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扦插苗培育是竹柏實現無性系造林的關鍵。竹柏扦插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季節的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在0.01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不同生根激素處理的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均在0.01水平有統計學意義;扦插季節與生根激素在扦插成活率、根條數和生根時間上存在明顯的交互效應。在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的綜合表現上,6月份扦插、扦插前用濃度0.5 g/L ABT浸泡插穗基部0.5 h為最適宜扦插方案。
關鍵詞 竹柏;扦插;季節;生根激素
中圖分類號 S718.3;Q946.8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03-0048-04
Influences of seasons and rooting hormone types on the rooting Podocarpus nagi cuttings
SHI Jianbin
(Forest Seedling Station of Nanping Forestry Bureau, Nanping 354200,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cuttings is the key to realize clone afforestation of cypress. The results of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Podocarpus nagi cutting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and rooting time of cuttings in different season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0.01. Survival rate, rooting time and root number among different auxin treatments had significant level of 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cutting season and rooting hormone on cutting survival rate, root number and rooting time. In terms of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cutting survival rate, rooting time, and root number, the most suitable cutting plan was to soak the base of cuttings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0.5 g/L ABT for 0.5 h before and after cutting in June.
Keywords Podocarpus nagi; cutting; season; rooting hormone
竹柏(Podocarpus nagi)為羅漢松科竹柏屬常綠樹種,樹皮近平滑,樹冠廣圓錐形;葉對生,革質,披針狀橢圓形,無中脈,有多條并列細脈,葉緣無鋸齒,葉片正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淺綠色,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向下窄成柄狀。竹柏因葉脈平行似竹葉而得名,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稱,花期3—4月,種子成熟期11—12月,喜溫暖濕潤環境,野生種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和云南等地。竹柏的葉色光亮濃綠,四季常青,樹形美觀,觀賞價值較高,常作為觀賞樹種應用于庭院、住宅小區和街道綠化。竹柏幼齡時生長緩慢,5年生以后逐漸加快,30年生達到最高峰,此后生長逐漸減慢。竹柏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油料樹種之一,種仁富含油脂和淀粉,種子含油率37%左右,油脂碳鏈7~14 C,液態,在-10 ℃下不凝固;種子淀粉含量在25%左右、綜合燃料油(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利用程度可達到60%。徐華等報道了竹柏種仁油脂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可作為健康食用油開發利用。同時竹柏壽命長,百年老樹依然種實累累,一次種植,可常年受益。實生起源的竹柏,開花結實遲,一般需要9~10年。以竹柏籽油利用為目的的良種選育工作有了一定進展,黃云鵬報道了竹柏的優良單株選擇,周俊新等報道了竹柏無性系測定結果,并篩選出4個優良無性系。竹柏不同個體間的結實能力、種粒大小差異較大,且雌雄異株,發展基于果實收獲的竹柏油料林,應使用無性繁殖苗,推廣竹柏優良無性系造林,以縮短結實時間,控制雌雄株比例,提高單位面積果實產量。實現大面積造林的關鍵是無性系苗木生產與供應。有關竹柏播種育苗技術方面的研究較多,而扦插育苗相關研究有限,徐芬芬等報道了以質量濃度為250 mg/L的ATB-1號生根粉處理竹柏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存活率達80.4%,但未開展不同季節扦插對比。本文通過竹柏不同季節、不同生根激素的扦插對比試驗,探討扦插季節、生根激素類型對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的影響,篩選竹柏扦插最佳的季節和生根激素類型,為竹柏無性系苗木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2020年2、6和10月,從20年生的竹柏植株上,采集樹冠上部直立生長的1~2年生健壯枝條,制作插穗進行扦插育苗試驗。
