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的理化性質、結構表征及其增強免疫和降血糖活性

2024-02-23 02:32:38陳舒桐周慶玲楊睿宇王瀟瀟羅連響鐘賽意
食品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質量

陳舒桐,周慶玲,楊睿宇,王瀟瀟,丁 睿,李 瑞,4, ,羅連響,鐘賽意,4

(1.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亞熱帶果蔬加工科技創新中心,廣東 湛江 524088;2.汕頭大學理學院生物系,廣東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 汕頭 515063;3.廣東醫科大學海洋醫藥研究院,廣東湛江海洋醫藥研究院,廣東 湛江 524023;4.大連工業大學,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遼寧 大連 116034)

馬尾藻(Sargassum)屬褐藻門、墨角藻目、馬尾藻科、馬尾藻屬,是一種暖溫帶性海洋褐藻,廣泛分布于廣東和廣西沿海,尤其是海南島和湛江硇洲島居多[1-2]。馬尾藻富含多酚、蛋白質、硫酸化多糖及其衍生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巖藻多糖是馬尾藻中的主要活性物質[3-4]。巖藻多糖是一種水溶性的多聚陰離子同型雜多糖,富含硫酸基團[5]。巖藻多糖的單糖組成除了L-巖藻糖外,還包括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各單糖間主要通過α-1,2、α-1,3或α-1,4糖苷鍵連接[6-7]。大量研究表明,巖藻多糖具有降血脂[8]、降血糖[9]、抗氧化[10]、抗癌[11]、調節免疫[12]等生物活性,并且其生物活性與多糖的分子質量大小、硫酸基質量分數及化學結構有密切關系[13]。

目前,學者們不斷發現不同植物來源多糖的免疫調節功能。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可以利用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清除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自身產生的損壞細胞或腫瘤細胞,進而維持身體健康。巨噬細胞是免疫細胞的一種,通過激活巨噬細胞,可以吞噬或殺死病原體,其分泌的NO、前列腺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也可以間接殺死病原體,因此活化巨噬細胞對免疫調節有很大的幫助[14]。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誘導型環氧化酶-2(inducible cyclooxygenase-2,COX-2)是催化巨噬細胞分泌合成NO和前列腺素的關鍵酶,通過檢測多糖樣品干預后RAW264.7細胞NO的釋放量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技術研究多糖干預后RAW264.7細胞中iNOS和COX-2這兩種酶在蛋白水平的表達情況,可以反映多糖的免疫調節活性。任琪[15]通過提取、分離純化得到銀杏葉多糖后,將其加入細胞培養基中發現銀杏葉多糖可以顯著促進細胞COX-2和iNOS在蛋白水平上的表達。陳怡帆等[14]研究了甘孜松茸多糖的免疫調節活性,發現多糖可以提高RAW264.7細胞的增殖能力,且促進細胞釋放NO和多種細胞因子,進而顯著提升RAW264.7細胞的免疫調節能力。

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不可阻擋的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而目前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藥物,包括雙胍類、磺脲類以及糖苷酶抑制劑類等,這類藥物大多副作用較多,容易引起腸胃功能紊亂、低血糖等癥狀[16]。已有研究表明,巖藻多糖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從而阻止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Shan Xindi等[17]研究發現,從褐藻中提取的巖藻多糖可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從而降低體內血糖水平以降低糖尿病發病率,其半抑制濃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顯著低于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

然而,據筆者所知,目前關于馬尾藻巖藻多糖免疫調節及降血糖活性的報道較少。本實驗以超聲波輔助熱水浸提法提取張氏馬尾藻(Sargassum zhangii)和半葉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中的巖藻多糖為研究對象,對其理化性質和結構進行分析,明確其化學組成和結構,并探究其免疫調節和降血糖作用,以期為進一步開發馬尾藻巖藻多糖調節免疫及降血糖相關的功能食品或藥物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張氏馬尾藻于2020年10月采摘于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地區附近海域,半葉馬尾藻于2021年4月采摘于廣東省湛江市硇洲島地區附近海域。采摘后的馬尾藻經清洗、晾曬、烘干、粉碎后過100 目篩,放入-20 ℃冰箱保存。商業化純多糖:泡葉藻巖藻多糖、海帶巖藻多糖市購。

