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菲菲 劉冬女 程 敏
妊娠早期多數女性會伴隨惡心、嘔吐等妊娠反應,若孕婦持續惡心、嘔吐,無法緩解則稱為妊娠劇吐,該癥狀可導致患者胃內消化液快速丟失,誘發脫水、酮癥及酸中毒等嚴重后果,需立即住院接受規范治療[1]。嚴重妊娠患者可出現意識模糊、嗜睡、譫妄等危及生命的癥狀,影響孕婦日常生活的同時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現代醫學對該疾病的治療方法多為止吐、糾正脫水、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但并不能有效緩解改善妊娠劇吐的癥狀[3]。伴隨對中醫藥內服、外治法研究的不斷深入,逐漸有學者對妊娠劇吐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且療效較好[4,5]。中醫學將妊娠劇吐稱為“妊娠惡阻”,病機為沖氣上逆,胃失和降,《諸病源候論·嘔噦病諸侯》指出:“嘔噦之病者,由脾胃有限,谷氣不治所為也,胃受邪,氣逆則嘔”,因此治療應以平沖降逆、健脾養胃、調氣和中為主[6]。腕踝針不同于傳統針刺,其主要通過皮下刺激產生作用,電信號沿神經纖維傳導至大腦皮層,療效較快。基于此,本研究將八珍止吐湯加減聯合腕踝針應用于妊娠劇吐患者中,旨在為臨床治療此類疾病提供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婺源縣中醫院收治的88例妊娠劇吐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符合《婦產科學》[7]中妊娠劇吐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婦科學》[8]中妊娠惡阻辨證標準;②均在妊娠早期即孕前3個月;③單胎妊娠;④尿酮體檢查結果均為陽性;⑤均知曉本研究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肝、腎等臟器病變;②合并感染性疾病;③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④因其他疾病如顱腦腫瘤等產生的惡心嘔吐等癥狀;⑤合并膽道疾病、胃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補充丟失+生理需要量,包括氯化鉀、多種維生素、糖鹽水等,止吐劑選用維生素B6進行治療,飲食應清淡宜消化,少食多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八珍止吐湯加減聯合腕踝針進行治療。八珍止吐湯組方為黃芪30 g,白芍20 g,黨參20 g,白術、焦神曲、炒麥芽各15 g,當歸、姜竹茹、川芎、姜半夏各12 g,甘草6 g,茯苓10 g,木香6 g,砂仁(后下)6 g。依據患者癥狀辨證加減,手足心熱,口干口渴,舌紅少苔有裂紋者加以玉竹、麥冬、石斛;肝郁氣滯,情緒低落者加郁金、香附、合歡皮;脘腹脹滿,濕熱阻胃,不思飲食加紫蘇葉、黃芩;形寒肢冷,寒邪傷胃加艾葉、吳茱萸。水煎取200 ml,分早中晚3次服用。腕踝針:選取腕踝針雙下1、2區,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使用者左手于進針點下2 cm處向下拉伸皮膚,右手持針快速進針,進針角度以30°為宜,進針后將針體放平逐漸向前推進,進針約2 cm后將針體放于皮下左右搖動擴大刺激面積,針刺要點為針體僅在淺表行針無得氣感,針刺結束后取出少許棉球,包裹住露出體外的針體部分使用膠布固定,留針2 d后,之后間隔1 d,2組均連續治療14 d。
1.4 觀察指標①惡心嘔吐癥狀: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 d后運用妊娠專用惡心嘔吐量化表(PUQE)[10],該量表包括嘔吐時間、嘔吐次數及干嘔次數3個方面,分別使用1~5分進行評估,滿分15分,得分越高表明惡心嘔吐癥狀越輕。②營養狀態: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 d后采集2組靜脈血4 ml,檢測血清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及前白蛋白(PAB)水平。③電解質: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 d后采集2組外周靜脈血4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儀器檢測Na+、K+、Cl-濃度。④生活質量: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 d后運用妊娠惡心嘔吐生活質量量表(NVPQOL)[11]對2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軀體癥狀、情緒、身體疲乏、受限4個方面,共30個條目,運用Liket 7級評分法,滿分21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低。該量表Cronbach’α系數為0.981。
1.5 療效判定標準于治療14 d后對2組療效進行評估,療效標準共分為痊愈:劇烈嘔吐惡心癥狀消失,可正常進食,尿酮體結果為陰性;顯效:劇烈嘔吐惡心癥狀消失或偶發,進食狀況改善,尿酮體結果為陰性;有效:劇烈惡心嘔吐癥狀減輕,可進流食,尿酮體結果為陽性或陰性;無效:劇烈惡心嘔吐癥狀未改善,尿酮體結果仍為陽性[9]。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惡心嘔吐癥狀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PUQE各維度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PUQE各維度得分均提高,且觀察組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PUQE得分比較 (分,
