可將父母想法與要求告知客服。比如:“My mother wants a dark blue dress或者Is your razor waterproof?”然后將客服信息翻譯成漢語,傳輸給父母。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學生發揮了翻譯作用,有效鍛煉漢譯英與英譯漢的雙向翻譯能力,并強化知識遷移力,切切實實感知英語的實用性。在完成實踐教學后,教師需注重教學總結,幫助學生分析實踐過程中的長處與不足,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意見與建議,或者找出實踐中的問題后,由學生通過人工智能線上討論模式、問答模式鍛煉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為學生打造高效翻譯實踐課堂。
3.2 語法講解
在積極推行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學校與教師可融合教學需求,提煉出教學重難點,有序著手教學系統搭建工作,設計與教學需求相契合的教學模塊,優化智能化教學環境。為幫助學生鞏固語法知識,可設計趣味化詞匯與語法模塊,將知識以圖文、影視、動畫等多樣化方式直觀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7]。此外,還可豐富學生知識記憶方法,通過理解英語詞根、前綴或者后綴等知識,進而高效地記憶知識。將5G、人工智能技術融入英語教學后,可以思維導圖方式帶領學生學習語法知識,強化知識間的關聯,并靈活應用知識。專家系統技術可應用到構建學習平臺中,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空間,自由發問,從專家系統知識庫中找尋所需答案。
3.3 聽力訓練
在中職英語聽力訓練教學中,學生可憑借5G技術快速訪問在線學習資料,還可通過在線平臺收聽新聞廣播等有價值的、最新的英語聽力資料。學生亦可通過在線視頻課程進行實時活動與交流,提高聽力能力、理解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8]。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教師可為學生定制個性化聽力訓練方案,在綜合分析學生學習數據與表現的基礎上,智能化整合訓練內容,調整訓練難度,為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充分挖掘學生的聽力潛力,提高學生聽力學習效率。此外,人工智能技術可動態評估學生聽力水平,如教師可通過語音識別或情感分析等多樣化技術,有效檢測學生發音精準度、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意見與建議,輔助學生查漏補缺,積累聽力技巧。盡管5G與人工智能技術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智能化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聽力水平與語言能力,但因信息化技術具有開放性,學校與教師需要確保技術安全與合規,為學生營造安全高效的智能化聽力平臺。
3.4 口語訓練
因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基礎上,應勤加練習,方能實現知行合一,鍛煉知識牽引力與運用能力。為此,教師可結合教學主題,由學生進行人機對話,展開情境性口語訓練。教師可以名勝古跡為主題,圍繞北京街景、文化古跡為學生組織情境式口語訓練。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模擬北京街景、文物古跡,為學生營造游覽情境;另一方面,由學生進行人機對話。因人工智能設備具有較強識別度,可結合學生所思所想,完成相應對話。以下內容呈現了某位學生具體對話過程:
學生:“Where is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 in Beijing?”
人工智能設備(模擬導游角色):“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such as the Great Wall,the Summer Palace,the Forbidden City and so on.”
學生:“I want to see the natural scenery.Do you have any recommendation?”或者“Is there any special food you can taste?”
人工智能設備:“……”
與人工智能設備對話過程中,學生能豐富知識量,懂得如何應用知識,優化口語交際效果。此外,趣味生動的對話情境與靈動、自由的交流空間,便于人工智能設備以及學生圍繞主題進行互動與探究,幫助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回憶知識與思考,同步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總體而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人工智能對話進行英語交流與探討,為學生營造富有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口語鍛煉氛圍,引領學生高效融入口語鍛煉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此外,教師可以觀察者、引導者身份融入整個口語交際訓練中,結合學生口語交際短板,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以全面提高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成效。
3.5 課后輔導
課后輔導是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聯結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的重要手段[9]。一方面,教師可借助5G技術,通過在線學習平臺或者教育程序為學生提供課后輔導服務。此外,師生可進行在線互動與交流,如學生向教師詢問問題,獲取幫助,找尋答案。學生在得到及時有效的課后輔導后,能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可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課后指導服務。人工智能系統在分析學生學習數據與日常表現的基礎上,為學生推薦所需的學習資源或者練習題庫,使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有效鞏固所學知識。人工智能技術亦可進行自動化評估與反饋。比如,借助語音識別或文本分析等多樣化技術,及時檢測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錯誤題型,為學生提供學習意見與建議,使學生充分利用自主學習空間突破學習短板,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同步提高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英語教學在5G與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下,豐富了學生個性化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生翻譯、語法、聽力、口語、課后學習等各個環節的學習成效。對教師而言,應融合教學需求,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使5G與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聽、說、讀、寫、練等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黃林林,黃杉杉.人工智能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評《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23(10):145.
[2]惠建妮,齊曉娟.5G視域下高職英語優質教學資源共享[J].西部素質教育, 2021,7(22):129-130.
[3]樸圣玉.人工智能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研究[J].海外英語,2023(17):4-6.
[4]許佳.基于“5G+人工智能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22(8):169-170.
[5]張辰昀.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高職英語教學系統的構建[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6):143-145.
[6]張冠萍.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系統設計[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3,35(5):163-165.
[7]鄭麗文.人工智能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8):66-67.
[8]張辰昀.信息化環境下人工智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2(6):14-17.
[9]崔媛.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高職英語生態教學實踐[J].湖南教育(C版), 2023(9):57-59.
作者簡介:金小丹,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如皋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微型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讀寫課教學設計的研究(編號:RGwkt2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