標準品:L-巖藻糖、牛血清白蛋白、沒食子酸、福林-酚、再生纖維素透析袋(1.5 kDa)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AW264.7細胞 中國科學院干細胞庫;一氧化氮檢測試劑盒 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DMEM培養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青霉素、鏈霉素和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美國生命技術公司;生化試劑:糖苷酶、淀粉酶、對硝基苯酚葡萄糖苷(4-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ide,pNPG)、磷酸鹽緩沖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美國Sigma公司;其他試劑購自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備

FD8508冷凍干燥機 韓國Ilshin公司;全自動酶標儀、ICS5000離子色譜儀 美國ThermoFisher公司;納米粒度電位儀 上海馬爾文帕納科公司;LC-10A高效液相色譜儀(配有R I-10 A 示差檢測器)、GCMS-QP2010氣相色譜-質譜(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聯用儀 日本Shimadzu公司;色譜柱BRT105-104-102串聯凝膠柱(8 mm×300 mm)博睿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巖藻多糖的提取

稱取馬尾藻粉20.0 g于1 L燒杯,按料液比1∶30(g/mL)加入蒸餾水,攪拌均勻后在80 ℃恒溫磁力攪拌鍋中熱水浸提3.5 h。浸提完成后,用350 W超聲輔助提取50 min,浸提液在4000 r/min離心10 min,棄去沉淀。上清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原體積的1/3后,加入無水乙醇至其體積分數30%,再在4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上清液繼續加入無水乙醇至其體積分數80%,同樣條件下離心后取沉淀。沉淀用無水乙醇和丙酮各洗2 次后,加入水溶解,再加入Sevag試劑除蛋白(多糖溶液∶Sevag試劑=6∶1,V/V),旋渦儀振蕩20 min后,靜置分層,取上清液于15000 Da規格的透析袋,在4 ℃冰箱中透析24 h,期間更換2~3 次蒸餾水。透析后,多糖溶液進行冷凍干燥,即得巖藻多糖(張氏馬尾藻巖藻多糖(Sargassum zhangiifucoidan,SZ-Fuc)和半葉馬尾藻巖藻多糖(Sargassum hemiphyllumfucoidan,SH-Fuc)。巖藻多糖得率計算公式如下:

1.3.2 巖藻多糖多糖、蛋白質和硫酸基質量分數測定

多糖質量分數:采用苯酚-硫酸法,以L-巖藻糖為標準品[18];硫酸基質量分數:采用氯化鋇比濁法,以硫酸鉀為標準品[19];蛋白質量分數:采用考馬斯亮藍法,以牛血清白蛋白為標準品[18]。

1.3.3 巖藻多糖分子質量測定

色譜柱:BRT105-104-102串聯凝膠柱(8 mm×300 mm);流動相:0.05 mol/L NaCl溶液;流速:0.6 mL/min,柱溫:40 ℃;進樣量:20 μL;檢測器:RI-10A示差檢測器。

1.3.4 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

取適量巖藻多糖樣品置于樣品臺,用導電膠固定后進行鍍金,在5 kV電場下對多糖的表面形態進行觀察并拍照。

1.3.5 粒徑和電位測定

將兩種巖藻多糖分別溶于蒸餾水中,配成5 mg/mL的溶液,再采用馬爾文納米粒度電位儀進行測定,每個樣品掃描3 次。

聚合物分散性指數(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計算公式如下:

1.3.6 甲基化糖殘基測定

樣品經甲基化、水解、乙酰化后,經GC-MS測定并與標準質譜圖庫進行比對。GC-MS條件:RXI-5 SIL MS色譜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溫條件:起始溫度120 ℃,以3 ℃/min升溫至250 ℃/min,保持5 min;進樣口溫度為250 ℃,檢測器溫度為250 ℃,載氣為氦氣,流速為1 mL/min。

