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推進,農村地區布局風電下鄉的勢頭見好,風電下鄉不斷升溫。曾經發展滯緩的風電下鄉,在頂層政策的推動下,逐步迎來新一輪機遇期。風不再只是吹動麥浪、催生稻香的自然元素,而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綠色能源,為無數村莊帶來新希望、新機遇,成為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各地立足自身條件,走出一條資源集約、環境友好的發展道路。而“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正是在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及要求下,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實踐。一方面,我國農村地區風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另一方面,過去十多年,依托規模化開發和持續創新,我國已經培育出了一條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鏈供應鏈,讓風電下鄉具備了充足條件。在農村地區充分利用零散土地,因地制宜推動風電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基礎良好、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推動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明確提出“生態優先、融合發展”,要求充分保護生態環境,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促進風電開發與鄉村風貌有機結合,與農村能源協同互補,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在提出總體方案以及各地市編制細化實施方案時.均需明確生態環保要求,做好相關工作,包括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采用低噪聲風電機組、做好退役設施固廢處置等。這些規定都有力保證了風電項目開發,不僅可以實現與周邊生態環境的和諧,還能夠全面激活農村地區的旅游資源,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產業體系。
“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關乎經濟發展,關乎環境保護,更關乎民生福祉。《通知》中明確提出要以“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為基本原則,以“村企合作”為主要形式,支持村集體依法通過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等方式共享風電項目收益,并提供相應就業崗位,拓寬村集體和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確保該行動所產生的效益能夠最大限度惠及企業、村集體及廣大村民,每位村民都將成為這場行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千鄉萬村馭風行動”不僅提供了一個推動鄉村發展的全新思路,更開創了一種農村經濟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它不只是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一個讓鄉村煥發新生的宏偉夢想。我們從中看到了國家對于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看到了科技進步給鄉村發展帶來的無限可能,更看到了廣大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涵蓋面廣,涉及量大,未來,還需要各級能源主管部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上下聯動、分工協作,在用地政策、資金支持、營商環境等方面推出更多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確保穩妥有序實施,為鄉村發展帶去致富之風、文明之風、幸福之風,走出一條讓鄉村更美麗、更富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