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2024開年以來,微短劇市場動作頻出。抖音先是發布了2024春節檔精品微短劇片單,隨后又宣布與周星馳達成獨家微短劇合作,聯合開發運營“九五二七劇場”。快手短劇生態大會舉行,揭曉了第四屆金劇獎獲獎名單,并宣布今年計劃上線200余部短劇。
網絡微短劇迎來井噴期,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賽道,微短劇創作者如何選擇劇集形態?怎樣高效地抓住觀眾目光,迅速調動觀眾情緒?怎樣構建良好創作環境,實現微短劇高質量發展?
播出平臺與劇集形態
由于平臺眾多、接口復雜、受眾分層,目前市場上的微短劇分化為不同形態。
第一種橫屏微短劇,多在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等長視頻平臺播出,單集時長10分鐘左右。橫屏微短劇視聽與敘事水準向長劇靠攏,起用專業演員,制作較為精良。此類微短劇仍遵循長視頻商業邏輯,主要為定制劇、分賬劇兩種模式。如《反詐風暴》《招惹》《盲心千金》等,都是橫屏微短劇。
第二種豎屏微短劇,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為主導。這類微短劇單集時長2—5分鐘,總集數一般在30集以內,主要以豎屏形式拍攝。此類微短劇的來源大致有兩種,一種是MCN孵化的劇情號,主播和IP成熟后會在短視頻平臺的扶持下開發精品微短劇;另一種是平臺與影視公司合作開發的劇集,比如,抖音與檸萌影視合作開發的《二十九》,與長信傳媒合作開發的《大唐來的蘇無明》等。
第三種是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顧名思義,此類微短劇大多在微信、抖音小程序上線,單集時長1—2分鐘,每部劇100集左右,內容多圍繞下沉市場青睞的豪門、復仇、穿越、逆襲等展開。小程序微短劇采用豎屏拍攝,劇情發展快速,直擊觀眾爽點,但制作成本低,視聽質感較為粗糙,主要營收方式為用戶付費。
此外,還有互動微短劇,目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例如,騰訊視頻去年年底上線的微短劇《摩玉玄奇2》在原版之外推出互動版。制片人廉潔表示,互動元素很早就出現在劇集市場,但始終未找到明確的發展方向,目前出圈的互動微短劇主要是游戲和短劇相結合的形式,“去年,真人互動影像游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火了之后,吸引20多家游戲公司入局互動影像。不過,業內普遍認為,互動微短劇目前仍在早期探索階段,未來走向如何,還需要長時間觀察。”
橫屏豎屏各具優勢
橫屏、豎屏有何區別?微短劇創作者該如何抉擇?快手文娛業務部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于軻表示,從題材內容角度考慮,偏美感、偏宏大敘事,有一定世界觀的內容,更適合以橫屏形式拍攝。偏人物、偏故事沖突、偏人物矛盾、注重故事發展的內容,更建議用豎屏,“這兩者其實在快手平臺上都有較好的播放表現,內容質量是重中之重。”
廉潔介紹,橫屏微短劇目前單部平均成本在300萬元左右,拍攝周期一般在20天以內,是傳統影視人更容易接受的類型,“橫屏微短劇在拍攝、制作流程、項目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等方面,均與網絡劇、網絡電影沒有太大差異。”因此,長視頻網站高舉高打,重金投入的一般都是橫屏微短劇。
小程序劇“投資數十萬,充值能過億”的財富神話也吸引眾多資本競相入局。一直在橫店拍戲的演員張震,已拍攝多部豎屏微短劇,其中不少是小程序劇。“在橫店拍豎屏微短劇的導演,以前干什么的都有,有做群演的,有做特約演員的,有做副導演的。出品人也五花八門,干房地產的、開廠的、做醫美的、干金融的。”張震說。
敘事需爆點前置
