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錦,這一古代壯族人民的智慧結晶,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寓意,更以其精湛的織造技藝和絢麗的色彩搭配,展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公共設施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著實用功能,更成為展示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將壯錦紋樣融入公共設施的設計中,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是對現代城市文化建設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討壯錦紋樣在公共設施中的創新與應用,通過系統分析壯錦紋樣的紋樣內容、色彩運用和技藝特色,探討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現狀,挖掘壯錦紋樣與城市公共設施設計的契合點,探索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應用路徑。
1 壯錦紋樣概述
1.1 紋樣內容
壯錦的紋樣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自然風光、動植物形象、神話傳說等多個方面。自然風光類的紋樣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展現了壯族人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動植物形象類的紋樣如龍鳳呈祥、花鳥魚蟲等,則寓意著吉祥如意、幸福美滿;而神話傳說類的紋樣則通過夸張的手法和生動的形象設計,將壯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故事和傳說進行符號化處理。
1.2 色彩運用
壯錦的色彩運用也是其獨特之處,即采用鮮艷明快的色彩搭配,對比強烈卻不失和諧[1]。這種色彩的運用不僅使壯錦在視覺上更加引人注目,還賦予了它一種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氛圍。壯錦中每一種色彩都代表著一種寓意和祝福,比如紅色代表熱情與吉祥,藍色代表寧靜與深遠等。
1.3 技藝特色
壯錦的技藝特色主要體現在其精湛的織造技藝上。它采用平紋、斜紋、提花等多種織造技術,通過巧妙的經緯交織和色彩搭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紋樣和圖案。這些紋樣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展現了壯族人民在紡織藝術上的卓越才能。在織造過程中,壯族人民憑借著代代相傳的經驗和技藝,將一根根絲線編織成一幅幅精美的壯錦,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2 壯錦紋樣在公共設施中的應用現狀與具體實踐
2.1 城市公共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案例
(1)案例一:南寧萬達茂商業中心。南寧萬達茂商業中心是南寧市的一處標志性建筑,其設計巧妙地將壯錦紋樣融入了建筑外觀和內部裝飾中。在建筑外觀上,萬達茂采用了壯錦中常見的龍鳳、花鳥等圖案進行裝飾,這些圖案不僅富有民族特色,還通過現代設計手法進行了創新,使建筑外觀更加時尚、動感。在內部裝飾上,萬達茂也大量運用了壯錦紋樣,如天花板上的提花圖案、墻面上的浮雕裝飾等,這些裝飾不僅提升了商業中心的檔次,還為消費者帶來了獨特的文化體驗。
(2)案例二:沙江河濕地公園。沙江河濕地公園是南寧市的一處生態公園,其設計也巧妙地融入了壯錦紋樣。在公園的景觀設計上,設計師們參考了壯錦中常見的山水、田園等圖案,通過植物、水體、山石等元素的巧妙搭配,打造出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觀。此外,在公園的指示牌、座椅等公共設施上,也大量運用了壯錦紋樣進行裝飾,這些裝飾不僅美觀大方,還起到了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
2.2 室內設計與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1)提升室內裝飾的視覺效果與文化內涵。壯錦紋樣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室內空間的視覺效果,還賦予了室內空間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色彩運用上,壯錦紋樣以其鮮艷明快、對比強烈的色彩搭配,為室內空間增添了一份生動活潑的氛圍[2]。在圖案選擇上,壯錦紋樣中的龍鳳、花鳥等圖案寓意著吉祥如意、幸福美滿,這些圖案的運用不僅起到了裝飾作用,還傳遞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此外,壯錦紋樣在室內裝飾中的運用還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使室內空間更加具有歷史感與文化深度。
(2)壯錦圖案在景觀設計中的構圖規律與施工操作方法。在景觀設計中,壯錦圖案的構圖規律主要遵循著對稱、均衡、韻律等美學原則。設計師們會根據景觀空間的特點和主題,選擇合適的壯錦圖案進行構圖[3]。在構圖過程中,設計師們會注重圖案的完整性、連貫性和層次感,使景觀空間更加和諧、統一。在施工操作方法上,壯錦圖案在景觀設計中的呈現主要依賴于材料的選擇和施工工藝的精細程度。在材料選擇上,設計師們會根據圖案的特點和景觀空間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屬等進行雕刻或鑲嵌。在施工工藝上,設計師們會注重細節的處理和質量的控制,確保圖案的準確性與美觀性。
3 壯錦紋樣融入公共設施的創新方法
3.1 紋樣提取與轉化創新
(1)精準提取核心元素。對傳統壯錦紋樣進行深入研究,運用圖像分析技術和設計軟件,精準提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圖案元素,比如幾何圖形中的菱形、方形、圓形,以及動植物紋樣中的鳳凰、蝴蝶、花朵等。在提取過程中,需要仔細辨別紋樣的結構和比例關系,確保提取的元素完整且具有典型性。
(2)簡化與抽象化處理。為了使壯錦紋樣更好地適應現代公共設施的設計風格和制作工藝,對提取的元素進行簡化和抽象化處理是關鍵。簡化是去除紋樣中過于復雜和瑣碎的部分,保留其主要的線條和形狀。例如,將復雜的鳳凰紋樣簡化為簡潔的輪廓,突出其優美的姿態和獨特的造型。抽象化則是將具象的圖案轉化為更具現代感的幾何圖形或符號,通過對元素的變形、重組和夸張,賦予其新的視覺意義。
