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威 通訊員 楊志

趙玉軍講解研發產品
隨著交通網絡的逐步形成和規模擴大,新技術、新系統和新需求不斷涌現,城市軌道交通將不斷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網絡安全保障越來越受到重視。北京地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于2016 年成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并以高級測評師趙玉軍為“領軍人”成立創新工作室。
說起團隊成員,他們不僅各個都是網絡信息安全“達人”,好多人更是“跨界”而來。在他們看來,要想成長,就要不斷勇敢地嘗試與挑戰,努力適應知識、環境的快速更迭。在這個年輕的團隊中,趙玉軍用15 年網絡安全從業經驗,帶領他們傾心守護地鐵網絡安全的同時,不斷加強科研創新,推動“拳頭產品”走向世界。
別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成立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但它卻是目前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中唯一一家網絡安全測評機構。作為業界權威機構,趙玉軍和團隊成員一直積極參與軌道交通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標準制定,承擔軌道交通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標準體系設計和重要技術標準的編制及宣傳貫徹。同時,作為國家信息安全專業隊伍,他們主動配合主管部門的各項信息安全檢查工作,開展針對重點領域、重要行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檢查和等級測評。

創新工作室團隊成員石長鑫(右二)正在講解測評工具使用方法
“作為權威機構,就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趙玉軍直言,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服務就是該中心的一個王牌項目。這項服務主要是依據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政策及相關標準,實現信息系統定級備案、等級保護測評、管理體系建設等一系列服務。“我們就像是‘體檢師’,對有檢查訴求的客戶進行信息系統綜合評定,形成最終報告,指出問題所在之處,便于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
運營安全數據建議就是最好的“產品標簽”,這支團隊服務的企業越來越多,反響越來越好。截止目前,信息安全測評中心每年服務客戶已達近百家企事業、測評系統數量上百套、累計測評系統數量千余套,中心業務已涉及金融、證券、基金、保險、教育、公共交通、電力等諸多行業。
除了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建設集智創新、協同攻關、傳承技能、培養精神等功能的科技創新陣地,也是趙玉軍創新工作室的主責任務之一。工作室勠力同心、開拓創新,研發出了一個能大幅提高網絡安全運營效率的態勢感知平臺。這是一個針對工控網絡、信號系統、供電系統等生產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監測、分析和運維的管理平臺,該平臺利用多元化采集手段,全面獲取多源數據,融合大數據和深度學習技術,進行深度分析和研判,實時監測和發現工控生產環境中的各種異常、故障、安全隱患等,實現了北京地鐵生產信息系統網絡安全態勢的全面感知,為北京地鐵生產信息系統安全體系化建設提供了決策支撐。
“我們在系統內,通過不同維度的分類統計和趨勢統計,方便運維人員實時了解當前網路的綜合態勢。”為了全方位展示整個平臺的應用,趙玉軍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演示,“比如某一座車站產生了緊急告警,該車站告警燈就會閃爍,運維人員根據提示點擊進入查看詳情,站點詳情會展示當前綜合態勢和處置狀態。故障診斷通過網絡拓撲技術,以圖形化的方式顯示當前站內設備的層級關系及狀態,方便運維人員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為處置做出正確引導。”
這個系統除了提升安全運營效率,也同步強化了公司網絡安全管理能力。系統中的工控系統安全管理與態勢分析平臺,基于多維度態勢分析、合規性檢查以及便捷的報表管理能力,在輔助企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通過數據分析還可以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
趙玉軍的精神時刻鼓舞著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 歲的年輕團隊,他們整體業務能力逐漸得到了業界的認可,更是帶著精品測評服務走出了國門。
“目前,由于團隊的測評、研發項目很多,技能人才培養成為擺在我面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測評中心在2016 年成立之初,采取在科技發展公司內部招聘的形式,選拔“潛力股”,最終20 名一線職工通過了測試,加入這支新團隊。一本已經略微泛黃并卷起邊角的等級保護測評師考試教材,喚起了趙玉軍的回憶:“中心建立初期,由于沒有項目,我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給新團員培訓上,每天開設理論和實操課,給他們惡補業務知識。對于這些新人來講,的確是一個挑戰,曾經他們是正線上的維修工,作業環境突然變為程序代碼,跨度相當大。”
在培訓期間,也有職工產生了退縮心理,趙玉軍便把自己的成長故事分享給了大家,不斷勉勵新人。其實,這位網絡信息安全“達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跨界之王”。學生時期他主修的是林業,畢業后正好趕上互聯網的潮起,于是他主動“開啟”第二專業——計算機專業。學成后,他當過計算機培訓班的教師,也在某大型殺毒軟件公司工作過。在趙玉軍看來,年輕人要想成長,要敢于嘗試與挑戰新技術,努力適應知識的不斷更新、環境的不斷變化。
趙玉軍的精神時刻鼓舞著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 歲的年輕團隊,他們整體業務能力逐漸得到了業界的認可,更是帶著精品測評服務走出了國門。在與某外國銀行合作項目中,由于存在時差較大、語言不通的障礙,第一期合作前,宋爽、張碩等小伙子們提前補習專業英語,同步結合翻譯軟件與異國工程師進行徹夜對接。面對既要滿足國家政策要求,又要滿足甲方需求的雙重標準下,趙玉軍將國家政策細心與甲方溝通交流,直至對方理解接受。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連續合作三年,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付出就會有收獲。截至2023 年,趙玉軍創新工作室已為北京地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收1700 多萬元。下一步,他們還將在圍繞北京地鐵網絡安全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立項,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和創新活動,落實公司“降本增效”戰略措施,不斷將技術創新轉化為實施成果,為北京地鐵網絡安全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