形式確定后,如何做好內容?廉潔表示,市場上很多爆款微短劇都是基于熱門網絡小說改編,一部作品能否成為爆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劇本。“如果劇本爽點少、節奏慢、沖突不多,后期拍攝和剪輯其實很難補救。此外,微短劇演員雖然大多不是流量演員,普遍沒什么知名度,但形象一定要選對,要有特點。”由廉潔擔任總制片人的微短劇《重回1993之縱橫人生》剛在橫店殺青,該作品入選騰訊視頻第13期“火星計劃”,講述男主意外回到1993年和年輕的父親成為哥們兒,一起創業的故事,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在騰訊視頻獨播。他還在籌備一部根據經典電視劇IP改編的微短劇。廉潔建議,創作微短劇前,要多關注各大平臺的微短劇榜單,多研究網文網站流行的小說類型,綜合評估后再行動。
《反詐風暴》制片人張泉惠表示,不要用長劇集思維做微短劇,二者的底層邏輯完全不同,“強設定的愛情甜寵是目前主流的高分賬項目,下沉男頻項目也開始嶄露頭角,一些‘銀發’題材亦開始涌現。微短劇項目要想脫穎而出,需要題材新穎、人設抓人、節奏明快、制作不拖后腿。”
快手星芒短劇《枕夢渡》導演四格獲評第四屆金劇獎年度新銳導演。她在分享創作經驗時表示,微短劇創作直入主題,直奔爽點,不需要鋪墊和解釋,在故事開頭就要設置強烈的矛盾和沖突,“微短劇領域有個‘三秒定律’,我們需要在三秒內讓觀眾覺得這個劇有意思,愿意停留下來觀看。同時,微短劇中的人物要有鮮明特征,長劇可能用3到5集去慢慢鋪墊主角的性格,但微短劇需要在一分鐘以內就明確展示主角的性格特點,提供密集的笑點、爽點或強情緒。”
在滿足用戶群體期待層面,麥芽傳媒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王予謙總結了兩點核心經驗:“第一,短劇必須強調主線敘事和主角光環,直給;第二,越低的理解門檻越好,越高的情緒價值越好,這是做出爆款的基本前提。”
微短劇《不過是分手》《云端》第一季編劇葉小白表示,“創作者要確定目標用戶是誰,研究他們感興趣的點,以及爆款內容的表達方式。比如,共情怎么實現?情緒如何調動?人物如何設置?”具體到劇本創作,要在敘事上爆點前置,在短時間內以強沖突和強反轉抓住觀眾的情緒爽點。葉小白分享了自己創作微短劇的經驗,“我就當作電影劇本來寫,因為微短劇的整體體量跟一部電影差不多。設置好整體構架后,關鍵要在每一集做好打點。每一集的打點都不一樣,基本原則是前面要留一個懸念,后面要留一個鉤子,吸引觀眾一直往下看。有時候,劇情也不一定非要承上啟下,但必須條條高能。”此外,微短劇“卷故事不卷制作”,要尋求低成本高效率的拍攝解決方案。“錢要花在用戶在意的地方,只有擊中目標用戶的精神需求,故事才會有感染力。”
優秀劇本稀缺
于軻表示,微短劇市場競爭激烈,不斷倒逼從業者創新。“如今要想做出爆款,就必須在內容上花更多心思,要比別人領先一步。編劇在制造爆款這件事上非常重要,希望微短劇行業對編劇多一點尊重和敬畏。”
葉小白表示,微短劇需求量巨大,更新迭代快,寫微短劇劇本的人越來越多,但優秀的劇本和編劇卻是稀缺資源。“據我了解,現在很多大學生甚至全職寶媽都在兼職寫微短劇劇本,他們的稿費很低,有的甚至寫一部劇只能拿到1萬元左右的編劇費。”一些微短劇導演也透露,一些知名編劇的費用動輒數十萬元,還不一定能理解自己的創作意圖,所以他們更傾向于選擇低價劇本,或者干脆由自己的團隊創作劇本。
目前,市場上的微短劇大多為影視IP或網文IP改編。例如,在抖音發布的2024年春節檔精品微短劇片單中,多部微短劇衍生自熱門影視IP。其中,《超越吧!阿娟》衍生自電影《雄獅少年》,《天涯小娘惹》改編自電視劇《小娘惹》,《我的歸途有風》是去年大熱劇《去有風的地方》的衍生短劇,《變相游戲》是爆款電影《孤注一擲》的衍生版,《刺殺小說家》衍生自同名電影。葉小白介紹,很多微短劇都改編自網文IP,一些平臺也鼓勵這種創作,直接與小說網站簽訂版權協議。“創作長劇劇本,成熟編劇拿到原著小說,除了要保留原著黨期待的名場面,還要費盡心思捋順敘事和人物邏輯,使其符合劇集的基本創作規律。但很多微短劇進行IP改編卻省略后一步,直接以‘爽’為核心,不需要太多敘事邏輯,專挑名場面復刻,往往就能得到下沉市場的認可,這也是很多微短劇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廉潔目前接觸的微短劇編劇,一種是之前寫長劇或網絡電影的;一種是網絡小說作者出身;還有一種是純“小白”,微短劇火了之后,才開始學習做編劇。