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乒乓球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教學體驗,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還能保證教學活動順利組織與實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助力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1.豐富活動器材,因地制宜地開展游戲教學
首先,根據學生能力選擇器材。例如,在練習乒乓球托球時,教師可以讓有基礎的學生用球拍托球,無基礎的學生用書本、班牌、硬卡紙等比球拍大且較堅硬材質的物品托球,并進行游戲比賽。
其次,根據材料特征選擇器材。以徒手自拋自接乒乓球的球性練習為例,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小學低段學生手臂、手腕力量較弱,可以用如自制紙團、羽毛球、彈力球等輕便、靈巧的球類進行游戲;小學高段學生手臂、手腕力量較強,可以選擇稍重、稍大的球類進行游戲,如網球、壘球等,提高活動的娛樂性和趣味性。
最后,根據學生年齡選擇器材。為達到水平一的學生設計易于掌握、模仿性的游戲,如結合體操墊進行不同姿勢的托球比穩游戲等。為達到水平二的學生設計促進其身體協調發展的游戲,如用敏捷圈進行顛球快跑游戲等。為達到水平三的學生設計動作技能高、能滿足小學生一物多玩、運動強度較大的游戲,如二人滑步追逐游戲等。
2.緊扣教學重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游戲
明確教學重點能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而游戲化教學可以讓學生高效學習重點內容。
例如,在教學“乒乓球握拍動作”這一技術動作時,教學重點是握拍的手型。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好球拍后,進行托球比穩的游戲比賽。在教學“乒乓球球性練習”這一技術動作時,教學重點是提高對球的控制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不同大小材料的顛球比多游戲等。通過小游戲,教師成功引導學生理解了本堂課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掌握了動作要領,提高了課堂效率。
3.創設游戲情景,講授動作要領
游戲化的教學課堂應充分考慮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實際認知情況。例如,在球性練習時,教師發現,單一托球比穩練習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教師創設每天早上醒來、起床、穿衣、刷牙洗臉等場景,通過示范托球不掉球的同時演示躺、坐、站、模仿洗臉刷牙等動作,帶著學生進行托球闖關,讓學生在這一情景中逐漸掌握托球的基本動作要領。
4.豐富游戲形式,促進全方位發展
在體育教學中,借助游戲化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肢體、思維以及個性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
例如,在教學“乒乓球推球”這一技術動作時,可以讓一名學生拿標志桶當成雪糕筒,接住對面同學推過來的球,訓練推球的準確性和接球的敏捷性;還可以在兩名學生頭上設置橫線,以對顛球過線的游戲形式訓練學生對推球力道的控制能力等。一項技術動作,用多種游戲方式練習,既可以讓學生鞏固動作,又培養了學生對本項運動的興趣。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