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宗曉暢 周美玉 王路曼/文 曹立棟 彭程/攝
在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和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區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熱議,紛紛為首都發展新成就點贊,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話題聚焦民生改善、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等方方面面。
市人大代表,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招標采購處處長 董朝暉
讓更多的常見病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
去年提出的關于盤活基層醫療資源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積極回應。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政策,理順基層醫療機構的激勵機制,讓投入的資源更好發揮效能,讓更多常見病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一方面要進一步建機制,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醫保支付政策也要配套,要讓患者感受到在基層醫療機構看病既有效,又方便,還實惠。
市政協委員,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主席 安春玲
以三個一體推進助力一老一小民生保障
社區養老托育填補了家庭、社會之外的服務空白。如何做好社區養老托育,首先,要實現養老托育設施建設一體推進。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在建設審批、規劃用地功能復合、消防驗收和資金支持上,精準化支持養老托育事業發展。其次,要實現養老托育服務模式一體推進。一方面要通過政府和社會聯動機制探索新型養老托育模式,加快促進“老幼同托”模式落地。另一方面要加大專業設施供給,依托數字化改革,迭代打造托育與養老相結合的一體化平臺,并通過多跨對接,實現戶籍、醫療、教育等數字資源匯集、共享、分析和應用。第三,要實現養老托育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專業人才的培養是高質量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根本保障,要創新“老幼共護”人才培育機制,相關院校要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加強交流合作。
市政協委員,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市場準入運營總監、工會主席 宋瑋
關注中小學生均衡飲食呵護下一代健康成長
中小學生正值迅速生長發育階段,合理飲食、科學膳食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建議家庭、學校和社會協同聯動,保證中小學生均衡飲食,以促進其腦力發育和體魄健康。首先,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培養孩子的健康飲食習慣。如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把控每餐過程時間等。其次,學校教育要注重學生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和鞏固。學校食堂要設計每周營養膳食的食譜。同時,適當增加學生在校運動時間。此外,社會層面應加強對飲食均衡的科普宣傳力度,以社區為主要陣營,定期組織家長大講堂、廚藝大比拼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寓教于樂,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向大家宣傳合理飲食、均衡飲食的重要意義。
市人大代表,美團外賣騎手 高豐
建議在全市范圍內增加“換電柜”
遇到冬季下雪或極寒天氣,外賣送餐員、快遞員工作途中常出現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建議在全市范圍內增加“換電柜”等基礎設施,同時強化科技賦能,提高電瓶充電效率,從而提升騎手們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此外,全市上下都十分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屬地街道各部門設置“騎手餐”、暖心驛站等服務項目,內容非常豐富,但不是所有人都知曉這樣的服務。建議有關部門能整合資源,在騎手APP 上發布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各項服務內容,讓更多快遞和外賣從業者感受到溫暖。
市政協委員,朝陽區東湖街道工會主席 趙建剛
第四步安裝相關設施,實施改造試驗。1、將導航鋼絲繩分別安裝在左岸所修建臨時設施的閉合圓鋼上和右岸的大樹上,為使導航鋼絲繩達到預定高度,左岸用木制三角架將導航鋼絲繩撐到離水面3米的位置,右岸捆在大樹上的位置離水面也控制在3米的位置;2、先將2個升降立柱安裝在導航鋼絲繩上,再將這2個升降立柱安裝在渡船迎水面的一側;3、最后用吊葫蘆將導航鋼絲繩繃緊。這樣機動渡改造成人力扯渡的工作就完成了。經來回拉扯試渡運,初步達到了試驗的目的。