1.2 試驗地概況
扦插育苗試驗地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上洋村。2020年2、6和10月該地區最高溫度分別為18.2、32.7和30.1 ℃,最低溫度分別為-0.2、22.5和18.6 ℃,月平均溫度分別為10.3、26.8和24.6 ℃。扦插基質為黃心土∶河沙=1∶1均勻混合,基質厚度30 cm;黃心土、河沙填入扦插床之前均須過篩,篩去直徑>1.5 mm的顆粒。
1.3 試驗設計
試驗包含2個因素。A因素為扦插時間,包含A(2月份)、A(6月份)和A(10月份)3個處理;B因素為生根激素處理,包含B(NAA)、B(IBA)、B(ABT)和B(無激素處理,CK)。NAA、IBA和ABT使用濃度均為0.5 g/L,處理時間均為0.5 h;B(無激素)處理的插穗,用清水浸泡0.5 h。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設置3個重復。
1.4 試驗處理
1.4.1 扦插基質消毒? 扦插床用高錳酸鉀1 000倍液澆透后覆蓋地膜,7 d后揭除地膜進行扦插。
1.4.2 穗條處理? 將采集的枝條修剪成約6 cm長的枝段,保留插穗上部2~3片葉,基部用鋒利刀片削成斜面,隨即將下切口浸泡在配制好的生根激素溶液或清水中,浸泡0.5 h。
1.4.3 扦插及扦插后管理? 扦插分別在2月5日、6月5日和10月5日進行。扦插行間距為8 cm×10 cm,扦插深度3~4 cm。各試驗小區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扦插100根穗條,用于調查扦插成活率、根條數和平均根長,另一部分扦插50根,作為生根時間觀測區;處理區間用木條分隔。2月份扦插后淋透水,搭竹拱棚并覆蓋75%的遮陽網。6月份、10月份扦插后淋透水,搭蓋竹拱棚并覆蓋塑料薄膜和90%遮陽網,塑料薄膜四周用泥土壓實;30 d后撤除薄膜,改為覆蓋75%遮陽網。
1.5 試驗方法
扦插后30 d,每隔5 d撥開觀測區基質,觀察各處理穗條生根情況,記錄最早生根時間,各試驗小區每次調查5根插穗。扦插后150 d,調查成活率,并從各小區隨機抽取20株扦插成活的苗木,調查其根條數。統計各試驗小區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并將扦插成活率數據反正弦轉換、根條數數據平方根轉換后,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季節和生根激素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1可看出,季節對扦插成活率有較明顯的影響,A扦插成活率最高,變動范圍為86.1%~95.2%,平均值為91.6%;A扦插成活率次之,變動范圍82.4%~90.2%,平均值為87.2%;A扦插成活率最低,平均值為77.6%。生根激素對扦插成活率也有較大影響,B扦插成活率最高,變動范圍為86.5%~95.2%,平均成活率為89.5%;B次之,扦插成活率變動范圍為83.3%~93.5%,平均89.0%;B扦插成活率平均值為84.4%;B扦插成活率最低,平均值僅為78.9%。表2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季節之間、不同生根激素處理之間的扦插成活率差異均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多重比較結果表明,A、A和A相互間差異均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B、B之間扦插成活率差異未達到0.05統計學差異水平,但與B、B之間差異均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B與B之間差異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季節和生根激素在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上,交互效應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
2.2 季節和生根激素對生根時間的影響
平均生根時間為56.67 d。從表3可看出,扦插季節、生根激素對生根時間均有較大影響。A生根時間最短,平均45.00 d,變動范圍為40~50 d,生根速度最快;A生根速度次之,生根時間變動范圍為60~65 d,平均61.25 d;A生根速度最慢,平均生根時間為63.75 d。B生根時間最短,變動范圍為40~60 d,平均生根時間51.67 d;B、B次之,平均生根時間為56.67 d;B(CK)生根時間最遲,平均生根時間為61.67 d。表4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季節扦插、不同生根激素處理的生根時間差異,均達到0.01顯著水平。
2.3 季節和生根激素對根條數的影響
平均根條數為4.92條。從表5可以看出,A根條數最多,平均達到5.23條,變動范圍為4.3~5.8條;A、A根條數相差不大,平均值分別為4.8和4.7條。不同生根激素處理的根條數有較大差別,B處理根條數為5.2~5.7條,平均5.4條;B處理為5.5~5.8條,平均5.6條;B、B平均值分別為4.7、3.9條。表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季節之間的扦插成活率存在0.05統計學差異水平的差異,不同生根激素處理的根條數差異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多重比較結果表明,A與A之間根條數差異達到0.05統計學差異水平,A與A、A與A之間差異均未達0.05統計學差異水平;B、B之間根條數差異未達到0.05統計學差異水平,但兩者均與B、B之間達到0.01統計學差異差異水平;B與B差異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季節與生根激素之間交互效應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
2.4 最佳扦插季節、生根激素組合的篩選