“劇本是影視工作核心中的核心,但影視行業缺少優秀編劇和劇本,微短劇更是如此。”談及優秀編劇緊缺,廉潔建議,當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播出平臺都在倡導正能量的題材內容,希望能持續設立扶持計劃,扶持一批優秀編劇去開拓新類型,引領微短劇新風尚,近期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就很好。同時,他希望建立優秀的劇本版權交易平臺,讓好劇本有平臺輸出,讓需要優質劇本的片方有平臺采購。此外,微短劇的維權問題也要重視,要保護編劇的著作權。
張泉惠認為,微短劇的創作思路要打破重組,題材類型要不斷拓展,“微短劇受體量制約,在高度濃縮厚重題材的表達上難度很大,需要創作者多下功夫潛心研究。”她的建議是,摒棄說教,通過人物情感和事件自然輸出觀點。“我們要對觀眾有信心。微短劇觀眾并非不愛看厚重題材,不管什么題材,好內容都會有市場。”
談及微短劇創作的突破創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表示,“要讓商業性題材更有主流價值的傳達,比如,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表現家庭倫理、公平正義等。微短劇所謂的‘爽’,也要‘爽’到對公眾主流價值需求的表達。”
精品化創作大勢所趨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
2023年,微短劇在題材上的多元探索初見成效,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之作。懸疑、喜劇、奇幻、家庭等題材占比有所提升,男頻、警匪、青春等新賽道均誕生出代表作。
微短劇飛速發展,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如內容同質化嚴重、質量良莠不齊,盜版、侵權等,對網絡傳播秩序造成沖擊。2022年11月,針對“小程序”微短劇亂象,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2023年11月15日,廣電總局宣布多措并舉持續開展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建立“黑名單”、推流統計機制等7個方面,抖音、快手等各大網絡視聽平臺迅速響應。
廉潔認為,微短劇的下沉市場體量龐大,國家出臺治理政策很及時,可以推動觀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從業者向好的方向發展,深耕優質內容,同時多開拓新題材新類型。“我關注到已經有小程序劇平臺在做鄉村振興題材,包括抖音和地方廣電也打造了一批精品微短劇,3月份開始陸續上線。”廉潔建議建立綜合治理體系,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監管,平臺也應擔負責任,比如,給予精品微短劇流量支持,對于違法違規、出現重大問題的內容做出下架等處理,將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
尹鴻認為,微短劇行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野蠻生長帶來的高度競爭,“微短劇賽道黃金遍地的可能性,使得創作者、平臺大量涌入。在文化領域,通常越高度競爭,品質化就越難,越有走向低俗、庸俗的可能性。大家都追流量、追市場占有,難免泥沙俱下。所以,不僅要規范引導,還要提高行業集中度,更加平臺化,這樣才不會劣幣驅逐良幣,產業才能更健康發展。”尹鴻表示,微短劇的未來之路必然要向品質化方向發展,各大平臺也都在探索精品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之路。只有全行業一起努力,才能不斷為微短劇內容創作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