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瑩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病因復雜,但現今多認為主要與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有關,還與細菌、毒素等多種致病因子有關,其主要特征為胃黏膜出現慢性炎性病變,臨床中患者常出現上腹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這些癥狀會隨著進食后減輕,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營養不良、抑郁等癥狀[1,2]。目前治療CNAG以抑酸、清除Hp、促進腸胃功能、保護胃黏膜等為主,但CNAG病情反復,病期較長,長期服用化學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患者易產生不良反應,且停藥后復發率明顯上升,因此急需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來改善這種情況[3,4]。中醫將CNAG歸屬于“胃脘痛、痞滿”之列,最早見于《黃帝內經》,此病發生的根本機制為胃絡瘀阻,與外邪、飲食、情志等也有干系[5]。健胃養陰理中丸為開封市第二中醫院自擬經驗方,含有陳皮、佛手、茯苓、生甘草、木香、砂仁、黨參、麩炒白術等22味中藥材,根據中藥配伍原理,將這些藥物有效組合,產生協同作用,有著健胃和脾、養陰理中的功效,能使脾胃運化功能相宜,人體氣血生化有源。本研究旨在觀察健胃養陰理中丸治療CNAG的療效及對內鏡表現和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120例開封市第二中醫院于2022年4月—2022年8月收治的CNAG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60例。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23~56歲,平均(46.57±6.39)歲;病程12~34周,平均(29.76±5.37)周。治療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22~57歲,平均(47.25±6.53)歲;病程13~35周,平均(30.07±5.53)周。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參考《內科學》[6]中GNAG相關診斷標準,即患者在進食后會出現上腹胃脘飽脹、疼痛、反酸、噯氣等癥狀,且不同患者癥狀有差異,同時經過胃鏡檢查后發現,胃黏膜處出現明顯紅斑、充血滲出等現象,部分患者會出現水腫。②中醫診斷標準:參考《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7]中脾胃虛寒型GNAG相關診斷標準:主癥:胃脘痞脹、胃脘疼痛、得食緩解(需全部符合);次癥:食欲不振、噯氣、大便溏稀(需符合1~2項);舌脈象:舌淡胖、舌邊有齒痕,脈沉弱。
1.3 病例篩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年齡18~70歲;③病程超過3個月,且近1個月內未服用過相關治療藥物;④知曉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胃部疾病,如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等;②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現象;③伴有嚴重心血管疾病;④伴有嚴重精神疾病;⑤處于備孕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剔除標準:①誤診、誤納;②觀察期間擅自使用禁用藥品;③研究期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脫落標準:①患者失訪;②依從性差;③自行退出。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予以艾司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95,規格:20 mg/粒)口服,每日2次,每次1粒,持續服用1個月。注意,患者在研究期間不得自行使用其他西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健胃養陰理中丸,由院內自制,藥物組成:陳皮10 g,佛手15 g,茯苓15 g,甘草12 g,木香10 g,砂仁8 g,黨參10 g,麩炒白術12 g,炒枳實10 g,竹茹10 g,黃連6 g,敗醬草20 g,雞內金15 g,炮姜8 g,石斛12 g,蒲公英15 g,麥芽20 g,炒香附15 g,連翹15 g,海螵蛸15 g,黃芩10 g,白及6 g。將上述藥物處理干凈后,分別研磨成粉末狀,而后進行混合,過100目篩,制成黃豆大小的水丸,分裝入密封瓶中。每日服用2次,每次9 g,持續服用1個月。2組患者分別于第2周及第4周復診。
1.5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估2組患者療效,評估標準具體為:相關癥狀完全消除,內鏡顯示病變范圍小于5%為痊愈;相關癥狀基本消失,內鏡顯示病變范圍在5%及以上但未達到25%為顯效;相關癥狀有明顯緩解,內鏡顯示病變范圍在25%及以上但低于75%為有效;相關癥狀未得到緩解甚至出現惡化,且內鏡顯示病變范圍在75%及以上為無效[8],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中醫證候積分: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評估標準:將患者主次癥狀(胃脘痞脹、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及噯氣)按照嚴重程度分為4級,分別記0、2、4、6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中醫癥狀越嚴重[9]。③內鏡表現[10]:使用內鏡檢查對患者進行病理檢查,根據胃黏膜狀況及炎癥程度可分為4級。胃黏膜呈現橘紅色,且每高倍視野下核細胞數目<5個為正常;胃黏膜失去橘紅色,且部分黏膜處出現點狀紅斑,炎癥細胞僅浸潤黏膜淺層,且深度<1/3為輕度;胃黏膜出現條索狀、片狀紅斑,黏液異常增多,炎癥細胞較為密集,浸潤深度超過黏膜層,但深度<2/3為中度;胃黏膜變得粗糙,出現明顯水腫、充血等癥狀,炎癥細胞十分密集,浸潤黏膜全層為重度。④血清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液3 ml,交于開封市第二中醫院檢驗室檢測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