季節和生根激素在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3個指標上均存在明顯的交互效應,達到或超過0.05統計學差異水平,在不同季節使用不同的生根激素處理插穗,其交互作用的結果,對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都有著明顯的影響。為篩選獲得最佳的扦插季節與生根激素處理組合,對季節與生根激素組合進行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的多重比較,結果表明,在扦插成活率上,AB、AB以及AB之間差異未達0.05統計學差異水平,表現最好,AB與AB之間差異達到0.05統計學差異水平,與其他8個組合之間差異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在生根時間上,AB表現最好,與其他11個組合之間均存在0.01統計學差異水平;AB、AB表現次之,兩者之間差異未達0.05統計學差異水平,且與其他9個組合之間均存在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在根條數上,AB、AB表現最好,AB與AB之間存在0.05統計學差異水平,與其他9個組合之間均存在0.01統計學差異水平;AB與AB之間差異未達0.05統計學差異水平,與AB之間差異達到0.05統計學差異水平,與其他8個組合之間差異均達0.01統計學差異水平。在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的綜合表現上,AB為最佳組合,AB次之,除生根時間較AB遲5 d外,其他方面與AB之間的差異均未達0.05統計學差異水平。
3 結論與討論
竹柏既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也是極具開發潛力的優良油料樹種,其葉片及枝條中的揮發油具有驅蟲、殺菌功效,可開發生物驅蟲劑、滅菌劑;竹柏的根莖葉及種子具有舒筋活血、止血接骨以及治療外傷的功效;葉子富含黃酮,具有控制血糖和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可以用于中藥開發。本文通過竹柏扦插試驗,研究竹柏在南平地區不同季節和不同生根激素處理下的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扦插苗根條數的差異性,選擇其適宜的扦插季節和生根激素類型。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結果表明,竹柏不同季節扦插的成活率、生根時間差異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不同生根激素處理的成活率、生根時間、根條數差異均達到0.01統計學差異水平;扦插季節與生根激素之間在扦插成活率、根條數上存在0.01統計學差異水平的交互效應,在生根時間上存在0.05統計學差異水平的交互效應。在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根條數的綜合表現上,AB(6月份,濃度0.5 g/L ABT浸泡0.5 h)為最佳扦插方案。AB(6月份,濃度0.5 g/L IBA浸泡0.5 h)除了生根時間較AB遲,其他方面均與AB無顯著差異,也是可選的方案。
從B(CK)處理試驗結果可知,不使用生根激素處理,竹柏也能夠扦插成活,不同季節成活率為68.3%~86.1%,其需要的生根時間較長,扦插苗根條數較少。使用生根激素處理穗條,可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縮短生根時間且增加根條數,其中,以IBA和ABT效果較好。
竹柏單株種實產量高,種子含油率高,既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也是極具開發潛力的優良油料樹種,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竹柏的扦插育苗技術,對發展無性系造林,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種植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竹柏在該地區4月份抽萌新梢,6月份恰好處于半木質化程度,此時竹柏扦插育苗,成活率高,生根快,但此時處于高溫季節,必須做好遮陰、通風、基質消毒滅菌和水分管理,防止高溫高濕引起的穗條霉變。竹柏扦插成活后,管理同一般苗木。竹柏扦插苗容易發生偏斜生長位置效應,需立桿扶苗,也可考慮在第2年的2月份重剪,沿著苗床土面剪除地上部分,覆土1~2 cm,使其從地下萌發新芽,重新培養直立生長的主干。
參考文獻
[1] 施友文. 竹柏種子油脂脂肪酸組成分析與評價[J]. 福建林業科技,2021,48(4):21-24.
[2] 周俊新. 福建省竹柏資源狀況及開發利用前景分析[J]. 江西林業科技,2008,36(5):38-40,52.
[3] 徐華,楊德孟,樓喬明,等. 竹柏種仁油脂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 中國糧油學報,2019,34(2):87-92.
[4] 黃云鵬. 竹柏優良單株選擇及相關性狀研究[J]. 西南林學院學報,2008,28(2):21-24.
[5] 周俊新,李寶銀,林小青,等. 油料能源樹種用途的竹柏無性系選擇[J]. 林業資源管理,2014(6):121-127,145.
[6] 潘漢周. 竹柏的播種繁殖技術要求[J]. 廣東科技,2014,23(12):147.
[7] 楊鵬. 竹柏不同播種育苗方式的生長效果分析[J]. 福建林業科技,2012,39(2):102-105,122.
[8] 陳語亮. 竹柏的育苗技術[J]. 熱帶林業,2008,36(2):27-28.
[9] 游云飛. 育苗基質對竹柏種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 福建林業,2019(4):25-29,38.
[10] 徐芬芬,田玉清,程詩雨,等. ABT-1號生根粉對竹柏扦插生根的影響[J]. 貴州農業科學,2014,42(12):112-114.
[11] 胡文杰,楊永紅,皮雪甜. 竹柏葉片及其枝條中揮發油化學成分分析與比較[J]. 西部林業科學,2014,43(5):135-138,159.
[12] 徐懷春,解成駿. 瑤藥竹柏的藥用研究[J]. 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0(3):104-107.
(責編:李 媛)
作者簡介 施建斌(1968—),男,福建泉州人,營造林技師,從事林木種苗生產與管理。
收稿日期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