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秋娥 曾寶英 古宇環
帶狀皰疹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誘發患者身體一側出現皰疹、疼痛、瘙癢等癥狀,且伴隨較為嚴重的神經痛,給患者的生理、心理帶來不良影響[1]。西藥是治療帶狀皰疹的主要方式,雖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患者的疼痛癥狀改善較為緩慢[2]。中醫常將該病歸屬于“蛇串瘡、纏腰火丹”等范疇,其病機為脾經濕熱、肝膽火盛,肌膚存在濕熱毒邪后導致發病。近年來中醫技術和理論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使中藥、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日益受到青睞。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將藥液直達病所,起到活血止痛、斂瘡生肌的功效[3]。本研究旨在探討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治療中老年肝經郁熱型帶狀皰疹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21年2月—2023年2月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門診納入的60例中老年肝經郁熱型帶狀皰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9~82歲,平均年齡(65.14±6.92)歲;病程3~7 d,平均病程(5.37±0.76)d。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50~83歲,平均年齡(65.01±7.58)歲;病程3~7 d,平均病程(5.42±0.85)d。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帶狀皰疹診斷標準者[4];符合蛇串瘡-肝經郁熱證診斷標準者[5];年齡>40歲;同意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存在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傳染性疾病者;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對藥物存在過敏或禁忌者;已經參加其他藥物研究者;皮損有破潰滲出者。
1.3 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抗病毒治療,采用伐昔洛韋顆粒(四川明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10450,規格:75 mg)300 mg/次,2次/d,餐前服用;甲鈷胺(江西青峰藥業,國藥準字 H20051440)0.5 mg/次,3次/d;吲哚美辛(上海金不換蘭考制,國藥準字 H41021631,規格:25 mg)25 mg/次,2次/d;潑尼松(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1020771)10 mg/次,2次/d,早晚各1次,只服用3 d;針對皰疹皮損部位,外用阿昔洛韋乳膏(江蘇亞邦強生藥業,國藥準字 H32025837,規格:3%)涂在患處,3次/d。
觀察組進行常規抗病毒、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皮損區治療。常規抗病毒治療的方法和劑量同對照組一致。三黃解毒湯方劑組成:大黃、黃柏、黃芩、薄荷、枯礬、白芷、赤芍各10 g。1劑/d,1次/d。操作方法:采用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單味中藥顆粒配方,水煎煮后使用四層紗布過濾,去藥渣,留藥液。將藥液置入醫爾仁靶向霧化工作站的霧化裝置中,開始設置壓力范圍為0~250 kPa低壓強,患者逐漸適應后調整壓力,時間設置為10~20 min。準備完畢后連接氣路再啟動。將噴出的液體與患者的皮損處相對應,開始噴頭與皮損處的距離保持5~8 cm,注意咨詢患者的感受,避免出現不良反應。患者適應后,在其可承受范圍內縮短噴頭與皮損處的距離為3~5 cm。針對頭面部帶狀皰疹,頭皮受累者應將頭發進行適當修剪,面部受累者應使用紗布覆蓋眼部。霧化過程中,固定皮損處能夠多次操作。2組均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比較2組的臨床療效、時效性指標。臨床療效:以《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作為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皮疹結痂良好,疼痛癥狀基本消除,視覺模擬評分(VAS)在0~1分;顯效:皮疹大部分結痂,尚留零星,疼痛癥狀顯著改善,VAS評分在1~2分;有效:皮疹部分結痂,疼痛癥狀顯著改善,VAS評分在3~4分;無效:皮膚結痂,但不明顯,疼痛反復,VAS評分高于4分。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例數/總例數×100%。時效性指標:止皰時間是治療后患者未出現新發水皰形成所需時間;結痂時間是從開始診治至有一半的皰疹吸收、結痂所需時間;脫痂時間是從開始診治至痂皮全部脫掉所需時間;疼痛緩解時間是從開始診治后,與疼痛程度最嚴重相比,降低一半的疼痛感所需時間。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28/30),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時效性指標比較2組患者止皰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結痂時間、脫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時效性指標比較
帶狀皰疹作為臨床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由于某種刺激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致使病毒在呼吸道黏膜內生長、繁殖,通過血液傳播,潛伏于神經纖維,并逐漸遷移到皮膚,使得受入侵的神經、皮膚產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受累神經發生炎癥以及壞死,進而導致患者出現神經痛癥狀,癥狀較輕者可在發病后2~3周痊愈,但嚴重者疼痛癥狀能夠持續數月或者數年,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7]。
情志不暢,肝氣郁結,久郁傷脾,脾失健運,水濕不運,濕熱蘊結,兼感毒邪,易受內外之邪。《醫宗金鑒》中記載:“俗名蛇串瘡,若腰脅生之,系肝火妄動”。故皰疹分布部位皆屬肝經,且色澤鮮紅,脈弦滑數,痛如針刺,屬于肝經郁熱型[8]。
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是借用醫爾仁靶向霧化工作站,通過高壓以恒定的速度將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穿透皮膚各層,進入體內循環,提高帶狀皰疹皮損處的藥物濃度,起到抗炎的作用。其組方中大黃、黃柏、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薄荷疏散風熱,枯礬燥濕收斂、解毒抑菌,白芷祛風除濕,赤芍活血化瘀、平肝止痛[9,10]。現代藥理學表明,大黃可抑制多種致病菌,使血管通透性下降,減少滲出,消炎收斂;薄荷主要成分薄荷腦有殺菌、抑制病毒的作用,還能鎮痛、止癢,抑制痛覺神經。諸藥合用,共奏消腫止痛、疏肝解郁的功效。
本研究采用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對中老年肝經郁熱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治療中老年肝經郁熱型帶狀皰疹患者具有明顯的臨床療效。究其原因為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區別于傳統中藥煎服的繁瑣,其操作更為便捷,可利用中西藥靶向霧化裝置將中藥藥液混合打散成微小顆粒,直接作用于帶狀皰疹皮損,其中大黃清瀉濕熱,改善燒灼感癥狀;白芷祛風散濕;黃柏解毒療瘡;赤芍活血化瘀止痛;薄荷鎮痛、止癢,改善瘙癢癥狀,全方起到解毒止痛、涼血活血的功效,利于有效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避免繼發感染,消除燒灼感、紅斑、瘙癢等癥狀,療效顯著[11,12]。2組患者止皰時間、輕度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結痂時間、脫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治療中老年肝經郁熱型帶狀皰疹患者可促使其結痂時間、脫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減少,緩解其疼痛程度。究其原因為常規抗病毒治療可干擾病毒合成,起到抗病毒的作用[13,14]。在常規抗病毒的基礎上使用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治療效果明顯,其中大黃、黃芩瀉火解毒,枯礬燥濕收斂,赤芍化瘀止痛,黃柏祛濕清熱、抑菌消炎,利于傷口愈合,該方劑可達到活血止痛、祛濕、清熱解毒、促進皮膚修復的作用,進而患者的結痂時間、脫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減少,疼痛減輕[15]。
綜上,三黃解毒湯靶向霧化治療中老年肝經郁熱型帶狀皰疹患者的療效顯著,可縮短其結痂時間、脫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降低其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