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引領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環(huán)境,使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認知的發(fā)展。在問題引領學習中,學生置身真實問題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問題解決等活動,主動建構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問題引領學習強調經(jīng)歷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學生面對真實的問題情境,通過主動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在面對問題時能獨立思考并分析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主動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案、思路等,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實現(xiàn)思維廣度和深度的有效拓展。筆者以北京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教學為例,呈現(xiàn)問題引領學習的教學實踐。
1.基于真實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要提供進入真實問題情境的機會,讓學生觀察現(xiàn)實生活,產生真實體驗,提出真實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斑\算定律”的單元核心知識是探究五個基本運算定律(即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意義并應用其解決實際問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要學會用真實問題撬動思維。課前,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你能找到生活中用加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嗎?”讓學生到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結合真實情境提出數(shù)學問題。結合遴選出來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再次拋出問題:“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為了消除疑問,學生們會開始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借助思維支架自主探究
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初步分析,明確問題的關鍵點和難點。學生要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并形成問題的初步解決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利用思維工具,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等方式共同解決問題。在“交換律”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讓學生逐次完成“認識加法交換律”“探究減法、乘法和除法有沒有交換律”等難度遞進的任務,為解決問題提供記錄思維過程的“沃土”,同時也為后續(xù)課堂交流思辯提供支撐。日常教學中,除了學習任務單,教師還可以教授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畫思維導圖、做實驗、實物展示、書面報告等形式,幫助學生清晰思路、外化思維。
3.結合遷移運用反思提升
學生要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對核心概念以及相關知識進行拓展和遷移,實現(xiàn)知識的靈活運用。在“運算定律”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構建出核心問題串,如:為什么兩個算式不同,得數(shù)卻相同?它們能用等于號連接嗎?還有可以這樣表示的算式嗎?減法、乘法和除法有交換律嗎?今天學習的內容和以前的什么知識有關系?除了交換律,還有什么別的運算律?通過思考這些問題,學生可以初步構建出問題解決的邏輯思維結構,進而能夠主動想、敢提問、能提問、會提問,逐漸能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并能尋求合理方法解決問題。
編輯 _ 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