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貴在“恒”,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改變貴在“通”,合變通時,鵬程萬里。堅持與改變這兩個詞通常不會被人們放在一起討論,似乎改變就是打破堅持,兩者意義始終相悖。但在我看來,他們看似對立,實則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我們的人生發展。
古人云:“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堅持,可以看成對達成目標的堅定本心。從個體角度來看,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幼時性格靦腆且患有口吃,可他從未放棄治療,堅持配合醫生,一遍遍練習演講內容。堅持出奇跡,歷史上那次舉世矚目的圣誕講話展現了他頑強的毅力與不屈的精神。目標在望,堅守本心,哪怕一路跋涉,也能抵達終點。從集體角度來看,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也是數代人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結果。從1999年中國發射首個載人航天工程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到2024年升空的“神舟十九號”,無數科學工作者夜以繼日地堅持才讓宇宙中燃起了中國紅。目標在望,唯堅持,必堅持。
《周易》也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改變,也可以看成對達成目標的方式的重新選擇。當人陷入困境,走到窮途末路時,只有改變,前路才能暢通。所謂改變,同樣也作用于堅持,改變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以古證之,唐太宗在即位初期,以隋朝滅亡為訓,在理政治國時有所改變,一是廣開言路,二是休養生息,多舉并重,開創了貞觀之治。以今觀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因求變而蓬勃發展的企業不勝枚舉。時代日新月異,審美、追求、理念和宣傳手段皆在進化,譬如,傳統的線下銷售與新興的直播帶貨形成了鮮明對比,只有順勢而變,乘上與時俱進東風的經典國貨品牌,才不會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不會被市場淘汰。目標在前,可改變,須改變。
不論個人還是國家,改變與堅持都是發展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當然,堅持和改變也絕非空談。堅持需要長久的忍耐力、執著力和對成功的自信;改變則需要走出自我舒適區的勇氣。
堅持不輟以改變,改變能成就堅持,及時改變、長久堅持,才能讓我們屹立不倒,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