2.1 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 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2組患者胃脘痞脹、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及噯氣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4項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分,
2.3 內鏡表現治療前,2組內鏡表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內鏡表現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內鏡表現對比 (例,%)
2.4 血清炎癥因子治療前,2組CRP、TNF-α、IL-6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炎癥因子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對比 (例,
脾胃虛寒是CNAG的主要病機,占此病所有證型約50%,胃氣上逆、胃絡瘀阻、脾胃虛弱是此病的重要病機[10,11]。自擬方健胃養陰理中丸中含有22味中藥材,即陳皮、佛手、茯苓、甘草、木香、砂仁、黨參、麩炒白術、炒枳實、竹茹、黃連、敗醬草、雞內金、炮姜、石斛、蒲公英、麥芽、炒香附、連翹、海螵蛸、黃芩、白及。諸藥具體功效如下:陳皮辛香行散、苦燥溫化,可入脾、肺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可治脘腹脹滿、食少吐瀉;佛手辛香苦燥、味微甜后苦,入肝、脾、胃、肺經,有理氣和中、燥濕止痛之效,可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茯苓性甘味平,入心、肺、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效,可治水腫脹滿、脾虛食少、心悸不安;甘草味甘、平,入心、肺、脾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之效,可治脾胃虛弱、脘腹疼痛、癰腫瘡毒;木香辛香溫通,入脾、胃、大腸、三焦、膽經,有實腸止瀉、健脾消食、調中止痛之效,可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砂仁辛能行散、芳香溫化,入脾、胃經,有行氣、溫中、止瀉、開胃、溫脾之效,可治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與木香、枳實同用;黨參甘補而平,入脾、肺經,有生津、養血、健脾益肺之效,可治脾肺虛弱、氣血不足;白術甘補滲利、苦溫而燥,入脾、胃經,經炒制后有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效,可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枳實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大腸經,經炒制后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效,可治胃脘脹滿;竹茹甘而微寒,入肺、胃、膽經,有清熱化痰、清胃止嘔之效,可治痰熱咳嗽、心煩失眠、胃熱嘔吐;黃連大苦大寒,入肝、膽、大腸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可治腸澼腹痛,除脾胃中濕熱;敗醬草辛散苦泄,入胃、大腸、肝經,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排膿消癰之效,可治腸癰、肺癰;雞內金甘益中、平不偏,入脾、胃經,有運脾健胃、消食化積之效,可治食積不消、嘔吐泄痢;炮姜為干姜炮制品,味微辛、辣,入脾、胃、腎經,有溫經止血、溫中止痛之效,可用于脾胃虛寒、陽虛失血;石斛甘能滋養,入胃、腎經,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之效,可治胃脘灼痛、納呆干嘔、胃陰不足;蒲公英苦甘,性寒,入肝、胃經,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之效,可治胃炎;麥芽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之效,可治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能健脾和胃、疏肝行氣;香附辛香行散,入肝、脾、三焦經,經炒制后有疏肝解郁、理氣寬中之效,可治脾胃氣滯;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小腸經,有清熱解毒、散結利尿之效,與黃芩同用可治熱痢腹痛、頭痛目赤;海螵蛸質燥澀斂,入脾、腎經,有收斂止血、收濕斂瘡之效,可治胃痛吐酸、潰瘍不斂;黃芩味苦,性辛,入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燥濕解毒之效,與連翹聯用可治熱痢腹痛、頭痛目赤;白及味苦、甘、澀,性微寒,入肺、胃、肝經,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效,可治癰腫瘡瘍。上述諸藥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起到健脾和胃、養陰理中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健胃養陰理中丸治療CNAG療效確切,分析原因可能是方中陳皮、佛手、甘草等諸多中藥均可入胃經,有運脾健胃、行氣消食、益胃生津等效果,在調節脾胃的同時,能改善胃腸道運動,標本同治,因此療效較好。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健胃養陰理中丸治療CNAG能有效改善患者相關中醫證候,方中枳實、黃連、黨參等藥材,有消食化積、溫中止痛、收濕斂瘡、疏肝行氣等效果,能有效治療患者胃脘痞脹、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及噯氣癥狀。治療組內鏡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健胃養陰理中丸治療CNAG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狀況,方中海螵蛸、白及等藥有收濕斂瘡、消腫生肌等效果,能有效促進胃黏膜愈合,消除紅斑,因此治療組內鏡表現更好。同時方中甘草、黃芩、黃連等藥有消炎作用[12,13],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綜上,健胃養陰理中丸治療CNAG的療效確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中醫證候及內鏡表現,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