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因工傷落下八級傷殘,經治療終結回到公司上班。三個月后,基于不想再在公司上班,又擔心會拒絕我離職,選擇了不辭而別。事后,公司雖接受了我的離去,但以此為由拒絕向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請問:公司的做法對嗎?
讀者:黃丹丹
黃丹丹讀者:
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
一方面,職工不辭而別不是公司拒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理由。社會保險法第39條規定:“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也指出:“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上述規定僅將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作為工傷職工享受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前提,并沒有將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方式與原因加以限制,而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方式與原因千差萬別,不辭而別只是其中之一。結合本案,公司自然不能因為你采用不辭而別方式解除合同,而免除自身義務。
另一方面,你不辭而別并非喪失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法定情形。《工傷保險條例》第42 條規定:“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三)拒絕治療的。”即職工喪失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只限于三種,而職工不辭而別并不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