1.3.7 Griess試劑法檢測RAW264.7細胞NO的釋放量

RAW264.7細胞在含有10% FBS、青霉素(100 U/mL)和鏈霉素(100 μg/mL)的DMEM的培養基中,于37 ℃,含5% CO2恒溫培養箱中培養。將RAW264.7細胞懸液(1×104個/mL)接種至96 孔板(100 μL/孔),并將其放置含5% CO2培養箱中培養24 h。培養過后,使用0.1 mol/L的PBS(pH 7.2)洗滌96 孔板2 次,以除去非貼壁細胞。向96 孔板加入質量濃度為25、50、100 μg/mL的兩種多糖溶液(用新鮮的完全DMEM培養基溶解),孵育24 h后收集96 孔板上每個孔中的上清液進行NO含量的測定。NO含量使用一氧化氮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在540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該實驗用不含多糖的DMEM培養基作空白對照,根據NaNO2的校準曲線計算NO的含量,即為釋放量[19]。

1.3.8 Western blot技術檢測RAW264.7細胞iNOS和COX-2蛋白表達

將RAW264.7細胞懸液(1×104個/mL)接種于鋪有蓋玻片的6 孔板中(2 mL/孔),設置空白組、SZ-Fuc實驗組(25、50 μg/mL和100 μg/mL)和SH-Fuc實驗組(25、50 μg/mL和100 μg/mL),每個質量濃度做5 個平行,培養24 h至貼壁。棄去細胞培養廢液后,對照組加入2 mL細胞培養液,實驗組加入2 mL對應質量濃度的多糖溶液,接著在細胞培養箱中培養24 h。用PBS清洗3 次,在每孔中加入細胞裂解液150 μL,置于冰上裂解30 min。接著在4 ℃、12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然后將對照組和實驗組依次加入倒好膠的電泳槽中。通過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質樣品(10~20 μL)并轉移到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然后將PVDF膜與5%牛血清白蛋白在室溫下孵育2 h,并用Tris含吐溫-20緩沖鹽溶液(tris buffered saline with Tween-20,TBST)洗滌3 次,每次洗滌時間為10 min,一抗加入后在4 ℃孵育24 h。最后,用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在室溫下孵育2 h后,用TBST洗去多余的二抗。加入顯色液進行曝光拍照,利用ImageJ軟件進行定量分析。以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為內參,每個樣品最后測得的目標蛋白含量與本樣品GAPDH含量的比值即為每個樣品目標蛋白的相對含量[19]。

1.3.9 巖藻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的測定

將樣品配制成0.1、0.5、0.75、1.0、1.5 mg/mL質量濃度梯度的溶液(樣品包括巖藻多糖和阿卡波糖)。實驗在96 孔板上進行,具體步驟參照表1,96孔板于405 nm波長處測量吸光度[20]。按照下式計算酶活性抑制率:

表1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測定實驗步驟Table 1 Experimental procedure of α-glucosidase activity assay

1.3.10 巖藻多糖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測定

將樣品配制成0、0.5、0.75、1.0 mg/mL質量濃度梯度的溶液(樣品包括巖藻多糖和阿卡波糖)。實驗在96 孔板上進行,具體步驟參照表2,于540 nm處測量吸光度[20]。按照下式計算酶活性抑制率:

表2 α-淀粉酶活性測定實驗步驟Table 2 Experimental procedure of α-amylase activity assay

1.4 數據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巖藻多糖的得率及化學成分分析

采用超聲波輔助熱水浸提法分別提取兩種馬尾藻中的巖藻多糖,巖藻多糖得率和化學成分含量如表3所示。SZ-Fuc和SH-Fuc得率分別為(2.85±0.35)%和(2.72±0.18)%。Lakshmanasenthil等[21]采用熱水浸提法從喇叭藻中提取巖藻多糖,得率為(1.8±0.16)%。與本研究結果對比說明,采用超聲波輔助熱水浸提法提高了多糖的得率,原因是超聲空化時所產生的高壓和高條件會導致細胞壁的破裂,增加溶劑滲透,從而有利于多糖的析出[22]。表3表明,SH-Fuc硫酸基質量分數高于SZ-Fuc。SH-Fuc和SZ-Fuc蛋白質量分數分別為(2.66±0.67)%和(1.92±0.38)%,含量較少,說明Sevag法除蛋白效果較好。

