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大峪第二小學緊扣新時代教育的新發(fā)展,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立足“讓每一個都被看見”的辦學理念,逐步實現(xiàn)“百花綻放香滿谷,全面發(fā)展向未來”的辦學愿景。
1.理念“融”心,引領為要,把牢教育方向
為深入貫徹黨的全面領導,在學校落實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統(tǒng)一思想,筑牢信念,學校黨組織實施了“領學”策略,深化對重要政策和重要精神的學習與實踐。行政干部周例會重要精神領學、黨支部委員月專題黨課領學,積極組織研討與反思,確保學校把牢正確的教育方向。
2.制度“融”力,嚴管厚愛,筑穩(wěn)治理體系
一是制度規(guī)范化建設。學校通過修訂校章明確黨組織領導職責、調整黨政正職配備方式,強化黨組織在學校的領導作用;制定《黨組織會議和校長辦公會議討論決定事項清單》《大峪第二小學黨組織會議和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guī)則》等文件,完善決策流程;成立德育、思想政治等工作小組,優(yōu)化內部機制,確保決策的有效執(zhí)行。這些措施旨在促進黨務與校務的深度融合,保障各項政策精準落地。
二是機制體系化建設。建立書記校長協(xié)同領導機制,黨組織和行政班子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創(chuàng)新合并行政班子會與黨組織會為領導班子會,定期開展集體理論學習、管理論壇及工作反思專項論壇,推行“四走進”機制,營造“嚴管厚愛”氛圍。建立中層干部激勵與督導機制,通過制定《干部管理積分細則》《大峪第二小學干部民主評議問卷指標》《大峪第二小學年級輔助主任督導職責》等,有效提升了中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與自我約束能力。建立黨務與校務干部下沉機制,創(chuàng)新落實“支部建在連上”的要求,把黨組織建在教育一線,由一人雙擔年級督導主任與黨支部書記,并依托“智慧三人行”工作,強化黨政工作的融合性。建立黨員與骨干“雙培養(yǎng)”機制:選拔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擔任年級主任和教研組長,完善了《年級主任負責制實施管理辦法》,強化“年級主任負責制”,增設了“卓越年級組”的評選,發(fā)揮年級組的合力,增強團隊意識,讓年級組的工作真正落實、落細、落穩(wěn)。
3.責任“融”智,知責善為,建好“百花”學校
黨團隊融效,潤百花之心。學校設立黨員安全崗、黨員暖心幫扶崗、黨員上下學護衛(wèi)崗,邀請社區(qū)志愿團隊護學,為教育保駕護航。創(chuàng)設“書記校長的周三有約時段”“我與行政老師的午餐時光”“我為學校發(fā)展獻言獻策”等活動,關心學生身心發(fā)展,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堅持以黨建帶隊建,組織中高學段以班級為單位負責升旗儀式和國旗護送,讓學生參與講黨史、演紅劇、唱紅歌、讀紅色經典等活動,厚植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
教科研融智,盈百花之慧。一是深研課題,雙線成長。依托“PLC視域下遠郊區(qū)小學研究型教師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聚力發(fā)展“智慧教師研修書院”和“‘紫禁杯’優(yōu)秀班主任工作坊”,以此為抓手,利用雙導師制,助力教師隊伍成長。二是深耕研究,雙軌探索。抓實校內常態(tài)課堂研究工作,充分發(fā)揮教研的作用,不斷升級大峪第二小學“探究型”智慧課堂評價標準,引導教師落實;抓好校內科研工作,利用文獻閱讀深化對相關領域內容的研究,以項目式學習撬動教學方式變革,以“百花香·德育論壇”“百花香·教科研論壇”等為展示交流平臺,定期邀請專家培訓指導,打造研究型教師隊伍。
家校社融力,助百花之綻。堅持家校社協(xié)同共育,打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家校社共育咨詢室”,門頭溝區(qū)8所學校7個黨組織聯(lián)動研究,積極探索校家社合力育人的新方法與新途徑。依托“日溝通、周反饋、月梳理”三級機制及“2+1”溝通法,以家訪、家長會、日常反饋等多種形式,密切家校關系,實現(xiàn)合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