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平
腸道出現問題,不僅僅是消化功能受影響,還會引發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癥。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腸道疾病尤為重要。目前,胃腸鏡是篩查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早癌的公認“金標準”。然而,傳統的胃腸鏡檢查讓受檢者感到疼痛等不適,使很大一部人敬而遠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無痛胃腸鏡應運而生。
要了解什么是無痛胃腸鏡,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普通的胃腸鏡。簡單來說,胃腸鏡檢查是一種內窺鏡檢查,主要用于檢查人體內部食管、胃和結腸等消化道器官的病變和異常情況。胃鏡檢查是將一根柔軟的、可彎曲的光纖內窺鏡插入口腔,通過食管到達胃;腸鏡是通過肛門到達回盲部。通過胃腸鏡,醫生可以直接觀察和評估消化道的內部情況,發現并診斷一些胃腸道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胃癌、結腸息肉等。
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全力發展重化工業。雖然推動了經濟發展,但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許多人長期接觸甚至攝入有毒有害物質,導致胃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日本政府為降低胃癌發生率,劃撥巨款并規定每位成年居民每年都要接受1次免費的胃腸鏡檢查。然而,人們很快發現:做胃腸鏡檢查時非常不舒服,容易發生應激反應或嘔吐,影響檢查順利進行。醫學專家秉持人性化理念,在胃腸鏡檢查基礎上研究出了無痛胃腸鏡檢查。
所謂無痛胃腸鏡檢查,是指適當地給受檢者應用鎮靜麻醉劑,使其在清醒鎮靜或淺麻醉狀態下順利地完成整個檢查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患者不會出現任何不適反應,只是感覺睡著了,在檢查結束后即刻或數分鐘可恢復如常,事后不能回憶檢查過程。
無痛胃腸鏡與普通胃腸鏡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消除緊張和焦慮情緒,有助于醫生更好地進行檢查操作;如果發現可疑或微小病變,能直接使患者在無痛狀態下接受微創小手術,有效防止常規胃鏡檢查中患者不配合引起的傷害;檢查時間短,從靜脈給藥到完全清醒不到十分鐘;由于麻醉后胃的蠕動減慢,更容易發現微小病變,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然而,無痛胃腸鏡也存在一些缺點:做之前要做心電圖,找麻醉醫師評估能否耐受無痛胃腸鏡檢查;做之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水;檢查當天要有家屬陪同,當天不能駕車,不進行機械操作,不要從事高空作業,以防止發生意外;部分患者做完后會有頭暈、惡心、嘔吐,就像醉酒一樣,不過很快就能好;由于增加了麻醉和監護措施,所以花費比普通胃腸鏡稍多,以腸鏡為例,一般的地市級醫院無痛腸鏡費用在1000元左右,而普通腸鏡只需300元左右。
提到應用鎮靜麻醉劑,很多人會心生顧慮:會不會做個胃腸鏡就變傻了呢?有來自JAMA的文獻報道,單次短時間(0.5~4小時)的全身麻醉并不增加神經系統病變的風險。況且,無痛胃腸鏡中使用的都是短效的麻醉藥物,代謝快,蘇醒快,所以無需有這方面的顧慮。
為了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必須對受檢者進行麻醉。盡管無痛胃腸鏡會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但只要患者在檢查前經過麻醉醫生的評估并被認為可以接受無痛檢查,相對來說是安全的。因此,在行無痛檢查前,患者必須到麻醉門診進行評估,內容包括心電圖、血常規、凝血檢查等。
若存在以下情況,則不適合接受此檢查:對鎮靜藥物過敏者;心、腦、肝、腎功能不全,如嚴重高血壓、貧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感冒、發熱、咳嗽,或嚴重肺部疾病者;存在容易引起窒息的疾病,如支氣管炎致多痰、胃潴留、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致胃內潴留較多的血液;嚴重鼾癥及過度肥胖者應慎重考慮;其他常規胃腸鏡的禁忌癥,如消化道梗阻、急性感染,懷疑有穿孔、腸瘺或廣泛腹腔粘連等;受檢查不合作或精神不正常。
經評估合格者,就可按以下步驟接受檢查:遵醫囑完成胃腸道準備,包括禁食、禁飲、戒煙以及服用緩瀉劑進行腸道清潔等,服用藥物者還要根據消化科醫生或者麻醉科醫生的醫囑按時停用或按時服用相關藥物(詳見附文);選擇易穿脫、寬松、舒適的衣褲,取下假牙、飾品,不能涂抹指甲油,當護士建立完靜脈通路后進入胃腸鏡檢查;按醫生提示擺好體位(采取左側臥位,雙腿屈膝,全身放松),麻醉師連接麻醉監測后給予靜脈麻醉藥物;麻醉起作用后,醫生開始進行胃鏡或腸鏡檢查,過程中麻醉醫生會對受檢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呼吸等)進行持續監測,根據情況及檢查操作要求調整藥物劑量;完成檢查后,受檢者逐漸清醒,兩個小時內禁食、禁水,之后若無不適(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頭腦清醒,便可開始少量飲水,無嗆咳的話就可開始攝入半流質食物,24小時后可以攝入普食。
常用藥物在胃腸鏡檢查前的調整
降壓藥、抗心律失常藥、心功能不全藥、支氣管哮喘藥、精神類藥、甲狀腺疾病治療藥物等各類慢性病常用藥在內鏡檢查前無需停藥。
在胃鏡檢查前服用一些抗生素可能會對胃內幽門螺桿菌的檢出造成影響,故胃鏡檢查前建議結合醫師意見停用抗生素至少一周??股貙δc鏡檢查則無影響。
由于內鏡檢查前需要較長時間禁食,檢查前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容易導致低血糖。因此,這些藥物不建議在內鏡檢查前使用。為防低血糖,檢查當天可攜帶適量糖水(可清水融化白糖或冰糖至礦泉水瓶內攜帶),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腸鏡檢查過程中會取部分標本做化驗,會有少量滲血,故檢查3~5天之前停用阿司匹林、丹參、銀杏、波利維等活血化淤的藥物,以防進一步出血。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檢查前2小時開始應當避免大量飲水送服藥物,特別是準備在麻醉下進行胃腸鏡檢查(“無痛胃腸鏡”)前,以免導致麻醉過程中出現水倒流入氣管內(即所謂的“誤吸”),從而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