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賽,李永濤,孫五洲,張雨嫣,董燦生
(云南氟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309)
無水氟化氫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備多種氟化合物。無論是采用氟硅酸制備無水氟化氫工藝中,還是六氟磷酸鋰合成的尾氣處理中,都需要采用冷凝過程對無水氟化氫進行分離。冷凝溫度是冷凝過程重要的參數之一,合理的冷凝溫度既能達到較好分離氟化氫的目的,又能降低能耗,節約成本。
采用計算流體力學(CFD)模擬冷凝過程的文獻有很多。Mohammed[1]等人采用Fluent軟件對丙酮的冷凝過程進行了模擬,得出溫度控制和流動速率的控制對蒸汽吸收制冷系統很重要。Jun-De Li[2]采用Fluent軟件對豎直圓管內水蒸氣的冷凝進行了模擬,結果總體上與直接測量結果吻合較好。Yoon[3]等人對蒸汽-空氣混合物的冷凝進行了模擬,得出對于冷凝界面,采用自由表面邊界條件與傳統的無滑移面邊界條件相比預測結果有了改善。Kleiner[4]等人采用OpenFOAM軟件分別對戊烷和水的冷凝進行了模擬,結果與實驗吻合較好。Zeng[5]等人采用OpenFOAM軟件對汽包的冷凝過程進行了模擬,得到了汽包變形,壽命,尺寸變化等過程。
由于方便,開源和免費,OpenFOAM吸引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興趣。OpenFOAM采用高級C++編程界面,其庫文件允許場,方程和算符離散化的補充。本文總結了采用OpenFOAM模擬無水氟化氫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冷凝的情況。
無水氟化氫的冷凝包含氣態氟化氫和液化氟化氫兩相。兩相傳遞方程可表示為[6]:
(1)

質量守恒方程可表示為:
(2)
線性動量守恒方程可表示為:
(3)
式中,σ表示表面張力系數,k表面曲率。
能量守恒方程可表示為:
(4)
式中e為比能量,q為熱通量。
幾何模型尺寸為 1 cm×0.2 cm 的二維模型,網格劃分密度為70×60網格,如圖(1)所示。邊界條件為:AB恒溫壁面,AD為出入口。無水氟化氫在飽和條件1.013×105Pa下的屬性如表(1)所示。

圖1 計算網格模型

表1 無水氟化氫在飽和條件下的屬性
計算步驟為:首先對模型進行分網,然后設置邊界條件和流體屬性,其次求解模型,最后進行數據后處理。改變溫度條件,依次計算從T=283.15 K 到T=223.15 K 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凝結情況。
在 28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2所示。圖中黑色表示液相,灰色表示氣相。當t=0.1 s 時,冷凝現象不明顯;0.2 s 時,恒溫壁面上出現兩處凝結的液滴。0.3 s 時出現四處液滴,且液滴變大;0.4~1 s 液滴變多變大,沒有看到液膜形成,這表明在 28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慢。
在 27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3所示。當t=0.1 s 時,冷凝現象不明顯;0.2 s 時,恒溫壁面上出現多處凝結的液滴;0.3 s 時液滴變大;0.4~1 s 液滴變大,向下移動,沒有看到液膜形成,這表明在 27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慢。

圖2 T=28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圖3 T=27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在 26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4所示。當t=0.1 s 時,冷凝現象不明顯;0.2 s 時;恒溫壁面出現斷線式凝結的液滴;0.3 s 時液膜形成;0.4~0.8 s 液相向下移動,底部液膜變厚;0.9 s 底部填滿了液相。這表明在 26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變快。

圖4 T=26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在 25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5所示。當t=0.1 s 時,形成較薄的液膜;0.2 s 時,液膜開始變厚;0.3~0.5 s 液相向下移動,底部液膜變厚;0.6 s 底部填滿了液相。0.7~1 s 冷凝的液柱高度逐漸上升。這表明在 25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更快。

圖5 T=25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在 24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6所示。當t=0.1 s 時,形成較薄的液膜;0.2~0.3 s 液相向下移動,底部液膜變厚;0.4 s 底部填滿了液相;0.5~1 s 冷凝的液柱高度逐漸上升。這表明在 24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更快。

圖6 T=24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在 23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7所示。當t=0.1 s時,形成較薄的液膜,底部液膜稍厚;0.2液相向下移動,底部液膜變厚;0.3 s 底部填滿了液相;0.4~1 s 冷凝的液柱高度逐漸上升。這表明在 23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更快。

圖7 T=23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在 22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的冷凝現象如圖8所示。當t=0.1 s 時,形成較薄的液膜,底部液膜稍厚;0.2 s 底部填滿了液相;0.3~1 s 冷凝的液柱高度逐漸上升。這表明在 223.15 K 溫度條件下無水氟化氫冷凝速度更快。

圖8 T=223.15 K時無水氟化氫冷凝情況
各溫度下液相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9所示。從圖中可看出,液相體積分數隨時間逐漸增加,溫度越低液相體積分數增加越快。

圖9 各溫度下液相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各溫度下液相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如圖10所示。從圖中可看出,液相體積分數隨溫度升高逐漸降低,在T=263.15 K 有個轉折點,表明在常壓下,無水氟化氫合適的冷凝溫度為低于 263.15 K。

圖10 液相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情況
工業上無水氟化氫的冷凝是一個多級分離過程。由氟化氫和不可冷凝氣體或相對純凈的氟化氫組成的進氣混合物由管線輸送到洗滌釜,洗滌釜起到冷卻進入的氣體混合物和冷凝高沸點液體的作用。洗滌釜將進入的氣體逆流至液體氟化氫,實現液體和氣體的直接接觸和緊密混合。使用足夠數量的液體氟化氫來冷卻進入的氣體,從而將氣體溫度降低到大約氟化氫的冷凝溫度,例如 19.5 ℃ 或更低,液態氟化氫的蒸發也有利于降低氣流的溫度。
含有在冷卻進入氣體時汽化的額外氟化氫量的氣體混合物,通過管路到壓縮機。那里的氣體被壓縮到大約5到15個大氣壓。壓縮氣體通過管路進入冷卻器,在那里(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被除去。冷卻器使用普通冷卻水或其他方式除去壓縮氣體的熱量并將溫度從大約 10 ℃ 降低到大約 50 ℃。通常情況下,溫度不會降到與進入壓縮機的氣體溫度一樣低,冷卻的氣體中含有大量液化形式的氟化氫。
隨后,混合物由管線輸送到分離器,用于分離液化氟化氫,液化氟化氫通過管線輸送到液體無水氟化氫罐。在熱交換器中,氣體混合物的溫度進一步降低,導致額外數量的液氟化氫的冷凝。該液體在分離器中分離,并由管線輸送至液體無水氟化氫罐。仍處于壓力下的非冷凝氣體混合物由管線輸送到膨脹和冷卻區,膨脹和冷卻程序利用膨脹和膨脹的氣體混合物來冷卻進入的壓縮氣體。在進一步冷卻后,進入的氣體通過節流閥釋放壓力并返回到大氣壓力,從而實現進一步冷卻。進一步的冷卻凝結了氣體混合物中剩余的大部分氟化氫,通過節流閥的旁路冷卻和膨脹導致溫度降低到約 -10 ℃。
無水氟化氫冷凝過程是其分離的重要過程,溫度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OpenFOAM對影響無水氟化氫冷凝速率的因素展開了分析,并由此得到溫度控制的一般性指導結論:采用較低的溫度,冷凝效率更高,適宜的溫度范圍為低于 263.15 K(-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