表3 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的得率及化學成分Table 3 Yield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ucoidan extracts from two Sargassum species %

2.2 巖藻多糖的分子質量和純度分析

如圖1所示,在25~50 min之間,觀察兩種巖藻多糖的峰(4號峰為流動相),表明兩種多糖均是異質多糖。其中SH-Fuc出峰數比SZ-Fuc多兩個,說明SZ-Fuc純度更高。兩種巖藻多糖的重均分子質量(mw)存在明顯差別,SH-Fuc的mw為1166.48 kDa,占比為44.06%;SZ-Fuc的mw較小,為111.28 kDa,占比達90.27%(表4),說明SZ-Fuc純度較高。有研究報道,巖藻多糖的mw分布在400~1400 kDa之間,且mw的差異主要取決于原料種類與提取方法[23]。因此推測本研究所得兩種巖藻多糖的mw不同與原料種類有關。

圖1 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的高效凝膠色譜圖Fig.1 High performance gel chromatograms of fucoidan extracts from two Sargassum species

表4 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分子質量Table 4 Molecular masses of fucoidans from two Sargassum species

2.3 巖藻多糖的甲基化分析

經過衍生化得到了部分甲基化的乙酸酯衍生物,利用GC-MS分析其連接方式,SZ-Fuc和SH-Fuc的質譜解析結果分別見表5、6。表5顯示:SZ-Fuc主鏈包含(→1)-連接的甲基吡喃巖藻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乙酸酯,(1→3)-和(1→4)-連接的甲基吡喃木糖乙酸酯,(1→2)-連接的甲基吡喃甘露糖乙酸酯,(1→3)-、(1→4)-和(1→6)-連接的甲基吡喃半乳糖乙酸酯,(1→4)-和(1→6)-連接的甲基吡喃葡萄糖乙酸酯;同時存在(1→3,6)-和(1→4,6)-連接的甲基吡喃半乳糖乙酸酯,(1→3,4)-和(1→4,6)-連接的甲基吡喃葡萄糖乙酸酯,表明SZ-Fuc存在支鏈結構。表6顯示:SH-Fuc主鏈包含(→1)、(1→3)-和(1→4)-連接的甲基吡喃巖藻糖乙酸酯,(→1)、(1→4)-和(1→6)-連接的甲基吡喃葡萄糖乙酸酯,(→1)和(1→2)-連接的甲基吡喃甘露糖乙酸酯,(1→4)-連接的甲基吡喃半乳糖乙酸酯,SH-Fuc中同時存在(1→2,4)-連接的甲基吡喃巖藻糖乙酸酯、(1→3,4)-和(1→4,6)-連接的甲基葡萄糖乙酸酯、(1→3,6)-和(1→4,6)-連接的甲基半乳糖乙酸酯、(1→4,6)-連接的甲基甘露糖乙酸酯,表明SH-Fuc同樣存在分支結構。

表5 SZ-Fuc甲基化分析結果Fig.5 Methylation analysis of SZ-Fuc

表6 SH-Fuc甲基化分析結果Fig.6 Methylation analysis of SH-Fuc

2.4 巖藻多糖的微觀形態

如圖2所示,SZ-Fuc表面較為粗糙,結構較松散,多糖表面含有較多、較密集的孔洞。而SH-Fuc表面相對光滑,樣品大致呈現片狀結構,有屑狀堆積的特征,在高放大倍數下表面也相對光滑。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微觀形態存在明顯差異,推測可能與其種類、化學組成以及分子質量大小等因素有關[24]。

圖2 兩種巖藻多糖掃描電子顯微鏡圖Fig.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two fucoidans

