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響應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7 月8 日至9 日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社會實踐隊奔赴嵐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致力于引導和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志愿服務鄉村助農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感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厚植知農愛農興農情懷
抵達嵐縣后,指導教師王林、王彪龍帶領實踐隊員先后參觀了山西省嵐縣沙棘科技小院、沙棘產業工廠、沙棘生產基地,了解當地種養特色產業和沙棘產品制作的設施及流程等情況。
近年來,嵐縣積極推動沙棘產業發展,通過建立沙棘種植基地、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將沙棘制成了沙棘汁、沙棘油、沙棘茶等多種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而且還遠銷海外,為嵐縣的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入沙棘產業工廠感受科技助農新成效
實踐隊隊員陸續前往產業工廠,了解嵐縣現有的沙棘種植規模以及沙棘產品。林學院王林教授為實踐隊員講解了沙棘如何采摘、挑選和種植。在當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參觀了沙棘產業工廠,了解了由沙棘果制造生產沙棘汁的流程,讓實踐隊員真切感受到了沙棘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的動力,科技發展為農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前往沙棘生產基地探索培育種植新方法
實踐隊隊員在指導老師王林的帶領下詳細了解了當地沙棘的生長壞境、生長習性及其經濟價值,現場鼓勵隊員積極測量基地沙棘生長狀況,并標記長勢良好的沙棘植株為有關沙棘長勢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實驗材料。沙棘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沙棘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它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對于改善嵐縣的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沙棘林的庇護下,土地不再荒蕪,水源得到涵養,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平衡。
走進沙棘科技小院了解多種沙棘品種
實踐隊員在指導老師及科技小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科技小院二十余種沙棘品種,在交流探討中隊員們紛紛表示,將密切結合林學院的實驗研究,嘗試更適合沙棘生長的方式進行新一批沙棘培育。
參觀過程中,隊員們以“嘮家常”的方式與當地村民進行了親切交談,傾聽百姓心聲,共話產業發展。
呂梁嵐縣的沙棘,是大自然的慷慨饋贈,也是人類智慧與努力的結晶,它不僅滋養了人們的身體,守護了一方生態,而且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進而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相信在未來,嵐縣的沙棘產業將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更加璀璨的明珠,為這片土地帶來更多的榮耀與希望。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嵐縣的農業發展和文化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山西農業大學的師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通過實地調研和交流學習,實踐隊員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鄉村發展的現狀和需求,也更加堅定了他們服務鄉村、助力振興的信念和決心。
未來,山西農業大學將繼續組織師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鄉村的全面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時,也希望通過活動能夠培養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新時代青年人才,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奉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