2.3 2組患者營養狀態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ALB、Hb及PAB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ALB、Hb及PAB水平均提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營養狀態比較 (例,
2.4 2組患者電解質穩定性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Na+、K+、Cl-濃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Na+、K+、Cl-濃度均上升,且觀察組Na+、K+、Cl-濃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電解質穩定性比較
2.5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NVPQOL各維度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NVPQOL各維度得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患者NVPQOL得分比較 (分,
妊娠劇吐是孕早期最為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為35%~91%,主要臨床癥狀包括持續性惡心嘔吐、無法正常進食、體質量減輕及脫水等,病情嚴重時可引發患者脂肪代謝失常,誘導水電解質紊亂,影響肝腎功能,甚至引起Wernieke腦病,同時也會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娩出早產兒、低質量胎兒等,發生不良分娩結局[12,13]。目前西醫對引起妊娠劇吐的病因有諸多認識,包括激素水平、心理素質、營養不良等,但尚未形成統一認識,因此有關妊娠劇吐的機制尚不明確[14,15]。
中醫學中將妊娠劇吐稱為“妊娠惡阻”,對該疾病的認識起源于《金匱要略》,而“惡阻”這一病名出自《諸病源候論·妊娠惡阻候》載:“惡阻病者,心中憒悶,頭眩,四肢煩痛,懈惰不欲執作,惡聞食氣”。《女科經綸》言:“惡阻者,婦人有孕,惡心阻其飲食是也”,指出惡阻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無法正常飲食,若反復嘔吐,無法飲食,久而久之精氣耗散、氣陰兩傷[16]。《景岳全書·婦人規》曰:“凡惡阻多由胃虛氣滯,然亦有素本不虛,而忽受胎妊,則沖任上壅,氣不下行,故為嘔逆等證”,表明妊娠惡阻多為胃虛氣滯,沖氣夾胃氣上逆所致;《景岳全書·嘔吐》記載:“凡治胃需嘔吐者,最須詳審氣味……胃弱者,最畏不堪之味,非唯至苦極劣之味不能受,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不能受”,指出妊娠惡阻的治療當以脾胃論治[17,18]。本研究運用八珍止吐湯,方中以黃芪為君藥,補氣升陽、生津益血,使陽生陰長;黨參、白術、茯苓聯合黃芪使用取四君子湯之意,可益氣健脾,補后天之本;白芍、當歸與川芎合用四物湯之意,具有補血養陰的作用;姜竹茹、姜半夏可降逆止嘔;砂仁、木香能行氣化滯、理氣和胃;焦神曲助氣血生化、健脾養胃;此外白術、砂仁還可穩固胎元;姜制可消除半夏毒性,加強其止嘔作用;甘草調和諸藥,補脾益氣。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PUQE得分高于對照組,證實八珍止吐湯加減聯合腕踝針臨床療效較好,能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分析原因在于諸藥合用共奏健脾養胃、降逆止嘔、調氣和中的效果,有效緩解患者惡心嘔吐癥狀;腕踝針的分區圖與十二皮部分布圖相對,《靈樞·動輸》言:“沖脈者,十二經脈之海也……邪入腘中,尋脛骨內廉,并入少陰之經”,表明沖脈向下的一支向下循行進入腘窩,沿小腿深部脛骨內側向下移行,而本研究選取下1區、下2區,分別位于跟腿內緣及脛骨后緣,均于沖脈循行范圍中,同時也是太陰、少陰、厥陰經絡所在位置,通過刺激下1區、下2區可對肝脾腎三處經絡產生刺激,進而調整五臟,振皮部經氣,促進經脈氣血通暢運送至全身,進而調和肝胃,緩解惡心嘔吐[19-21]。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ALB、Hb、PAB、Na+、K+、Cl-高于對照組,表明八珍止吐湯加減聯合腕踝針治療可促進患者營養狀態恢復,改善電解質紊亂。現代藥理學證實姜半夏主要成分為3-乙酰氨基-5及多種氨基酸、皂苷等物質,可通過抑制中樞系統發揮止吐作用;黃芪可改善患者新陳代謝;黨參中富含的黨參皂苷可調節胃腸功能;白術對腸道活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明顯改善胃腸功能[22-24]。腕踝針進針角度較小,進入皮下位置較為表淺,與神經感受器位置相近,腕踝針通過針刺興奮神經末梢,通過傳導通路聯絡神經,傳導至相關腦皮層,激活患者自身體液調節系統,從而有效緩解嘔吐,兩者合用,有效減輕患者惡心嘔吐,促進患者正常飲食,進而改善患者營養狀態,改善電解質水平[25,26]。本研究中觀察組NVPQOL得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八珍止吐湯加減聯合腕踝針治療能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改善。這可能與患者惡心嘔吐癥狀緩解后,可恢復正常飲食,營養狀態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八珍止吐湯加減聯合腕踝針治療對妊娠劇吐患者療效較好,能提升患者PUQE得分,改善營養狀態及水電解質穩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