2.5 巖藻多糖的粒徑和電位

多糖粒徑的大小與其在生物體內的利用和代謝程度有很大關系,而電位則反映多糖溶液的穩定性,研究多糖的粒徑和電位有利于功能性食品或藥物的開發[25]。PDI用來描述多糖分子質量的分布情況。PDI值越小,多糖分子質量分布越均勻,反之亦然[26]。如表7所示,SZ-Fuc的PDI值小于SH-Fuc,說明SZ-Fuc的分子質量分布更均勻,這與分子質量分析結果一致。

表7 兩種巖藻多糖的粒徑、電位與PDITable 7 Average particle size,zeta potential and polymer dispersity index of two fucoidans

Zeta電位是帶電粒子在水動力剪切平面上的電勢。由于多糖結構中存在羧基和硫酸基,所以大部分多糖是以帶負電荷的聚電解質的形式存在[27]。Zeta電位反映溶液體系的穩定性,電位絕對值接近或大于30 mV時,表明溶液較穩定[28]。如表7所示,SH-Fuc的平均電位絕對值更接近于30 mV,表明SH-Fuc溶液體系較為穩定。2.1節分析結果表明SH-Fuc的硫酸基質量分數較高,而SZ-Fuc硫酸基質量分數低,二者硫酸基質量分數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兩種溶液Zeta電位差異的主要原因[29]。

2.6 巖藻多糖增強免疫活性

2.6.1 巖藻多糖對RAW264.7細胞NO釋放量的影響

圖3 A 表明:泡葉藻巖藻多糖僅在25μg/mL 和100μg/mL質量濃度下顯著增加了NO釋放量,但NO釋放量低于SZ-Fuc和SH-Fuc,而圖3B顯示,在海帶巖藻多糖的刺激下,RAW264.7細胞釋放NO的量與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差異,說明兩種商業化巖藻多糖增強免疫活性能力較弱。由圖3C、D可見,SZ-Fuc和SH-Fuc多糖均可促進RAW264.7細胞釋放NO,且呈明顯的質量濃度依賴關系,其中在SZ-Fuc刺激下,其質量濃度與NO釋放量的劑量關系更明顯。具體來講,當質量濃度達到25 μg/mL時,SZ-Fuc和SH-Fuc對RAW264.7細胞NO的產生量與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當質量濃度在50~100 μg/mL范圍內時,SZ-Fuc和SH-Fuc對RAW264.7細胞NO產生量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Bi Decheng等[30]研究從新西蘭裙帶菜中提取的巖藻多糖的免疫調節作用發現,低分子質量的巖藻多糖在質量濃度范圍為1~50 μg/mL內對RAW264.7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作用,且能夠促進NO的釋放,呈現質量濃度依賴性。本研究中,分子質量分析結果表明SZ-Fuc分子質量低于SH-Fuc,且在相同質量濃度下,SZ-Fuc促進RAW264.7細胞釋放NO的量高于SH-Fuc,說明低分子質量的SZ-Fuc具有更好的增強免疫活性作用,與Bi Decheng等[30]的研究結果一致。

圖3 巖藻多糖質量濃度對RAW264.7細胞NO釋放量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ucoidans on NO release from RAW264.7 cells

2.6.2 巖藻多糖對RAW264.7細胞中COX-2、iNOS蛋白表達的Western blot結果

iNOS是催化巨噬細胞分泌合成NO的關鍵酶,而COX-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關鍵酶,兩種酶在免疫調節系統中均發揮重要的作用[31]。在兩種巖藻多糖的刺激后,RAW264.7細胞中COX-2、iNOS在蛋白水平上的表達情況如圖4所示。可見,與空白對照組相比,SZ-Fuc和SH-Fuc均可增加COX-2和iNOS蛋白的表達,都具有增強免疫的作用。

圖4 不同質量濃度巖藻多糖刺激下RAW264.7細胞中COX-2、iNOS蛋白的表達Fig.4 Expression levels of COX-2 and iNOS in RAW264.7 cells stimul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ucoidan extracts from Sargassum