(3)元素融合與創新。將不同類型的壯錦紋樣元素進行融合,創造出全新的圖案。可以把幾何紋樣與動植物紋樣相結合,或者將不同寓意的紋樣相互交織,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例如,將代表吉祥的鳳凰紋樣與象征團結的菱形幾何紋樣融合,創造出一種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創新意義的圖案。這種融合不僅豐富了紋樣的內涵,還為公共設施的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時,可以借鑒現代設計中的流行元素和趨勢,將壯錦紋樣與簡約的線條、時尚的色彩搭配相結合,使傳統紋樣在公共設施上呈現出全新的風貌。
3.2 色彩創新運用
(1)深入分析傳統色彩體系。壯錦有著獨特的色彩體系,傳統的紅、黃、藍、綠等色彩鮮明且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深入分析這些色彩的文化寓意和搭配規律,了解不同顏色在壯族文化中的象征意義,是對色彩進行創新運用的前提。例如,紅色代表熱情和活力,常用于喜慶的場合;黃色象征著富貴和尊嚴,是皇家和貴族常用的顏色。在設計公共設施時,依據這些文化內涵合理運用色彩,能夠更好地傳達壯錦文化的精神。
(2)色彩調整與現代審美融合。在保留傳統色彩的基礎上,根據現代公共設施所處的環境和受眾的審美需求,對壯錦紋樣的色彩進行適當調整。可以通過降低色彩的飽和度、增加灰度等方法,使色彩更加柔和、穩重,以適應現代城市環境的整體氛圍。同時,引入現代流行色彩,與傳統壯錦色彩進行搭配。比如,將傳統的壯錦紅與時尚的莫奈灰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獨特氛圍,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
(3)色彩與材質的交互創新。考慮色彩在不同材質上的表現效果,通過色彩與材質的交互創新來提升公共設施的品質。例如,對于金屬材質的公共設施,運用高光澤度的壯錦色彩,可以營造出華麗、高檔的感覺;對于木質材料的公共設施,使用柔和的色彩,能體現出自然、溫暖的氛圍。通過對色彩和材質的精心組合搭配,使壯錦紋樣在公共設施上的呈現更加生動和富有質感。
3.3 材料與工藝創新
(1)材料選擇與創新。選擇與壯錦紋樣風格相契合且具有現代性能的材料。除了傳統的木材、石材等,可引入新型環保材料,如纖維復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等。同時,不同材料的質感可以為壯錦紋樣帶來不同的視覺和觸覺體驗。例如,使用具有紋理的材料可以增強紋樣的立體感,使紋樣更加生動逼真。
(2)工藝創新與結合。將現代先進的制造工藝與傳統工藝相結合,將壯錦紋樣完美地呈現在公共設施上。一方面,可以利用三維立體(3D)打印技術、激光切割技術等,快速、精準地制作紋樣,提高生產效率和紋樣的精細度。另一方面,保留和傳承傳統的手工編織、雕刻等工藝,在公共設施的關鍵部位或細節處運用這些工藝,展現出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例如,在公共座椅的扶手部分采用手工雕刻的壯錦紋樣,而在座椅的主體部分使用三維立體打印技術制作大面積的紋樣,兩者相結合,既能體現傳統文化的韻味,又能展現現代科技的優勢。
(3)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材料與工藝創新。在材料選擇和工藝應用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選擇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優化工藝過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例如,采用水性涂料進行色彩涂裝,避免使用含有揮發性的涂料,保護環境和使用者的健康。
3.4 設計理念與功能融合創新
(1)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在融入壯錦紋樣時充分考慮公共設施的功能性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在設計公交站臺時,確保座椅的高度、寬度和角度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同時將壯錦紋樣巧妙地融入座椅的表面設計,使乘客在使用過程中既能感受到舒適,又能欣賞到傳統紋樣的美。在設計公園休閑設施時,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和身體狀況的人群,使紋樣的融入不會影響設施的易用性,反而能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
(2)多功能設計創新。賦予公共設施更多的功能,同時將壯錦紋樣自然地融入其中。例如,設計一種帶有壯錦紋樣裝飾的多功能路燈,除了具備照明功能外,還可以集成充電接口、環境監測傳感器等功能。紋樣可以在路燈的燈桿、燈罩等部位呈現,通過巧妙的設計,使這些功能與紋樣相互協調,不顯得突兀。
(3)文化與功能的深度融合。將壯錦紋樣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公共設施的功能進行深度融合。例如,在設計公共圖書館的外立面或內部裝飾時,融入與知識、智慧相關的壯錦紋樣,如象征智慧的神獸紋樣或與書籍相關的圖案,使公共設施的功能與文化元素相互呼應。這種文化與功能的深度融合,使壯錦紋樣在公共設施中的融入更具意義和價值。
4 結語
綜上,本文探討了壯錦紋樣在公共設施中的創新與應用,通過南寧萬達茂商業中心、沙江河濕地公園等具體案例,展示了壯錦紋樣在城市公共環境設計中的獨特魅力和廣泛應用前景。同時,本文還分析了壯錦紋樣在室內裝飾和景觀設計中的視覺效果與文化內涵,以及構圖規律與施工操作方法。在創新方面,本文提出了壯錦紋樣元素的提取與再構、色彩與材質的現代運用以及技藝的傳承與創新等方法,旨在將傳統壯錦紋樣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打造出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的公共設施。展望未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保護意識的增強,壯錦紋樣在公共設施中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和深入,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
引用
[1] 殷旭倩.壯錦的藝術特征與傳承發展[J].紡織報告,2024, 43(4):131-133.
[2] 王漓籬,石潔.壯錦紋樣在文創設計中的運用與實踐——以文創燈具為例[J].藝術市場,2024(10):116-117.
[3] 陳朝坤,黃海潮.淺析壯錦文化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西部皮革,2024,46(19):90-92.
作者簡介:潘澤政(2003—),男,廣西來賓人,本科,就讀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郭銘東(2003—),男,廣東中山人,本科,就讀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余靖(2004—)女,廣西南寧人,本科,就讀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