董朝暉

安春玲

宋瑋
有效防范化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糾紛
如何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建議如下:第一,健全勞動法律制度,創設新型用工關系。第二,推動算法規則透明化,優化升級平臺算法規則。第三,組建新就業群體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第四,建立新就業群體行業工會,維護行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在全國總工會的領導下,各地工會積極組建新就業群體行業工會,針對其工作特點和發展需求,設計法律法規、勞動保護等方面的培訓課程,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探索建立黨政主導、工會參與、多方協作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工作模式,筑牢防范化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糾紛的防線。
市人大代表,綠農興云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岳巧云
成立鄉土學校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首先,建議成立鄉土學校,并以鄉土學校為載體,讓“田秀才”“土專家”把現代農業技術送到田間地頭,逐步把鄉土學校打造成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的重要陣地。此外,也可以有效解決就業問題。其次,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形成統一的鄉土人才管理、協調、培訓體系。既要鼓勵鄉土人才積極參加培訓,也要為他們提供可以拓寬眼界的實用科學技術,讓他們在家門口的“加油站”中汲取更多成長養分,快速成長“挑大梁”,讓鄉村成為人才成長的沃土,保證鄉村振興有源源不斷的活力。
打好“組合拳”讓城市氤氳濃濃書香
目前,北京市高度重視全市文化建設,持續開展全民閱讀工作。為營造良好社會文化氛圍,首先,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建議在宣傳部門的組織領導下,引導全市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在發揮公共圖書館、書店、書屋市場主體作用之外,充分調動高校科研機構圖書館、公共服務機構、民間群團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加強不同閱讀推廣主體間的合作。其次,立足城市,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并宣傳全市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整合高校科研機構、高新技術產業等各方資源,建立“院校+街道”或“院系+社區”的全民閱讀對口保障體系。第三,分類推進,提升品質。針對不同年齡、文化背景、閱讀偏好群體,開展針對性更強、高質量分層次的閱讀活動。第四,細化空間,滿足需求。如在街道社區,可推進建設更多少年兒童圖書室,以兒童閱讀帶動家庭閱讀,以青少年閱讀帶動校園閱讀。第五,數字賦能,科技融合。搭建更多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平臺,優化整合區域文化資源,最大程度拓展區域群眾的閱讀空間,實現文化與科技的更優融合。

高豐

趙建剛

李棟華

安雪暉

劉長永

岳巧云

李衛華
市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 安雪暉
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吸引國際化人才在京“落戶”。一是通過廣泛宣傳,進一步形成吸引各國人才來北京創新的競爭力;強化基礎研究的國際合作,組織實施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重點專項,以靈活化聘任的方式引進高端科研人才和技術人才為我所用;依托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中科院戰略先導專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在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上加快靈活引進和聚集一批國內外的頂尖科技人才,同時發現和培養戰略科學家。二是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市的市屬企業要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導作用,與市屬或在京高校合作,進一步探索加強企業聯合培養、項目制培養貫通模式,大力開展雙導師制等改革。三是在完善人才支持政策方面,除了加強與生活有關的設施配套,制定就醫、就學、社保、購房、購車等相關支持政策之外,還應學習借鑒國內外其他地區引進產業創新團隊的政策,吸引高端緊缺人才。
市政協委員,海淀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海淀區總工會主席 李衛華
選樹數字經濟領域大工匠人才
全市乃至全國新興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推動著傳統職業的不斷變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迅速擴展至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數字經濟領域。建議立足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和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一是針對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領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更具體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健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體系、職業能力與技能等級認定體系、榮譽稱號授予與激勵措施體系等;二是鍛造數字經濟領域“大國工匠”,多層次多領域組織數字經濟行業的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積極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大國工匠”評比表彰,樹立工匠典型,引領、發現、培育一大批優秀數字經濟技術技能人才,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基層,形成企業文化。
市政協委員,昌平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昌平區總工會主席 劉長永
促進建筑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提升
建筑產業工人隊伍是我國產業工人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促進北京市建筑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提升?首先,本市建筑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快推進建筑行業勞務用工組織模式改革,推動企業建立實訓基地開展自主培訓。其次,行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建筑產業工人技能培訓評價體系,有計劃地加強建筑產業工人分級分類培訓。同時,加強建筑產業工人技能培訓經費保障,建立行業、企業、院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建筑產業工人教育培訓體系。第三,要執行持證上崗制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探索建立建筑工人工資水平與職業培訓等級相掛鉤機制,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