2.7 巖藻多糖對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是人體腸道內存在的酶,這兩種酶在消化和吸收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它們可以破壞攝取糖類物質的糖苷鍵,將糖類物質水解為人體易吸收的葡萄糖,而葡萄糖的產生是導致餐后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可引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等[32]。本研究中,不同的濃度下,SZ-Fuc和SH-Fuc對α-淀粉酶(圖5A)和α-葡萄糖苷酶(圖5B)均有抑制作用。兩種多糖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無劑量關系,由圖5A可以看出,當多糖質量濃度在0.5 mg/mL時,SZ-Fuc抑制α-淀粉酶的效果最好,且效果優于相同濃度下的阿卡波糖。圖5B表明,兩種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現濃度依賴關系,隨著多糖質量濃度的增加,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逐漸升高。使用GraphPad Prism軟件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數據進行分析得到,SZ-Fuc、SH-Fuc和阿卡波糖的IC50值分別為0.033、0.012 mg/mL和0.668 mg/mL,說明SH-Fuc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優于SZ-Fuc和阿卡波糖。張夢晴[33]研究羊棲菜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實驗結果表明,當多糖質量濃度為1 mg/mL時,羊棲菜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可達到62.53%,而相同質量濃度條件下阿卡波糖抑制率只有42.38%,說明羊棲菜多糖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這與本實驗的研究結果相似。Kumar等[34]從馬尾藻(Sargassum wightii)中提取巖藻多糖,分析發現巖藻多糖的硫酸根質量分數為(36.00±0.60)%,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顯著(IC50值為132.90 μg/mL),且呈現質量濃度依賴性,比阿卡波糖(IC50值為1 mg/mL)更有效。本研究提取的SZ-Fuc、SH-Fuc硫酸基質量分數分別為(29.74±0.01)%和(44.11±0.01)%,相比較下,硫酸基質量分數較高的SH-Fuc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更高,具有更好的降血糖效果,這說明巖藻多糖的硫酸基質量分數對酶的抑制作用有影響。Shan Xindi等[17]通過研究11 種不同來源的褐藻巖藻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的影響,發現墨角藻來源的巖藻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顯著高于其他10 種褐藻來源的巖藻多糖,其IC50值為0.068 mg/mL。相比較下,本實驗提取的馬尾藻巖藻多糖降血糖作用更佳。

圖5 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對α-淀粉酶(A)和α-葡萄糖苷酶(B)的抑制作用Fig.5 Inhibitory effects of fucoidan extracts from two Sargassum species on α-amylase (A) and α-glucosidase (B)

3 結論

本研究中,SZ-Fuc表面結構較疏松、不平整、含有較多孔洞,其硫酸基質量分數較低、分子質量較小,而SH-Fuc表面結構較光滑平整,包含有少許的球形顆粒,其硫酸基質量分數較高、分子質量較大。二者均具有分支結構。SZ-Fuc和SH-Fuc均能促進RAW264.7細胞NO的釋放以及iNOS和COX-2蛋白的表達,具有良好的增強免疫活性作用,其中低分子質量的SZ-Fuc增強免疫作用優于SH-Fuc。酶抑制實驗中,硫酸基質量分數較高的SH-Fuc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為0.012 mg/mL,其降血糖作用優于SZ-Fuc(IC50值為0.033 mg/mL),且都優于高血糖癥治療藥物——阿卡波糖,說明巖藻多糖硫酸基質量分數對降血糖作用具有影響。本實驗研究兩種不同來源馬尾藻巖藻多糖結構、理化性質、降血糖和增強免疫活性,表明兩種馬尾藻巖藻多糖可用作功能食品或營養食品配料,在免疫調節劑、天然降血糖食物開發等方面有巨大應用潛力。關于巖藻多糖的來源、結構、理化性質等與其生物活性之間的構效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質量
聚焦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焊接質量的控制
關于質量的快速Q&A
初中『質量』點擊
質量投訴超六成
汽車觀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
你睡得香嗎?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a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综合网|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玖玖精品在线|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久久伊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草性视频| 高清码无在线看|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欧美精品导航|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99视频在线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精品福利网| 午夜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中文字幕色在线|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99在线视频精品| 极品国产在线|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国产91色在线| 亚洲无码37.|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99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色婷婷在线播放|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欧美无专区| 中国精品久久| 先锋资源久久|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九色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