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3年度葫蘆島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數字經濟背景下葫蘆島市消費升級的路徑選擇與策略推進研究”(編號:HLDSKY2023086)
摘 要:本文探討了在雙循環格局下,數字經濟如何通過個性化推薦、社交電商平臺和跨境電商等機制驅動消費升級。個性化推薦利用數據驅動的算法和技術,幫助消費者發現符合其個人需求和喜好的產品和服務,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和購買力。社交電商平臺通過社交化的購物體驗和社交網絡的力量,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和信任,推動消費升級。跨境電商打破地域限制,提供多樣化和高品質的產品選擇,促進國際消費升級。政策支持、創新環境建設、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培養,以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是實現消費升級的關鍵路徑。
關鍵詞:雙循環格局;數字經濟;消費升級;機制;路徑
一、雙循環格局下的數字經濟
1.雙循環格局概述
雙循環格局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注重內部經濟發展和需求擴張的發展模式。它強調在保持對外開放的同時,更加注重內部經濟的發展,以形成更加穩定的經濟發展格局。雙循環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對外開放: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推動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以及加強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聯系。
內部發展: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注重內部經濟的發展和需求擴張,以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這包括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內需等方面。
2.雙循環格局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雙循環格局下,對外開放和內部發展的雙重作用,為數字經濟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雙循環格局要求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加強科技創新能力:雙循環格局下,國家或地區注重內部發展,會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通過加強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可以推動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
拓展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雙循環格局下,國家或地區在對外開放的同時,還會加強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數字經濟合作。通過合作,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增強數字經濟的內需支撐:雙循環格局注重內部發展,提升內需對數字經濟的支撐作用。通過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可以促進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優化數字經濟的監管和政策環境:雙循環格局下,國家或地區會加強對數字經濟的監管和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保障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防范風險。
推動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雙循環格局注重內部發展,要求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可持續性。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要兼顧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雙循環格局對數字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通過加強對外開放和內部發展的雙重作用,可以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拓展國際合作,增強內需支撐,優化監管和政策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這將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二、數字經濟驅動消費升級的機制
1.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推薦
(1) 個性化推薦的概念和原理
個性化推薦是指根據用戶的個人特征和行為偏好,通過分析大量的用戶數據,向用戶提供符合其興趣和需求的個性化產品或服務。個性化推薦的原理是基于用戶的歷史行為數據和其他相關數據,利用推薦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通過分析和挖掘數據中的模式和規律,為用戶推薦最有可能滿足其需求的內容。
(2) 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
個性化推薦離不開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技術的支持。數據挖掘技術用于從大規模的數據中發現隱藏的模式和規律,以及提取有用的信息。機器學習技術則用于構建模型和算法,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學習和訓練,預測用戶的興趣和需求,并做出個性化的推薦。
(3) 個性化推薦對消費升級的作用
個性化推薦在數字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消費升級起到了推動的作用。首先,個性化推薦可以提高用戶的消費體驗。通過用戶的興趣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推薦,用戶可以更快速、準確地找到符合自己偏好的產品或服務,提高購物的效率和滿意度。其次,個性化推薦可以促進消費升級。傳統的推薦方式往往只是根據熱度或銷量進行推薦,而個性化推薦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特征和行為偏好,為其推薦更加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產品或服務。這樣可以幫助用戶發現新的、符合自己興趣的產品,擴大消費選擇的廣度和深度,從而促進消費升級。另外,個性化推薦還可以提高消費效率。通過個性化推薦,可以減少用戶在搜索和選擇產品上的時間和精力,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提高消費效率。最后,個性化推薦還可以促進用戶參與和增加用戶黏性。通過個性化推薦,用戶可以更好地發現和獲取感興趣的內容或產品,更加愿意參與到平臺的活動中,從而提高用戶的黏性和忠誠度。
2.社交化電商平臺的興起
(1) 社交電商的定義和特點
社交電商是指將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一種商業模式,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為用戶提供購物、分享、推薦等功能,使用戶能夠在社交的同時進行商品交易。社交電商的特點包括:a.社交性:用戶可以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購物經驗、商品評價等,增加交流和互動;b.個性化推薦:社交電商平臺通過分析用戶的社交關系和行為數據,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商品;c.社區運營:社交電商平臺通過建立用戶社區,促進用戶間的互動和信任,提高用戶的購買轉化率。
(2) 社交電商平臺的發展趨勢
社交電商平臺的發展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移動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移動設備進行購物和社交活動。因此,社交電商平臺需要更加注重移動端的用戶體驗和功能優化。
內容驅動:社交電商平臺通過提供豐富的內容,如用戶評價、產品推薦、購物攻略等,吸引用戶的關注和參與,提高平臺的用戶黏性和轉化率。
社交化購物體驗:社交電商平臺通過增加用戶之間的互動和社交功能,如社交分享、社交評價、社交禮物等,增強用戶的購物體驗,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忠誠度。
精細化運營:社交電商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和個性化推薦算法,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商品推薦和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購買轉化率。
(3) 社交電商對消費升級的影響
首先,社交電商通過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和購物體驗,滿足了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傳統的電商平臺往往依靠搜索和篩選來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社交電商通過分析用戶的社交關系和行為數據,能夠更加準確地為用戶推薦感興趣的商品,提高購物的精準性和效率。其次,社交電商平臺通過社交互動和用戶評價,增加了用戶的信任和參與感。用戶可以通過社交電商平臺獲取他人的購物經驗和評價,減少購物的風險,提高購買的信心和滿意度。此外,社交電商平臺還可以通過社交分享和推薦,擴大用戶的消費觸達范圍,幫助用戶發現更多適合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最后,社交電商平臺還可以促進用戶間的互動和合作,推動用戶參與到商品的設計、定制和推廣中。通過用戶的參與和反饋,社交電商平臺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創新性,推動消費升級。
3.跨境電商促進國際消費升級
(1) 跨境電商的發展和特點
跨境電商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跨國交易和跨境物流的電商模式。隨著全球化和數字化進程的加快,跨境電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跨境電商的特點包括:a.無邊界: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購買商品,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b.豐富選擇:消費者可以選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品,滿足個性化的需求;c.低成本:跨境電商可以通過規模經濟和數字化技術,降低交易和物流成本,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2) 跨境電商的優勢和挑戰
跨境電商具有以下三個優勢:
拓寬消費選擇:跨境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可以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滿足個性化需求。
降低成本:跨境電商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降低了交易和物流成本,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促進國際貿易:跨境電商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幫助了中小企業和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提升了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
然而,跨境電商也面臨一些挑戰:
物流和海關監管:跨境電商涉及國際物流和海關監管,需要解決物流時效、退貨和售后服務等問題,同時需要協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規和標準。
知識產權保護:跨境電商面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包括商品的仿冒和假貨問題,跨境電商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3) 跨境電商對國際消費升級的推動作用
首先,跨境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滿足了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消費者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使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選擇權和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其次,跨境電商降低了消費的成本,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跨境電商降低了交易和物流成本,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價格,促進了消費升級。跨境電商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中小企業和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跨境電商打破了傳統貿易的地域和中間環節限制,為中小企業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國際貿易,提升了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最后,跨境電商還促進了國際合作和交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家和消費者可以進行直接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文化和商業的交流,推動了消費升級。
三、數字經濟驅動消費升級的路徑
1.政策支持和創新環境建設
(1) 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措施
政府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通過引導和支持措施,為數字經濟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首先,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為數字經濟提供引導和支持。政府可以出臺稅收減免政策,降低數字經濟企業的稅負,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政府還可以建立專門的基金,支持數字經濟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此外,政府還可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數字經濟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新保護環境。其次,政府可以加強對數字經濟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政府可以加大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提供專門的培訓和教育機會,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數字經濟領域。政府還可以建立創新創業基地,為數字經濟創業者提供孵化和支持服務。最后,政府可以加強與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合作,為數字經濟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支持。政府可以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產業界和學術界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政府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分享經驗和資源,推動數字經濟的國際化發展。
(2) 創新環境的營造和法律法規的完善
除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創新環境的營造和法律法規的完善也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
首先,為了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需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政府和企業可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資,推動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數字經濟的創新提供支持。同時,還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鼓勵創新和知識產權的交流和合作。其次,需要建立開放和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府可以推動市場的開放和競爭,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創新企業的進入和發展。政府還可以加強監管和監督,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最后,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規范和保障。政府可以加強對數字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跟上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合理的法律保護和規范。
總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創新環境的建設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措施,為數字經濟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需要加強創新環境的營造和法律法規的完善,為數字經濟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保障和規范。只有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實現消費升級的目標。
2.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培養
(1) 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傳統產業可以通過引入數字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首先,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企業可以引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智能分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其次,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營銷,實現產品的精準推廣和銷售。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產品的線上展示和推廣,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額。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數字化營銷,實現消費者的精準定位和需求分析,以便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最后,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管理,實現企業的高效運營和管理。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企業的生產、采購、銷售、財務等環節的數字化管理,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創新能力的培養和人才引進
創新能力的培養和人才引進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關鍵因素。企業需要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和人才引進,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
首先,企業可以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員工提供專業的培訓機會,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和素質。企業還可以建立創新團隊和實驗室,為員工提供創新的平臺和資源。其次,企業可以加強人才引進,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企業可以通過招聘、培訓和合作等方式,引進優秀的數字技術人才,為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支持。最后,企業可以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為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企業可以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創新研究和技術開發,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總之,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培養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企業需要加強數字化轉型和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和人才引進,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只有企業、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實現消費升級的目標。
四、結語
雙循環格局下數字經濟驅動消費升級的機制和路徑是多元化的。個性化推薦、社交電商平臺和跨境電商等機制能夠推動消費升級。政策支持和創新環境建設、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培養,以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路徑。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并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數字技術的應用,以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消費升級的實現。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合作,數字經濟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運梅,曹新渝,王曉輝.“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數字經濟對滄州市居民消費影響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11):163-165.
[2]高波,袁徽文.雙循環格局下數字經濟驅動消費升級的機制和路徑[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22(2):36-44.
[3]郝正亞,段紅梅,褚曉.“雙循環”發展格局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消費結構優化——基于供給側與需求側分析視角[J],商業觀察,2023(11):21-24.
作者簡介:盧鐵玲(1979.06— ),女,滿族,遼寧葫蘆島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